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司马之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村委会前面,老百姓从村委办公室到走廊、到外面的阶梯上、再到树底下,蹲着的,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有的哭泣、有的绝望、有的已然麻木,乡里的卫生医疗人员、乡干部和村干部都在忙碌着。

    有的村民受伤了,伤口在流血,但是止血、消毒物品严重缺乏,更别说吃的食物和喝的饮用水从哪里来?

    没人知道,等天亮之后,该怎么办?吃的、穿的从哪里来?已经在冷雨中挨了一个晚上的百姓,接下去该在哪里度过今晚?小孩子更是被饿得大哭起来……

    这时候,村道上响起了汽车的马达声,由远及近,给这沉寂的山村带来一丝意外,也带来了一丝希望。

    从村委里,走出来一些村民,翘首以盼,只见两辆货车,正从山道上,摇摇晃晃而来,货车头上,都有一条横幅。

    医疗人员、村干部也走了出来,渐渐地就瞧见了“抗震救灾我们心在一起”

    “宝源县首批支援蜀中救灾物资车”

    的字样。

    宝源县的救灾物资车,有两辆被调配到这个村,其他的车子也被调配到急需物资的村。

    一个村民不由喊起来:“物资车!”

    村干部和医疗人员也露出了希望的神情。

    这个时候,村民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就怕自己轮不到,做出撸袖争抢的样子来!

    村支书看到了,立刻上前喊道:“都给我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

    谁都不准抢!

    谁抢,谁就没有!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道理。

    大地震是天灾,争抢造成伤害就是人祸!

    现在党委政府来帮助我们了!

    远道而来的兄弟省来帮助我们了!

    我们不能让人家瞧不起。

    今天,所有的物资,咱们平均分配,每个人都有!

    但谁想要争抢,制造麻烦,他就休想再拿到物资了!

    大家支持我吗?”

    “支持!”

    “按人头分配,我们支持!”

    任何时候,特别是在灾难面前,都需要合理的引导、妥善的安排,灾祸才能避免,秩序才能恢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的带头人、领头雁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村支部书记这么一说,得到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

    等应急物资一到,乡里、村上的干部就组织大家,每户按秩序来领取物资,现场井然有序。

    正当从宝源县来的全国第一批外省应急救援物资快分发结束的时候,从江中省镜州市安县来的第二批应急救援物资,也已经抵达了蜀中境内……

    也正在这个时候,在用户众多的微博平台上,有华夏社知名记者“微笑”

    发了一则微博,题为“抗震救灾,无论贵贱。

    贫困县却派出了第一批应急救援物资!”

    这一微博一发出,世人才知道,这个贫困县,就是宁甘西海头的宝源县。

    里面还有黄国委和宝源物资运送人员隔着车窗握手的照片。

    宝源县机关党工委书记张祖民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助灾区、不论贵贱!”

    “就算把口袋里最后一分钱掏出来,我们也得有所行动!”

    这些话被原话引用,发了出来。

    这则微博,一发出来,就立刻在网络上发酵,点赞、@无数,阅读迅速突破10万、50万、100万和1000万。

    接着,镜州市安县作为第二批应急物资车,分发到灾区百姓手中的照片,那一张张流泪的脸露出的笑容,一双双得不到清洗而发黑的手接过了食物和水时的喜悦,也被通过媒体被展示了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些微博,各地、各企业和个人,捐款、捐物的热潮开始在全国涌动了起来。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纤尘堆聚,巍为高山!

    在疆土什区市中心,有一个院子,里面是一栋蓝墙红顶的大房子,屋子前头种着一株大杨树。

    身穿袷袢的罗刹大师,从屋子里走出来,正要去见疆土的一位重要人物。

    然而,当他刚跨出屋子,猛然感觉不对。

    在院子的杨树底下,靠着树干,半躺着三个人,正是他的得意弟子“土特产三人组”

    。

    徒弟回来了?却没有提前告诉他?而且,这三个人靠在院子的杨树干上,是什么意思?他左右瞧瞧,并没发现异样,就叫唤了一声。

    但三个徒弟都没有回答。

    他上去,伸出手,依次探了探三人的鼻息,虽然微弱,却都有。

    罗刹大师松了口气,推了下身旁的“三产”

    。

    “三产”

    晃动了下,从他袖子里掉落出一个东西。

    罗刹大师惊讶地一瞥,竟然是“三产”

    的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