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济世良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刻。

    沈烈忽然大彻大悟了。

    “工业革命……不是诞生于哪一个人,哪一本书,也不是哪一个科学家,工业革命的原动力,来自于普通工匠阶层的发明创造。”

    而哈格里夫斯,瓦特,诺贝尔这些人……

    都曾经是普普通通的工匠。

    大多是学徒出身。

    此时沈烈好似洞彻了天机,嘴巴微微张开,眼中却闪烁着睿智的神采,身处于这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沈烈心中……

    忽然明白所谓的西洋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儿了。

    从英伦三岛开始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确实和西方人宣扬的文艺复兴没有一毛钱关系。

    确实是欧洲人从大明偷学的技术。

    然而。

    却绝不是从《永乐大典》里偷的,因为西洋传教士,根本就没有机会阅览到被皇家珍藏的《永乐大典》。

    西洋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应用的大量技术,比如纺织,锻造,水力机械,雕刻技术等等,是从大明工匠那里偷学去的。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历史上第一批抵达华夏的传教士,除了著名的马可波罗之外,还有天主教神父鄂多立克等人。

    而那个时代……

    华夏还处于元朝时期。

    这样算起来,西洋传教士在华夏的土地上已经活跃了整整二百多年,并且这些抵达东方王朝的传教士。

    很快被华夏王朝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丝绸,瓷器等各种华美的商品深深的震撼到了。

    于是。

    慕名而来的西洋商人,海盗们,便开始从大明贩卖商品,前往欧洲,从中谋取丰厚的利润。

    再后来。

    便有人动起了心思。

    虽然和大明进行贸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可是来一趟大明远隔千山万水,不管是运输成本还是危险性都极高。

    稍不留神便会船毁人亡,或者葬身于茫茫沙漠之中。

    那么。

    为什么不把大明工匠的精湛技艺,各种先进的机械搬到欧洲本土,就地取材,制造出同样华美的商品呐?

    那岂不是一本万利!

    财帛动人心。

    在刚刚走出了中世纪野蛮落后时代的欧洲,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在这些被偷学的技艺中。

    首当其冲的便是大明的纺织技术。

    为何是纺织?

    因为纺织业利润最大,为何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在英伦三岛呐,因为英国盛产原材料。

    羊毛!

    但凡能搞几台大明纺纱机,在盛产羊毛的英国本土搞纺织业,随便开一个小作坊,那便是暴利。

    如此这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随着嗅到了商机的西洋航海家,将这些精湛的明技艺带回了欧洲,便因为其丰厚的利润,很快在民间传播了开来。

    又经过常年累月的积累。

    经过了成千上万名熟练工匠的模范。

    学习之后。

    最终在潜移默化之中,才有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此时一阵冷风吹过。

    大彻大悟的沈烈打了个寒噤,一个念头从脑海中冒了出去,又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

    “东学西渐!”

    明白了。

    欧洲人……

    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疯狂的吸取着华夏天朝的养分,才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极权时代。

    又完成了工业革命。

    从而变成了一个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