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内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熄灭,只有内里一间侧室点着幽幽的烛火。

    室内,有两人正局促不安地来回踱步。

    其中穿着青色七品官服,居中绣着鸳鸯纹的中年人正是安岭县县尉谢良阳,而在他身侧,面容极为精明,且留着一缕短须的人就是清河县县令吴瑾之的兄长,在陇西道州府司职司农官的吴言之。

    吴言之听着外头震天响的骑兵行进之声,只觉得那马蹄声次次都踩在了他的心脏上。

    “这可如何是好啊,朔州府的骑兵竟然都查到了这里,刺史大人一定是找出了我克扣赈灾粮的证据。”

    吴言之重重的锤了一下墙壁,牙关都在打哆嗦道。

    “克扣朝廷发放的赈灾粮,这可是要掉脑袋的重罪,就算我出身庸都城的吴氏,那也保不了我这条性命了!”

    听到吴言之的话,安岭县县委谢良阳也有些光火道。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你当初若是不干不就没有这泼天大罪了吗?现在害得我也被你拖下了水!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啊!早知道昨儿个就该收拾东西跑路!”

    吴言之本就气到了极点,一把薅住谢良阳的官服衣领道。

    “我拖你下水?你可别忘了,当时喊着行军之粮不可动的名号去问朝廷要赈灾粮饷的可是你自己!现在安岭县的军营粮库里还能掏出来十石粮草吗?不都被你私下卖的干干净净,我可曾从中讨得半分好处?你这小小七品官的家产,现在只怕是比刺史那四品大员都要高,只可惜啊,你是有命挣,没命花!”

    听到这些话的谢良阳一下子瘫软下去,本以为趁着朔州灾荒的时节,他可以不动声色的发一笔横财,到时候等朝廷发放了赈灾粮饷再把军营粮库的亏损给补上,没想到啊,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罪证。

    一想到自己要面临杀头的刑罚,谢良阳心中的悔恨就几乎要满溢出来。

    “你们吴家不是背靠着圣地悬空寺吗?请那些高人出面,肯定能保下我们的吧,大不了从此以后就落发为僧,那也总比脖子上留个碗口大的疤好吧?”

    听着谢良阳慌不择路地回话,吴言之怒骂一声道。

    “我呸!你想的倒是美,悬空寺连我都不会救,还会救你一个毫不相干的小官?你以为悬空寺多大的面子,就是希夷山掌教见到了圣人龙撵,那也要恭恭敬敬地俯身行大礼,你还落发为僧?你以为悬空寺是什么人都收吗?要我说你还不如去找个偏僻地方的青楼当龟公,蝇营狗苟说不定还能混一条残命。”

    眼下,谢良阳也不乐意理会吴言之的讥讽,逃不掉也就只剩下杀头的份。

    就在这时,侧室的房门被人轻轻敲响。

    听到这个声音,里面的两人只觉得汗毛都竖了起来。

    谢良阳小声问道。

    “谁!”

    而此时,外头传来了县衙门小差役的声音。

    “县尉大人,是我!”

    见不是来抓自己的人,谢良阳和吴言之那悬着的心也落下了一点点。

    谢良阳上前打开房门,将小差役拉了进来道。

    “让你查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小差役喘了口气后回答道。

    “回县尉大人的话,安岭县外头的三处城关都被州府带来的骑兵包围了,而他们现在正在城中搜查,不过正门哪里并没有人设防,县尉大人,您可以悄悄的从正门出去。”

    闻言,谢良阳和吴言之大喜过望,真可谓天无绝人之路。

    当下,他们就将早早收拾好的金银细软背在了身上,又解开头发,换了一身穷苦人家的残破布衣,伪装成逃难的难民。

    就在谢良阳和吴言之两人准备正门走去时,小差役却拉住了他们两人。

    “大人,不要走这里,走小门!”

    谢良阳闻言愣了愣,继而连连点头道。

    “对对对,走小门。”

    随后两人就在小差役的带领下,从正堂旁的小路绕去,朝着县衙后面的小门快步走去。

    复行数十步,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扇只够一人通过的木门出现在两人眼前。

    “好好好,逃出去后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有了这些金银细软,日后哪怕不做商贾,只吃老本都够用了,再娶两个美娇妻。”

    谢良阳还在憧憬着日后的富裕生活,吴言之却懒得听他扯这些虚谈。

    他上前一把拉开了木门,可前面的景象却让他几乎停止了呼吸。

    只见木门后站着的正是带刀的朔州府佐官高疾,在高疾身后,上百名骑兵手执长枪,枪锋凛冽,正对着门后的他们二人。

    见到佐官高疾,谢良阳也是心头一震,顿时脚下瘫软,连逃跑的气力都仿佛被抽干了。

    而那小差役也走到了高疾的身前,恭恭敬敬地拱手道。

    “佐官大人,人给您带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