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去 回不来0018(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这里,随便哪个木匠都做得成。”

    朱乡长说。

    “销路到是有,我贵洲那边有熟人在做这个,到时找他帮忙。”

    袁永泽说。

    “哦,那销量大不大,毛利有多少?”

    黎书记又问。

    “销量应该可以吧,这个毛利就不晓得了。”

    袁家兴接了一句。

    “大家还有什么主意?”

    黎书记又问。

    大家都表示没有其它门路。

    “那我看这样,朱乡长,为了稳妥起见,你带队去贵洲那边看看,具体情况如何,再定。”

    黎书记要摸着石头过河。

    “呵呵,小伙子,不错。

    才来几天就进领导小组了。”

    吃晚饭的时候魏大爷说笑山椿。

    “啥不错哟。

    也不晓得是那股水发了,把我这什么都不懂的新毛头弄去搞企业,我懂个啥子哟。”

    山椿掩饰着心里的喜悦。

    “你管他是那股水发,有事干就好好的整。”

    魏大爷嘱咐山椿。

    “整好是想整好,可怎么才整得好呢?”

    山椿问。

    “少说多干,听领导的话就干好了。”

    魏大爷说。

    “听话到是没问题,可事儿还得具体的去干吧。”

    山椿说出心里的担心。

    “准备办啥子企业?”

    李大爷洗着灶台问。

    “说是办抬杠厂。”

    山椿说。

    “抬杠还要厂生产?”

    魏大爷说。

    “说是贵洲那边有人办,建筑工地上需求量还大。”

    山椿说。

    “哦,这到是个办法,就是哪里来那么多的硬扎木?”

    魏大爷说。

    “什么硬扎木?”

    山椿没明白。

    “抬杠不是要硬扎木做吗,那才有轫劲,那种柔软又结实的硬木料,才抬得起那几十上百斤重的东西。”

    李大爷插嘴道。

    “哦,这到是个具体问题。”

    山椿开会时听得热血沸腾,也认为这个抬杠厂是个好主意,山上有的是木材,山下有的是匠人,厂子又不择条件不占地方,销路又不成在问题,是个好主意。

    可……

    晚上,山椿睡在床上想。

    团委的工作是务虚的多,平时没什么事,自己进了乡镇企业领导小组,算是有具体的工作了,几天来的百无聊赖算是要过去了。

    抬杠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吗?难道抬东西的棒棒成了抬杠就要工厂生产了?这东西的技术含量不高啊,随便人都可以摸仿着做的吧。

    那抬东西的棒棒,魏大爷也说要硬扎木才行,在家那边好象是要比较有劲和硬扎的木材才行啊,黄莲乡的山上有这么多的硬扎木吗?运输成本问题如何,不能就近销售,运到远地去卖,怕是运输成本都无法接受吧。

    山椿天马行空,思绪纷纷,可就是想不出一个头绪。

    乡广播站老夏是五员中联系黄莲村的工作人员,今天和山椿一起去黄莲村落实困难户和干旱情况。

    “山椿,这个地方是把手岩,路很难走。”

    夏老师对山椿说。

    “哦。

    把手岩?”

    山椿看着眼前的路,一条大石板路到了这里,遇上了几乎垂直九十度的石壁山岩,山壁上有用錾子打出来的一高一低的两路石窝子,上面一路较小,下面一路稍大,两路石窝子高低相差有一米五左右。

    石窝子和顺向的石壁长期被过路的人攀爬,磨的十分的光滑顺溜,光可鉴人。

    石壁不长,就五十米左右,高度却相差了十多米,在中间的岩石断裂处,有一股山泉水汩汩流淌,清冽爽甜。

    “要去山顶的几个村,从这里爬上去,比其他的路要近走六七里。”

    夏老师见山椿观察着石壁,就解释道。

    “就从这里上去吧。”

    山椿一点也不惧怕。

    “哦,原来还真是把手岩啊。”

    山椿伸手抓住上面一个石窝子,脚登上上面一个石窝子,心里感叹,人们取名真形象。

    夏老师叫着山椿小心,紧跟在后面。

    由于岩壁不长,不一会儿就上到了崖壁上面。

    上面与山椿想象的不一样,山椿先前以为上面一定是石头和杂草树木,没有田地。

    可一上去,看见山上与山下一样,沟渠纵横,流水潺潺,田块平整,与山下相差无几。

    “这山上山下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就是交通运输不方便。”

    夏老师说。

    “这到是。”

    山椿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所以这上面的人穷。”

    夏老师笑说。

    “交公粮,买肥料这些事儿怎么办?”

    山椿认识夏老师来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有笑容。

    “肩挑背磨呗。”

    夏老师说。

    “那也太难了,绕那么多的路。

    为什么不修条路呢?”

    山椿问。

    “修路,想是想,可是,乡里不组织,上面不给补助资金,光靠村里是没办法的。”

    “哦。

    那乡上就组织修吧。”

    “呵呵,你才来,你不懂。

    这几年,那个领导肯沉下心来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再说,这件事要做起来也很难。”

    “难是难,可也得做啊。”

    “最难的事,不是钱。

    牵涉到这上面几个村,要几个村的人都出工出力。

    一个乡政府还七爷子八条心,就不说这几个村的农民了。”

    “村委做做工作吧。”

    “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村委的干部思想也不齐。

    黄莲村最远,到是想修,可这面的几个村说,你急你最需要,你出钱要多,出工要多。

    这个岩是石龙村,他们的想法是,我这路不修,你要过,得你修。

    所以他们不来劲。”

    “啥子七爷子八条心哦。”

    山椿听见几个村的扯皮,一听就明白。

    可听乡政府七爷子,八条心,就不太明白了。

    想着黎书记和秦书记的话,就想弄明白。

    “呵呵,这个,你以后会明白的。”

    夏老师不愿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