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缉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朔州,灵泉府。

    陈明府早早地便起身了,他穿戴整齐,用竹炭和贝壳粉洗漱过后就去了前堂。

    灵泉府中的仆役早已经备好了一盏氤氲热气的细瓷黄窑盏茶。

    这是明府大人的嗜好,每日早间必要吃一盏八宝茶,所谓八宝是以好茶叶为底,辅以红枣、枸杞、果脯、黄糖、桂圆和核桃仁等物所煮成,吃起来清甜怡人,这八宝茶与玉京城中盛行的五宝茶不同,那五宝茶是荤茶,比起茶水,倒更像是佐食。

    陈明府捋了捋衣袖边上的黄绦滚襟,上前端起了黄窑瓷盏,掀开一缝后微抿一口,顿时觉得精神气爽朗了不少。

    他端着黄窑瓷盏,缓缓走到灵泉府的宽敞天井中,此时天将破晓,远处依稀可见坊市中卖早食的铺子檐瓦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听着灵泉府中军卒们操练的声响,陈明府心情大好。

    就在他准备端着茶盏去书房中批改近来府中军报时,天井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

    听到声响的陈明府回头看去,只见来人正是灵泉府中校尉宁岘崐。

    此时的宁岘崐气喘吁吁,他站在陈明府面前刚要开口就岔了气,好一会儿才顺了过来。

    陈明府皱着眉头,看向身前的宁岘崐问道。

    “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

    宁岘崐站起身来,拱手回道。

    “明府大人,今日寅初,我带着灵泉府巡按途径清河县地界时,只见清河县中红色的妖气弥漫,周遭有妖魔群聚,已经有三四个士卒负伤,这才堪堪逃回了灵泉府。”

    “什么?!”

    陈明府听到这话,险些没惊的将手中的瓷盏给摔落在地。

    先前的清河县有妖患人尽皆知,可这荒年中滋生些许妖魔作乱也算是常见,可这次却是妖魔群聚,显然有为祸一方的趋势。

    短暂的思考了片刻,陈明府用手指着面前的宁岘崐道。

    “你现在立马带领灵泉府中全部军卒去清河县救人,快!”

    而他自己则是快步走到书房,取出一张涂有青蚨血的信纸,取笔蘸墨,写下了一封青蚨信给了朔州城刺史府。

    放下手中毫毛笔,陈明府看着那封青蚨信逐渐消失在窗檐外,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

    ——————————————

    朔州城内。

    比起清河县那一地的乱象,即便是身处灾荒之地的朔州城却依旧是一副井然有序的模样。

    其中流金淌银的高宅深院中依然有声声丝竹之音传出,芙蕖掩映的檀木门窗中笙箫彻夜,偶有佳人身姿自窗户纸后映出一隅。

    另一侧的百姓长街上,早起做早食的人家已经在铺子里忙碌,铺子瓦囱的炊烟与高楼中驱赶蚊虫的花香熏烟形成了鲜明对比。

    朔州城的玉衣卫中。

    下方的都尉们面面相觑,先前和镇抚使大人商谈进来缉妖役们操练术法的事情时,镇抚使大人还和颜悦色,口口声声要在年关前多赏些银两。

    可自从镇抚使大人收到一封青蚨信后,他的脸就跟翻书似的一样变了。

    堂中一片寂静,早间的冷风穿堂而过,吹动着两侧陈列的黑色旌旗猎猎作响。

    看着镇抚使大人越看手中青蚨信,那眉头间的阴云就愈来愈重后,底下一位腰间别的长剑的都尉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拱手道。

    “镇抚使大人,敢问这封青蚨信从何而来?”

    “哼。”

    上峰的镇抚使冷哼一声,他将手松开后,那封青蚨信就化作点点微光消散而去。

    “哪里来?这是刺史府中朔州刺史大人亲自写来的青蚨信!清河县中妖气冲天,群妖啸聚,俨然是一片魔窟,现在好了,先前只是闹荒灾,如今妖患更盛饥荒,前几日那吴远照还和我信誓旦旦的保证,说是什么三日之内必定使得妖魔伏诛,结果呢?我真不知道你们日日操练,都练的些什么东西!”

    一番训斥下来,底下的四位都尉都战战兢兢,再也没一个人敢说话。

    沉默了片刻,镇抚使站起身来,伸手指道。

    “你们三人,立刻带上玉衣巷的缉妖役们迅速赶往清河县除妖,宋蜕你跟我一道去刺史府,面见刺史大人。”

    “是!”

    ……………………

    朔州城坊街上。

    官道两侧的铺子商贩看着一队队穿着赤虺绣服,腰间挎着一口绣冬刀的玉衣卫们向着城外赶去,私下里都不禁纷纷感慨到底发生了什么,说道最后都是抱怨一句世道无常。

    宋蜕都尉带着十五名玉衣卫,护送镇抚使大人赶到了刺史府中。

    一路进入刺史府议事堂内,只见堂中除却刺史大人以外,还有着另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朔州城灵泉府的明府大人。

    镇抚使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陈明府,随后径直向刺史拱手道。

    “见过刺史大人。”

    倒也不是他看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