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章

    又过几日,这天早上,马佳芸兰正在用膳时,突然察觉肚子有熟悉的动静,一阵一阵痛。

    她一下抬头,直接了当:“嬷嬷,我可能要生了。”

    屋内秋燕秋兰也在,两人都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天大的事情,一时间有点慌神。

    再看马佳庶妃,只见她并未立即起身,先将剩下小半碗清汤面慢慢吃完,甚至有心思喝汤。

    郭嬷嬷:“……”

    她这辈子也不是头一次伺候高门贵女生产,但马佳庶妃绝对是其中最镇定最有主意的一位。

    这位主子怕是未来真有大造化。

    马佳芸兰并不知郭嬷嬷心中所想,她肚子痛当然痛,生产能不痛吗?

    只是马佳芸兰并非第一次生产,前世连续生产了6次,她很熟悉这个过程。

    因她在家时爱骑马耍鞭,更像入关前期的满族格格,身子骨比其他贵女健康。

    况且她是个能忍的,精神和身体双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点无论是前世和现世都刻在基因里。

    主子都如此镇定,秋燕秋莺也很快平静下来。

    郭嬷嬷有条不紊安排:“秋燕,派四全等去通知皇上、太皇太后、皇上、各位主子娘娘,然后你去通知膳房,你和秋墨全程盯着热水等东西来往。”

    郭嬷嬷口中的膳房并非距离钟粹宫不近的御膳房,而是因马佳庶妃怀孕在钟粹宫殿外刚搭建的小膳房。

    至于为何不建殿内,因紫禁城内宫殿多由木制建立,又全是连排,失火会非常危险,不如隔开以防万一。

    小膳房目前的作用也就是烧水热食熬药,庶妃是用不起小厨房分支的。

    秋燕领命离开,郭嬷嬷又下令:“秋莺,你先去亲自请接生嬷嬷过来;让小张子去请太医。”

    至于郭嬷嬷自己,任务最重,全程盯着产房陪产。

    马佳芸兰吃过饭,问过接生嬷嬷后强忍着痛,走了一会儿,这才被接生嬷嬷和钟嬷嬷连手搀扶上床。

    ……

    接到通知的几名擅长妇科和儿科的太医先到,但目前没他们什么事儿,也希望不会有他们什么事。

    问过后,候在一旁。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接到通知并未赶来,只是让嬷嬷过来询问。

    但这并未表示她们不看重这件事,只是身份地位在那里,马佳庶妃毕竟只是一位庶妃。

    过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庶妃们陆陆续续赶到,个个都是精心打扮,珠围翠绕,花枝招展。

    “马佳姐姐这里可真有条不紊。”先开口的是庶妃董佳氏。

    董佳氏的先祖世居抚顺地方,归顺朝廷后被抬入正黄旗包衣,且能人辈出,挣下不少军功。

    董家儿郎多,女儿少。

    董家氏从小在家就挺受宠爱,本就有几分天真烂漫,入宫在她眼中也没怎么经历波折,顺风顺水,性格竟比入宫前还娇气一些。

    “李姐姐这话说的

    ,马佳姐姐一向行事周全,”回话的是庶妃董佳氏,眼珠子一转,看了李氏一眼,轻笑,“从不像妹妹一样轻狂。”

    李氏和董佳氏的家世类似,更复杂些,李氏先祖并不是来自民间汉人,而是前朝边将。

    李氏,汉将抚西额驸李永芳的孙女,李永芳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因其父兄曾经以及正在挣的功劳,这家世在宫里让她很是得脸。

    李家人挣的军功可能不比董家逊色,目前情况来说更上一层楼。

    董、李二人曾经一度交好。

    但入宫不到几个月开始因一件小事争吵,似乎是由李氏开头,渐行渐远,如今甚至有反目成仇的意思。

    李氏并不是在为马佳庶妃讲话,只是习惯性刺几句董家氏而已。

    “你——”董佳氏怒气上脸,深吸了口气,隔壁的隐形庶妃拉了她一把,她才平静下去,没有上当,反刺回去,“妹妹倒是知道自己轻狂。”

    两人的一来一往,其他人并不参与,吵着吵着也就安静下来。

    直到庶妃张氏开口换了个话题:“马佳姐姐这胎怀像很好,这让奴才想到大格格……苦命的女儿。”

    言尽于此,她摸着肚子哽咽了两声。

    这话说的,大格格是个早产格格,已经去世,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可是双重诅咒。

    其他庶妃们即便心里痛快,面上还要对张氏口不对心呵斥:

    “张妹妹这话不对。”

    “马佳姐姐一定能平安生下小格格……阿呸呸呸,我这张嘴,是小阿哥。”

    “是啊是啊。”

    要说先来后到,张庶妃其实是康熙的第一个女人,靠着曾经生女由无名无分的官女子升为庶妃。

    只是她家世最低又不得宠,似乎谁都能踩一脚。

    张庶妃忙一一道歉,又对产房方向道歉,看似虔诚祈祷:“保佑马佳姐姐早日诞下小阿哥。”

    一番戏十足。

    过了一会儿,钮钴禄妃来了。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