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前白氏医馆传出能治癌症时,也有跟热点的媒体里来采访,但白苏很忙,没有接受,这次不同,因为赵教授的缘故有更多医学方面的官方记者过来了。

    白苏在辛老的提点下,接受了一家最权威的官方媒体采访,采访是在晚上看完病人之后,就坐在院里的梨树下,梨花院落溶溶月,院外青山淡淡风。

    四周亮着灯,记者借着暖橘色的灯光打量着白苏,白苏简单挽着头发,发鬓间插着一只白玉簪,一身深青色衣裳,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清冷。

    记者是医学类专业出身的人,问的内容也是中医治癌相关内容,并且了解到了中医的现状,也问及了白苏关于医馆未来的想法。

    “我想法一直很简单,将医馆开下去,将中医弘扬传承出去,并告诉大家,我们中医不是无用的。”白苏浅浅笑着看向记者,“希望未来有朝一日,大家看病时除了去大医院,也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中医。”

    记者看着白苏眼底坚定、赤忱的光,心底莫名震撼,她心底也跟着升起一股热血:“肯定会的,白医生加油。”

    “谢谢。”白苏朝着记者笑了笑,希望通过官方媒体能正向的将中医的好弘扬出去。

    这段采访发出去后,趁着中医治癌的热度又为白氏医馆添了一把热度,许多网友看完后纷纷留言支持。

    “很少关注中医,一直对中医的印象是治病慢、没什么效果,从来不知道中医式微、落败到了这种地步。”

    “以前好多丁香医生、营销号都说中医不行,还有很多被拖延病情、被坑钱的案例,很多人都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排斥、轻视中医,还有许多人跟风黑中医。”

    “中医就是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视,被有些人恶意打压阻碍,慢慢断了传承。”

    “听到白医生说她爷爷一直守着医馆,哪怕没有病人上门还一直守着家里的传承,忽然就泪奔了,这世界上大概还有很多像白医生爷爷一样热爱中医的老中医吧。”有感性的网友揉了揉氲起水光的眼睛,“希望不要断了传承,希望有更多人学中医。”

    网友叹气:“事实是很多人都不学了。”

    又有其他人说:“还好白医生在,还好白医生还愿意弘扬中医,她提到中医时眼睛里有光,她真的热爱中医。”

    “最重要是她医术还超厉害,还能治癌症,这种精湛医术一定要好好的传承下去啊!”

    还有网友:“最近全是白氏医馆利民的新闻,看得我热血沸腾,忽然想转行学中医了,以后像白医生一样治病。”

    “我也想让我儿子大学去学中医,为中医传承添砖加瓦。”

    “如果真想学,建议寻找家族传承的中医,而且做好十几年的准备。”

    “要这么久?学校就四五年。”

    “你们太天真了,想要像白医生这样根本不是学校里能学到的,你们以为为什么好中医这么少?因为正统的学中医需要天赋,全部学会至少学十年,精通还需要更久,像

    白医生这种应该胎教就是汤头歌了。()”

    “要花这么多时间?难怪传承中医这么难!?()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再难也得学,不传承下去以后都其他国家说是他们的就搞笑了!”

    “没错!很多外国人偷我们的药方,还有外国人在国外教针灸,我们这里的中医反倒被资本打压!被严控民间中医学医!真的很讽刺!”

    “中医传承迫在眉睫!我去买两本医书回来看看,我有没有天赋!”

    关于中医传承的词条很快冲上了热搜,全国各地中医大夫们都笑了起来,大家认可中医,中医才能继续传承下去。

    中医协会新上任的会长谢留行更是高兴,立即给白苏打去电话道谢,“白医生,我们中医终于扬眉吐气一回!”

    上次白苏能治癌症传出去后,大部分网友虽激动,但官方媒体没有太多动作,但这一次连肿瘤专家赵教授都公开承认中医药方好,连媒体都为中医正名了,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殊荣!

    谢留行又说道:“白医生,我们之后也会广宣传,多传承,也争取以后让更多人生病第一时间来找咱们中医。”

    白苏嗯了一声:“大家一起努力弘扬传承吧。”

    记者采访后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治癌普方也被广大网友们好奇上了,更有消息灵通的药厂打电话给白苏寻求合作。

    有财大气粗的药厂:“白医生,愿意售卖药方吗?我们愿意出五个亿购买。”

    也有规模小一些的药厂也竭尽所能提供丰厚利益:“白医生,您愿意合作吗?我们可以代加工代销售......”

    医院方面也有相关打算,想要获得专利授权,白苏不擅长经商,所以都询问了檀越、宁远他们的意见。

    “白医生,癌症药方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我们不建议售卖,可以考虑授权出去,但是授权出去也很容易泄露药方,同时授权出去还有许多隐患,需要多方监督。”宁远和专业律师团们早就为此做好预案。

    白苏看着厚厚一沓预案,里面还有自己建厂生产的计划,她诧异的看向宁远他们,“你们连厂房收购、药材商、生产线都安排好了?”

