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家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频比赛的首页。

    要不是确认过,她还以为首页放着的是电影呢!

    但看完后,卫梨发现:“原来是预告剪辑啊……”

    而且这并不是参赛纪录片,而是网站想要主推的一部纪录片,因为下方有全集的链接,预告剪辑只有一分多钟,全集则是六十八分钟。

    很多人点进来,未必有耐心直接看完全集,但如果被预告片吸引,就可能点去收藏一下。

    也许这场比赛就是为了推广这部纪录片而举办的?

    卫梨恰好有空,点进了名为《金城警猫》的纪录片,拆了一袋薯片,顺便打开弹幕。

    “咦?”

    弹幕好热闹,这真的是纪录片吗?还是说网站推广力度太大了?

    看着弹幕聊得那么热闹,卫梨产生了一种“我没能接上梗”的无助感,干脆没有立刻看,而是先去搜索了一下他们在说什么:

    “阿楚和三五五……嚯,原来最近是你啊!”

    原来最近大数据总给她推送的那些“户外运动”视频,其实都和这位UP主有关系?她最近吃了个瓜,毕竟只要有人火起来,就会有人去模仿,模仿的界定也比较模糊——楚听乌还是高中生,每个月都卡着直播要求的死线完成直播任务,所以她的粉丝群体其实会自己去找“代餐”吃。

    说“代餐”有些不尊重,但的确有人模仿她的直播形式和内容,带着宠物一起做户外运动,比如滑板,溜猫,跑酷。

    这期间也的确有人小火,不过一段时间过去后,没有真材实料那些UP的数据都变得半死不活……唯一突破百万粉的,是一位带着自家狗一起爬山的UP主。

    对方倒是明明白白说“看了阿楚的视频,就想把我和大黑的日常也拍下来”,UP自认为他和狗狗的生活普普通通,但看着他带狗爬山,把狗累趴下,上山人牵狗,下山人背狗的“日常”……众人都沉默了。

    这,应该不叫普通吧?

    UP主当兵退役后,自己做点小生意,每周爬山几次,其他时候就是带狗跑步。

    后来可能是粉丝们也看不下去他次次都把家里的黑背累趴下,建议他:“下次出门遛狗可以带小推车。”

    UP接受了。

    然后,黑背坐在小推车上,UP

    ()    的训练任务还没完成(),便拉着推车继续跑步。

    粉丝们:“……”

    总觉得哪里奇怪:这究竟是人遛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是狗遛人?

    噢,也许是狗遛狗。

    所以,虽然火的方式奇奇怪怪,这位UP主还是火了。

    偶尔粉丝们还能在楚听乌的直播间抓到他。

    卫梨津津有味地吃完瓜,把楚听乌的经历了解了大半,这才回去看纪录片……这下子她终于能看懂弹幕上粉丝们阴阳怪气版本的催更了!

    不过,很快,卫梨就忽视了那些弹幕,注意力重新放在了纪录片上。

    这纪录片的节奏居然很快!

    “难道不应该有很多对话和解说吗……”

    卫梨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位商业成功人士的纪录片,记录了对方如何白手起家创业亿万,有旁白,有采访,有下基层的细节……但看得她昏昏欲睡。

    然而这部纪录片不一样。

    开头怎么是案件?

    《金城警猫》正是以一起杀人案开始的。

    就像是在看破案类电影一样,拍摄角度不会让观众有脱离感,她很快津津有味地把剧情看了进去,从小偷到尸体,再到猫咪的嗅觉和凶器……后期把一些简短的科普进行了穿插式剪辑,比如——

    在猫咪嗅闻,耳尖抖动时,插入警方画外音般的两句话,既让观众明白了警猫的能力,又理解了警方为什么会召入警猫。

    一个案子看完,卫梨心满意足,对作为主角的警猫也有了一些亲近感。

    然后,片子开始插入这只猫入职的经历。

    “原来不是从幼猫开始养的啊,居然是成年后才接受训练的吗?”

    卫梨:“等等——”

    这怎么才过了十七分钟!

