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王庄的麻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对周围的土壤水质进行了化验,再一综合考虑气候等条件。

    给出了一个不适合的结论。

    不是不适合种植草药,而是,不适合种植制药厂需要的草药。

    普通的草药,都有专门的种植基地提供,量再大,就只会占用仓储空间了,会提升成本的。

    关键是,反复低效率投入,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制药厂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干赔本买卖,即便制药厂的股份,绝大部分掌握在孙平安老妈手里。

    9月下半旬,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采收开始。

    孙平安每天开着车,去地里盯着。

    上一世,孙平安在网上,可是看到过不少庄稼成熟,附近村民过来哄抢的群体事件视频。

    不过,显然孙平安的担心是多余的。

    哄抢没出现,附近村民帮忙一起采收倒是随时都在发生。

    因为以养奶牛为主要来源,地里种的,都是土豆、白菜、花生、大葱等等,容易储存的农作物。

    种植最多的,就是水稻了。

    从区农业站租收割机,俩礼拜,搞定。

    孙平安尝了一下新米,东北黑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大米,那味道,绝对一流。

    孙平安一口气买下来2万斤,京城的爷爷、伯伯叔叔姑姑,省城的姥爷二舅,老爸老妈,当然也没忘记京城的岳父岳母,谁都没落下。

    2万斤听起来挺多,一分,其实也没多少。

    各家再往朋友那儿送点,基本上就没了。

    米虽好,但不是伍常大米,名气决定了价格,而且现在这个年代,粮食价格并不高。

    扣掉农药化肥人工,其实也赚不了什么钱。

    真正想要靠着大米赚钱,就算是上一世,那也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了。

    进入10月,一场冷空气席卷墨龙省大地,全省温度骤降。

    和气温一样下降的,还有王庄村民们的心。

    今天去奶站送奶,早去的虽然卖掉了奶,但价格却降了。

    至于晚到的,人家一句今天收够了,后去的就只能打道回府。

    “小孙,这些牛奶反正卖不掉,拿去喝吧!”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村民们对孙平安的称呼,从孙所长,变成了小孙,这代表着,孙平安已经成功融入到了王庄这个大家庭中。

    “喝?”

    孙平安看着刘大爷送来的牛奶,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

    50斤一桶的鲜奶,一共2大桶,这就是100斤。

    这还是刘大爷送来的,翟大爷,张大妈,李大哥送来的牛奶,哪儿还好几桶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