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蔡文姬的恶趣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独到处,竟是秦将军亲自主持爆破都炸不烂?”

    “厉害了,知州大人忧国忧民,让宝贝女儿亲自涉险实验神物。”

    蔡文姬无比尴尬,和奸臣老爹面面相视中。

    蔡攸更尴尬,狠狠瞪了蔡文姬一眼,像是在说都是你干的好事。

    蔡文姬低着头,仔细想想有些泄气,之前还觉得赵诚太小白。但现在真有些动容,因为这场面,真的是赵诚写的那种逗逼。

    其他的随员继续处于小白中。

    蔡攸倒是捻着胡须进入了观察,差不多把细节问明白后,知州大人这才首次正视到了水泥的神奇性。

    老实说蔡攸这种搞政治的大神,平时不太关注这些东西。早前和他们一样,听到贵池县老裴造势说要搞什么水泥,大抵上只被蔡攸自动默认为老裴在搞浮夸似的政绩,大宋这类事其实很多,主要也就是奇技淫巧。

    但现在,真被宝贝女儿把这东西的神奇性给实验了出来,蔡攸就动容了。他的政治敏感性决定了并没有去想这东西对工建的好处,而是想到了皇帝在皇宫里亲自实验这东西的喜态。

    众所周知当今皇帝喜欢大兴土木,还喜欢一切新奇东西。

    崇宁四年,蔡京为博取皇帝喜欢,支持朱勔父子成立东南应俸局、以搜刮奇珍异宝讨好皇帝。

    这起初规模小,也就朱冲(奸贼朱勔的父亲)偶尔贡献几个小玩意讨好蔡京,蔡京又转手送给皇帝。但过度到现在逐步有些不受控制,越搞越离谱了,应俸局的规模越来越大,像搞运动似的形成了纲运大举进京,就是举世闻名的——花石纲!

    朱冲是蔡京的白手套,江南地区的大族、豪商。贵池县主簿朱孝如此牛逼,家里梁柱都用金丝楠木,因为他也算是朱家的人,朱冲的堂侄,朱勔的堂兄。

    在蔡攸立场上真不关心东南应俸局对民间带来的伤害,反正他们搜括也刮不到蔡攸头上。但这事在政治上,蔡攸是绝对和蔡京有分歧的。

    或者可以说是蔡攸嫉妒,不喜欢外人来做这些讨好皇帝的事。可惜奸贼老爹偏偏把这业务交给了外人。

    这些事还有个背景,小蔡相公是那朱家的对头。所谓小蔡相公就是大名鼎鼎的蔡卞,蔡攸的二叔,蔡京的弟弟。

    蔡卞的一大特点是极其看不起这些地方豪族豪商包括阉人,不论他的本质如何毕竟是王安石的女婿,所以他天然反阉人和商人,这算是他的一种核心政治理念。

    也就是东南应俸局成立的同一年,崇宁四年,时任枢密使的蔡卞政治不正确,和吕惠卿走的过近,必然就和阉党童贯不对付。

    这个年景的蔡京、童贯、江南豪商朱冲就是一个圈子,一个利益链。蔡卞反这圈子基本就是政治不正确,且他过于明显的抬举吕惠卿,反对童贯主持西北军务,就此犯忌了。

    被蔡京以“亲兄弟两人不适合同时在中央工作”为理由一脚踢飞,就此蔡卞贬知河南府。

    吕惠卿更惨,免职陕西制置使后闲居。更具这时期的历史事件看,把吕惠卿免职,当然就是为了给童贯那阉党首脑腾挪位置,就此,童贯也崇宁四年接任陕西制置使(西北军事一把手)。

    就在同一年东南应俸局成立。就此可以推测,不把小蔡相公赶出中央,朱勔父子不容易蹦跶不起来,童贯也不容易蹦跶不起来。

    这些事总体非常头大,千丝万缕的纠结在一起。蔡攸不想和他们冲突的太明显,但也不想让朱家专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