    虽然她不知不觉看完了十七分钟的内容,但你十七分钟塞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过分?后面还能拍啥,难道全是日常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她继续往下看。

    后面居然又接了一个案子——

    是一起运毒案。

    案子的主人公变成了另一只猫,这只猫似乎更擅长搜毒,而在搜毒工作完成后,它也展现出了自己活泼调皮的一幕。

    卫梨忍不住露出微笑,发现视频这次用更短的篇幅介绍了这只猫的过往……果然,每只猫咪的性格不一样。

    ——但它们都是由金城警犬警猫训练基地培训出来的,如今则都在金城警局服役。

    卫梨意识到,视频是在这里点题了:

    主人公是金城警猫,作为纪录片,通过案件介绍了猫咪的能力和不同的训练方向,且让观众们明白了猫咪的训练方式以及挑选方式。整个视频详实且充满干货,但这种干货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播了出来。

    作为纪录片而言,它的质量真的很高。

    但放到这,视频居然才进行了三十三分钟。

    卫梨忍耐着好奇心,继续往下看。

    ()    镜头俯拍,右上角出现了新画面的城市名称,一眼望去,这是一座绿意丛丛的小城。

    “孔苏市……”怎么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眼熟,但她肯定没去过这里。

    [前方高能!警告,前方高能!]

    [从后面看完回来了……天呐,当时是真的很危险……]

    [这部分居然被放到纪录片里了吗?如果阿楚当时是在孔苏市,我把说你是鸽子精的话撤回。]

    卫梨:“嗯?”

    镜头对准了第三个主角,一只叫做“小燕”的奶牛猫。

    猫咪的脸占据了整个镜头,眼睛直直地凝视着画面……卫梨突然意识到:这好像是宣传镜头里的那一幕?这只猫就是那只出镜过的幼崽吗?

    下一秒,天崩地裂。

    其实画面并没有剧烈的摇晃,只是,在地震发生时,产生了微微的晃动。

    但就是这种微微的,缓慢的晃动,居然给了观众一种“世界在慢慢崩塌”的感觉……卫梨看到墙壁倒塌,公路开裂,在无数个警报的齐鸣声中,那些因为之前的警告声走出屋内、停下驾驶的人们茫然对望。

    在大自然的伟力下,即使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也无法抵抗灾难到来,只能躲避,只能自保。

    卫梨看到镜头抬升,以一种仿佛默然般的态度看着这片地震最中心区域随着大地的震动而产生“波纹”——脆弱地就像小孩子被推倒的积木。

    她的心在这一刻揪了起来。

    画面中出现了后期加上去的时间,加速过后的时间:

    时间飞速流淌,很快从白天步入傍晚,但镜头依旧挂在空中,默然地凝视着这片土地。

    看人们自救,看他们奔走,拍摄者和猫一直位于镜头的中心,很显眼又很渺小。

    [看新闻说受灾最严重的是市里下辖的一个区域和山上,山上是被困的游客和没搬走的村民,我就觉得其实也还好,至少没死人……但以这个视角来看,地震带来的影响其实是很长的。]

    地震相关的影视作品很多,但这种俯拍的实拍视角其实很少,网络上大多是某个角落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晃动,但镜头本身也在晃动——没有系统拍得这么稳定。

    而越是这种公正且无偏向的视角,越是能让观众对镜头里的人和动物们移情。

    而后,镜头一路跟着燕平和小燕,看着他们上山。

    救援队步行出发,在黑暗的山路上点亮了人造的光,手电的光照出来,像一条蜿蜒的银线。

    即使天地震动,这条线却依旧亮着。

    卫梨突然懂了《金城警猫》这部纪录片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是点题,有金城的两只警猫,有金城警猫训练基地里的预备役猫咪们,也有已经训练成功,被送往别处正式服役的警猫……似乎有隐约暗示,大部分警猫如今都出自金城,在介绍基地的同时,也把警猫这个概念和“金城”绑定了。

    另一方面,则是在诉说“关系”。

    即使纪录片里一句话都没有提,但所有镜头在说的都是“警猫和人”,猫咪从宠物的位置中走出来,在成为家人之外,还能成为更密切的伙伴与战友。

    当在小燕的帮助下,一名受困于车中的自驾者成功获得救援,镜头里的人们发出欢呼声,纪录片的画面也渐渐亮了起来。

    画面慢慢被纯白填满,然后出现了制作者的话:

    山南省孔苏市1004地震发生至今,无人员身亡,经济损失预估一百一十万,共计14只搜救犬,四只搜救猫(警猫)参与救援活动,共计成功救援117人。

    当前在役警猫数量为27只,感谢它们为我们幸福生活做出的贡献。

    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有花絮。

    至于制作人等名单,则写在了介绍处。

    心中充盈着莫名的感动,卫梨向下翻动,看到评论区:“……嗯?”

    有一则评论被顶到了最前面,是孔苏市官方账号的评论,除了回答了更多地震后赈灾的数据外,还补充说明:

    “……实际上参与救援的不止四只警猫,还有一只民间猫咪三某(应主人要求,使用化名)与主人一起,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救援,非常感谢……”

    卫梨:“……”

    这只“民间猫咪”真的需要使用化名吗?

    连她这个非粉都猜出来了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