第 27 章 旧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秋澈还要说话,大殿的门却在此时打开了。

    福子侧身笑着示意:“殿下,驸马爷,陛下请两位进去。”

    总体来说,这场会面还算愉快。

    在秋澈面前,李式对李青梧那叫一个要多慈祥有多慈祥,要多关怀有多关怀。

    而李青梧从始至终面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乖顺地接话,乖顺地回应。

    坐在李式身边时,就像个过于完美的瓷器。

    按理来说拜见过皇帝,接下来还要去见皇后和太后,但李式却在两人告退时招了招手:“秋爱卿,你留下来,朕还有事与你聊。”

    秋澈和李青梧对视了一眼,李青梧给了她一个隐晦的安抚眼神,随即安静告退。

    李式看着她们的互动若有所思,等李青梧离开了,才笑道:“怎么朕看你们夫妻俩,新婚第一天,倒也不像是多浓情蜜意的模样呢?秋爱卿,你说你心悦乐和,该不会是唬朕的吧?”

    秋澈心跳漏了一拍。

    她拱手,语气平静道:“陛下冤枉微臣了,殿下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吗?”

    李式顿时:“哦?”

    秋澈笑笑:“青梧规矩知礼,不喜与人太过亲近,何况是在父亲——陛下您的面前,也便更羞涩了。”

    李式点点头,看样子对她这个理由还算满意。

    再加上早晨嬷嬷拿回宫中的那张帕子,他也终于放下了心。

    眼见这关过去了,秋澈又施施然地坐了回去,问:“不知陛下方才要臣留下,所为何事?”

    “你递上来的折子,”李式谈到这个,又微微皱眉,“是否太过繁杂了些?”

    大夏律令五百条,光秋澈递上来的折子里,就修了三百条往上。

    前段日子他还催秋澈快些递草案,等草案真的递上来了,他却头都大了。

    他只要求秋澈削弱丞相实权和削弱世家就行,怎么他零零散散修了这么多?

    奏折一打开,足足滚了六七圈都没停下。

    这段日子那些老臣因为这草案上的内容,劝谏的折子都快把他御书房的桌案给吞没了。

    怕皇帝发怒,没法抓削弱世家和相权上的问题,这些人就把目光对准了秋澈修改的其他律法上。

    虽说要修律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秋澈修得这样彻底,若是真让他就这样轻易办成了,岂不是显得他们这群老臣无能?

    于是众人形成了统一默契,决定能给对方多使绊子就多使绊子。

    免得秋澈到时候势大升天了,真就不好打压了。

    被老臣们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得头疼,加上李式自己也觉得秋澈这草案有些过于复杂,便半推半就地来跟秋澈详谈了。

    他不解道:“那些什么缠足、和离的条款……尽是些繁枝末节的东西,为何非要加进去?朕记得朕只要你削弱世家权益,你怎么……”

    李式欲言又止,显然是觉得秋澈这些条款加进去实

    在是多此一举了。

    “陛下有所不知,这些条款,实则是为削弱世家。”

    李式叹着的气立刻一顿。

    秋澈面不改色道:“只因这缠足风俗是从贵族中掀起的风潮,是世家大族的私癖,却冠以风俗之名,传播甚广。民间早已苦缠足久已。”

    “若长久下去,岂不是世家说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便是正确的?”

    “俗话说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除此陋习,看似事小,但既能为陛下的清明决断而立威,又能收获民心,削减世家的话语权……”

    秋澈掷地有声道:“除陋习风俗事小,获民心所向为大。此中道理,陛下应当比臣更明白。”

    李式被她言语虚虚捧了一把,咳了一声:“那是当然。可支持女子与丈夫和离呢?你又当如何解释?”

    “不知陛下是否听过丞相府中一桩旧闻?”

    “……你是说,吴相?”

    李式饶有兴趣,示意她直说。

    “一十多年前,吴相的独子,也就是当时的礼部侍郎大人,因看中一青楼女子,强行将其娶回府中,此女性格刚烈不屈,后蛰伏府中,于一年后诞下一子。当夜趁其不备,一把匕首,贯穿了吴相独子的胸膛。”

    李式一惊:“竟还有此事?朕怎不知?”

    “吴相认为此乃家丑,不能外传,便将此女杀之而后快,瞒下此事。对外宣称礼部侍郎参破红尘,要辞别官场,离家云游。”秋澈淡淡笑道,“云游一去一十年,无人起疑。”

    “那女子生下的那个孩子,便是如今的吴家长孙公子,吴易起。”

    “可他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李式诧异道,“他的母亲分明是清白人家出身,是当年明媒正娶的傅家表小姐,虽已故去多年,但确确实实不是什么青楼女子。”

    “假的罢了,”秋澈淡定道,“那青楼女子是暗中抬进府里的,正是因为那位傅小姐体弱多病,无法生育,吴侍郎才会让那女子诞下长子。后来此中事了,吴相便将此子记在了傅小姐名下。”

    李式惊疑不定道:“你又是从何处得知这些事?”

    秋澈眨了眨眼,坦然道:“实不相瞒,这些,都是祖母告诉臣的生母,臣的母亲再讲给臣听的。祖母生前因和太后娘娘乃是手帕之交,与傅家交情颇深,大抵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骗人的。

    这其实是她上辈子,亲耳从吴易起口中听来的真相。

    那个向来没心没肺的纨绔少年,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父亲强娶进府,又被向来尊敬的祖父亲手杀害。

    最后还得知,他拜了十几年母亲的墓碑,原来拜的不是自己的母亲。

    一夜之间,多了许多少年白。

    后来与吴相的新旧权利交锋之中,许多次她都是险之又险的,而本该站在她对立面的吴易起,却在最后一次,抬起剑锋,指向了他的祖父。

    如同他母亲亲手杀死父亲一样,亲手杀死了,他曾经最崇敬的祖父。

    他举起那把剑的时候在想什么,秋澈不知道。

    但她知道,吴易起最终选择这个结局,应该不只是因为他母亲的原因。

    更因为他们的立场已经不同了。

    曾经在筹谋之中数次的意见不同,屡次三番的争执不下,让吴易起更加明白,旧时代的掌权人,是跟不上新的朝代的。

    所以当他得知过往的真相后,吴易起选择亲手斩断这段不堪回首的过去,走向属于自己的、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全新未来。

    他曾经或许在某些时刻,对待某些事心慈手软过,但他成长起来,实则比他的祖父聪明太多,也果断太多。

    而心狠手辣,也是一个掌权人的必修课项。

    很明显,后来的他合格了。

    亲手教养出来的优秀长孙,最后也亲手将他送入了地狱。

    不知道吴相死时,是个怎样的心情。

    李式沉默许久,往后靠了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