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市舶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今年秋天才建成的青砖瓦房里,烤着火,沈烈便抬起头往周围看了看,这一排房子是标准的官衙风格。

    盖的又宽敞,又舒适,又坚固耐用。

    这一排崭新的房舍,便是未来的天津市舶司衙门,核心建筑便是一座两进的大院子。

    耳房,签押房,官厅……

    一应俱全。

    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只需派人要将家具,桌椅搬入便可使用。

    瞧着目瞪口呆的海瑞。

    沈烈轻声道:“小侄欲上奏陛下,保荐海公以右签都御使之职,出山掌管这天津市舶司,但不知世叔意下如何?”

    海瑞本能的眉头大皱,却很快陷入了沉思,沉吟着道:“嗯……”

    看起来他有些犹豫。

    沈烈也不急,便轻声道:“此事倒也不急,世叔……可将这方略带回家,慢慢看,过几日给小侄一个答复便是。”

    海瑞又应了一声。

    叹了口气。

    “哎。”

    他自然这天津市舶司的分量。

    非同小可。

    一生天不怕,地不怕,上怼皇帝,下斩贪官的海瑞,此刻竟然眼皮直跳,嘴角直抽,心中竟然生出了一丝犹豫。

    海瑞常年在江南当官,他可是当过应天巡抚的人,他自然明白这天津市舶司,又是一把戳向沿海大户肺管子里的尖刀。

    并且这一刀戳下去……

    必将痛彻心扉!

    影响深远。

    从此……

    大明要多事了。

    这天津市舶司为何如此重要。

    说起来。

    这个专管海上贸易的衙门,伴随着航海技术的兴起,从宋代便开始出现,逐渐拥有了海关的职能。

    接待海外番邦使者。

    发签证堪合。

    查验进入中土的商船。

    收税……

    而这市舶司衙门,却是在大明早期达到巅峰时期。

    想当初大明开国时,太祖朱元璋沿袭前朝之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

    洪武三年,大明于广东广州﹑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各置一司。

    三大市舶司各置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属下吏目一人,从九品,提举或特派。

    或由按察使和盐课提举司提举兼任。

    可问题来了。

    大明开国时所沿袭的前朝市舶司旧制,本来就有着极大的问题,这市舶司不是隶属于户部。

    也不隶属于朝廷。

    而是隶属于地方布政司。

    如此一来,这三大市舶司的税收大权,便完全掌握在了地方布政司等长官手中!

    就离谱!

    一个王朝的海关,怎么能被地方官员捏在手中呐。

    可这确实是大明从元朝沿袭下来的制度。

    为何如此?

    沈烈也曾经思考过,大概是……

    或许蒙古人一辈子也没见过大海,压根不懂这海贸的丰厚利润,或许被这些沿海大姓钻了空子。

    又或许。

    马背上长大的元人并不擅长水战,也没有舰队,元人的朝廷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一到了海上便抓瞎了。

    自从元朝集结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远征东瀛,却被一场超级大风暴给刮了个全军覆灭之后。

    大概……

    元人便对这茫茫大海,畏惧如虎了。

    于是。

    元朝皇帝便只好选择了纵容。

    由此。

    在元朝统治的一百多年中。

    沿海大姓,地方官员便打着市舶司的名义大肆敛财,并且在沿海一带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