    宁远不敢居功,“檀先生让做好的。”

    白苏看向旁边悠闲泡茶的师兄,“师兄,你是怎么想的?”

    檀越将袅袅生烟的热茶放到白苏手边,“做止疼贴很耗费时间,如果想解放双手,又不想交给外人,最好自己建一个药厂。”

    “......可那是药王谷的药方。”白苏凑近师兄耳边小声咬耳朵。

    “药王谷已经没人了。”檀越到处寻找过,毫无踪迹,“再则药王谷那么多药方,我们只拿出几个药方,师父也不会怪罪的,而且我们也是为了病人,也是为了传承。”

    白苏有些犹豫。

    “没事的。”檀越看她还记着药王谷的规矩,轻声提醒:“你忘了我也曾是药王谷第二十代传承者了?我说可以就可以的。”

    “......我把这给忘了。

    ()    ”白苏笑眯眯地望着师兄这个大金腿,“那我听你吩咐。”

    两人商议过后,为了方便把控、随时新增利民药方,最后确定自己建药厂。

    而建药厂的事情就交由檀越全权负责,他直接大手笔收购了市区的一间中药制药厂。

    买下后以白氏为商标注册、申请各种证件,同时快速更换设备、寻找新的药材合作商、雇佣专业的管理人员,争取二月初能正式投产。

    因为建厂生产的事情,檀越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C城,只有周末两日回小镇。

    病人挂号找不到他,来医馆也找不到他,有些着急,“白医生,檀医生怎么不坐诊了?我上次的药已经喝完了,还等着他帮我复诊呢。”

    “他有其他工作要忙。”白苏解释了一句,然后翻出病人的脉案,确认是肾阴不足导致的阳痿,再摸脉发现已经大好,于是按照师兄的药方稍稍修改用量就将他打发了。

    有个老太太上前询问:“白医生,我也是来找檀医生针灸的,他不在这里,我找你可以吗?”

    “可以,直接预约复诊针灸就行。”白苏也仔细看了看老太太的脉案,她是肝风内动、肾阴不足、痰湿蕴结导致的脑胶质瘤。

    上次就诊有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肢体麻木、视线模糊等症状,用药一周后耳鸣目眩的症状大有缓解。

    白苏帮老太太摸了摸脉象,脉象显示身体已经大有好转,还是按照檀越脉案帮她针灸和开药,开完方子后继续回屋坐诊,取针的事情就交给程冬冬他们了。

    因为采访播出的事情,医馆外又多了许多病人,可把白苏给累坏了,只好催促着师兄快些将药厂筹备好。

    就在药厂筹备得差不多时,赵教授又带人上门来谈合作了,“白医生,听说你们直接建药厂?”

    白苏颔首说是。

    赵教授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存药方。”

    任何东西都是有国界的,他挺担心其他药厂有外资注入,拿走了他们国家自己的东西,如果是白苏自己建厂制药,那概率就会缩减。

    白苏和檀越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所以最终选择独资建药厂,“多谢赵教授提醒。”

    “既然你们确定会制作药剂,那回头我们医院和实验室都直接采买成品吧。”赵教授本来是想合作使用药方,但如果有药厂就大大方便了大家。

    白苏说不是药剂:“我们是打算制作成药丸,会保留药材原有的药效。”

    “这和之前的汤药的剂量就不一样了?”赵教授担心数据效果出现差异。

    “对,到时候我们调整剂量,也会请医馆病人们先试用一下,后续会反馈给你们,你们可以继续使用汤药方,不过细致的内容需要你们和檀越、律师他们谈。”白苏可以授权给赵教授使用,但该药的专利费用还是需要收取的。

    赵教授点头表示理解,“如果试药可以送去医院,参与实验的病人们都还在。”

    白苏说道:“这次不了,我们是要

    调剂量,需要亲自盯着,一边随时调整。”

    赵教授点点头,“有需要随时告知。”

    白苏笑着应好。

    除了赵教授所在的最顶尖的医院,另外还有十来家医院也找上了门,表示想要使用药方,她都让他们和檀越宁远他们商谈了。

    晚些时候,白苏打电话给在C城工作的檀越,“师兄,辛苦你了。”

    师兄既要处理家里的工作,也要处理药厂的事情,哪怕又雇佣了一个团队负责药厂的事物,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两人交流了下工作,“师兄,黎叔他们将药材送过去了吗?”

    檀越:“都送到仓库了,明天会试做一批,到时送回小镇你给大家试用效果。”

    白苏:“那我等你们送药回来。”

    檀越:“好。”

    白苏看了眼厨房里亮着的光,温声提醒道:“吃晚饭了吗?要记得按时吃饭。”

    “正在用饭。”檀越看着桌上丰盛清淡的工作餐,有些想念和白苏在家里用房饭的温馨,“你可吃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