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是今日立冬节气,寺里寺外都点起了用以祈福丰年的瑞雪香。

    大玄历来有立冬燃放爆竹的习俗,与过年关时相似。

    只因立冬之日,除却边塞驻守关隘的将士,其余军营都会让士卒修整一月,回家探亲,直至年关后再回营中。

    故而立冬在大玄,是谓之立冬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的说法。

    李夜清换了身霜色的裘衣,领着衔蝉居的一众小妖穿过栖霞寺的北十间长廊。

    夜幕中细雪飘落,青年、白雀、精怪走过鼓楼,踱过碑亭,直至寺庙正门的门檐下。

    栖霞寺外的坊市极为热闹,烟火气与人潮相连,就连那细雪看着都不觉得冷了。

    李夜清看着寺外的坊市景象,不禁莞尔。

    而这时,寺内的两个小沙弥捧着瑞雪香走过,它们取下铜狮旁烟炉的顶盖,小心翼翼地将瑞雪香置放进去,用从灶君神龛那里取来的火种点燃后,这才放心地安回了顶盖。

    做完这些后,恰好对街的坊市里有铺子点燃爆竹,噼里啪啦的声响绵延数里不绝。

    到底是孩子心性,小沙弥点燃瑞雪香后却不曾立即离开,而是一直看着坊市中的爆竹和沿着坊道叫卖的爆竹摊子。

    见状,李夜清笑着从袖中摸出两张钱票来递给了两个小沙弥。

    “去买吧,就当是我为寺里再捐些微薄香火。”

    闻言,小沙弥不免欣喜,两人接过银票,向李夜清道谢后就一路跑向了对街的爆竹摊子。

    不多时,他们手中就多了两挂爆竹。

    这些爆竹用陈竹竹筒所制,再在里面塞些硝石、硫磺和红磷,外接一根浸泡过蜡油的棉绳做引线。

    “小心些。”

    李夜清叮嘱了一句,随后就领着一众精怪们走向了香积厨。

    …………

    栖霞寺,香积厨中。

    有了庖丁和星盆两只灶房精怪的帮助,桃夭夭一人便做好了全寺的晚食。

    涂山雪还能跟着打些下手,至于徐之云就只能在一旁看着了。

    寺里僧人们各自端了一瓷碗素馅儿的馄炖,去了五观堂,即斋堂中用晚食。

    而另一只铜锅煮的便是羊肉馅儿的馄炖,以及煨的一炉茯苓羊汤。

    …………

    灶房长案上,居中摆着那铜炉,小火妖在炉下时时温着羊汤。

    铜炉旁就是糟羊蹄膀、八宝鹌鹑,烤刀鱼等肉食,以及醋芹和茼蒿等素食。

    本因由黄广孝所居的首座,他却再三推让给了烛阴,而自己居于次座。

    而今日立冬,驻扎在鸡鸣山军营中的士卒们却不得归家,因此身为圣人的李镇和镇国公徐达则留在了军营里,与将士们一同。

    灶房里,精怪庖丁和星盆捧着一大盘馄炖送到了长案上。

    这时,在外看小沙弥放爆竹的李夜清也恰好走进了香积厨中。

    桃夭夭为众人摆下瓷碟木箸后,看向霜色裘衣的李夜清道。

    “李君,快些入座,就等你们了。”

    李夜清道了声好,在黄广孝身旁落了座,随后是化作小道童模样的玉衡。

    看着面前热气蒸腾的馄炖,李夜清又抬头看向周遭落座的众人和精怪们。

    正在和昌化抢羊肉馄炖的玉衡突然瞥见李夜清拿着木箸,却只是看向旁人微笑,不禁问道。

    “李君在想些什么?”

    “没什么,就想起来以前在书上看过的一句俚语。”

    李夜清夹了一片八宝鹌鹑后回道。

    “所谓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无非就是这般了。”

    …………

    用过晚食后,李夜清又在阊云轩外摆起拳架,于落雪中站了两个时辰的剑桩。

    因是铜皮境的后天武者,故而雪落在身上也不觉着冷。

    烛阴在一旁教导着拳法中的拳理,一边摆正李夜清剑桩中的姿势。

    直至两个时辰后,烛阴才准许了李夜清前去歇息。

    李夜清向烛阴叉手行礼后,这才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厢房走去。

    每走一步,李夜清都觉得双腿和足底好似针扎一般,这种感觉顺着经络一直传递到窍穴。

    而正因为如此,李夜清每走三步就要扶着庙墙歇息片刻。

    不知不觉间,李夜清竟然走到了凝影门下,向里撇去,却发现一盏灯火的烛光亮起。

    此时的竹院亭中,黄广孝披着单薄的僧袍坐在木案旁。

    只不过这一次,木案上并未摆放棋盘和那局未解的《彩云谱》。

    在黄广孝的对侧,李夜清却见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非是别人,正是在鸡鸣山军营中与将士们一同过立冬的李镇。

    李镇脱了甲胄,换了身紫衫流纹裘衣,正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馄炖,一边吃一边和黄广孝说着些什么。

    见状,李夜清扶着凝影门的门梁,用力敲打了两下双腿后强撑着走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