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军营整改?”马佳芸兰拧了下眉毛,也在纸上写写画画,“我可没有参过军打过仗,了解的止不定比皮毛更少。”

    “额娘过谦。”不要说什么女人不涉政不涉军,在胤祉心里,额娘无所不能,由于他们的加密谈话是用嘴巴+纸写+手语,手语将他心中的想法暴露无疑。

    马佳芸兰:

    ......无所不能个毛线球啊!

    见儿女这么依赖自己,她心里十分骄傲的,但请注意不要对她滤镜过高,会亚历山大。

    胤祉当然知道马佳芸兰不全对,但她知道的已足够颠覆这个世界,不需要讲话,他的神色表情透露出这个意思。

    一巴掌拍过去.jpg。

    马佳芸兰对于军队的印象的确很浅薄,前世基本上无印象,而在现世,她和很多民众一样,对于保家卫国的军人们印象非常好,偶尔浏览到视频会点个赞。

    真正聊到军队整改,她顶多能从局部、零散建议开始。

    马佳芸兰想了下,对胤祉双手比划:“你的数据不是出来了吗?把数据库用起来,肯定不止这一次记录,以后得保持日常更新,最高建立一个士兵信息档案系统,个人、地方、中央,切记将档案当作军事机密来管理,如此实行半透明化管理,大大地避免冒领代领等现象,也能够时时刻刻了解军队,关键时刻调军顺利。”

    胤祉也想过这个问题,但这句话说出来也就几十个字的内容,实行起来可复杂的多,且档案信息繁琐化,每一次的查询都是海量,过于耗费人力,可能让作用降低,档案库最终形同于虚设。

    马佳芸兰这个了解也不多,但对于档案编号问题,她建议引入阿拉伯数字,像是现实世界,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不同一样。

    每一个人对应不同的编号,这些编号代表着不同的八旗势力、满汉蒙、所属阵营、地区等等。

    看见号码即一目了然。

    每年增设不同阵营的士兵随机抽检法,只需要报出任意一组编号,便可调出相应档案,再对其进行相应技能考核。

    考核不易过难,一个及格线,一个普通线,一个优秀线。

    这样能够更精准了解八旗的战斗力,一定程度上监督八旗士兵们不要偷懒,或许也能挑选人才。

    一举多得。

    “此建议甚好。”胤祉眼睛一亮,从编号看出无限可能性。

    至于阿拉伯数字的推广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阿拉伯数字在公元8世纪左右已经传入华夏,只是一直没有推广。

    但现在也没有完全普及。

    不过有一件事,因胤祈胤祝非常喜欢用,基本上每天都在用,而从1到10学习起来可比汉字简单,工部与礼部外交司的官员基本上也看得懂、会用,并且由工部与外交司开始一步步往外传染。

    康熙确实非常推崇汉文学,但这是带有政治性目的的,他不止对汉文学有兴趣,也对于西方科学很有兴趣。

    能够在多方面应用于实际的阿拉伯数字为何不用?

    扯回来,除了透明化管理外,马佳芸兰的军训模式早已以玩乐的模式传给儿女们,现在早在部队实行。

    至于沙盘,倒是一直没有拿出来。

    康熙平定三藩的时候,马佳芸兰不可能拿出来,否则很难解释。

    塔娜与胤祉两征噶尔丹,一怔更多以学习为主,二怔他们也不是主将,对于行军打仗不能太多指手画脚。

    现在既然要整顿八旗军,也是时候让沙盘模拟浮出水面。

    马佳芸兰建议除了抽查体测外,八旗军还需要军队演习、对战比拼、年度考核等。

    “演习?”胤祉想到了每年开春的木栏围场狩猎活动,这更像是一场演习。

    只是能够参与木兰围场的旗人多多少少有点背景,代表性太少,而且非常注重形式化。

    马佳芸兰觉得他还带有比试考核在里面,但东西过杂不一定是件好事,考核归考核,笔试归笔试,演示归演示。

    总而言之,军队的考核应该从上到下的常态化,不同地区军队的切磋至少也得季度化,选出最优秀的人才,给予他们入京展示的一个机会,也是优秀人才的挑选。

    这些人才可以升官,也可以继续培养更进一步的高端人才。

    胤祁哥胤祝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不擅长管理、也对管理不感兴趣的他们,听得一个头两个大。

    胤祝索性去干别的,去和小弘旭组装轮船积木,而胤祁见他们聊的差不多了,由衷叹一句:“这也太复杂了。”

    “这可没有你们的蒸汽锤复杂。”胤祉已经参观过胤祁胤祝搞出的铁疙瘩,根据额娘说,这具备划时代意义,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