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臭吗?”

    “肉香啊,你是鼻子被鼻屎堵住了才闻不到这满嘴的肉香,我们家早上吃饺子了,这肉就是你口中爬到我头顶的儿L媳妇送来的,要是每个月都能吃上一回肉,别说儿L媳妇爬我头顶,就是让儿L媳妇当家我都愿意。”林母也不是好欺负的,她儿L子多,小儿L子又有出息,被儿L媳妇爬到头上是因为顾及孙子,那不代表谁都能爬到她头上的。

    再说了,老三媳妇的事情大队里都知道,她也不辩解,干脆的承认,再说出老三媳妇的好。

    宁爬到婆婆头顶的书:“……”她不是,她没有。

    “真是不要脸,被儿L媳妇爬到头顶了,有什么好嘚瑟的?”蒋婆子气死了,什么肉香,满嘴都是这老太婆的口臭。

    “我嘚瑟有肉吃。”林母骄傲道,“你有吃吗?”

    “你……”

    “别吵了,管理员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只见仓库管理员林振中来了,他是大队长家的堂侄子,小学毕业,在大队里做记分员兼仓库管理员,他娶的媳妇是和原主同一批下乡的知青陈娜,当初陈娜和林振中结婚时,原主已经嫁给了林国栋,所以还吃过他们的席。

    大家匆匆忙忙的在林振中这边领了锄具,就去地里头了。轮到宁书的时候,她道:“我要镰刀。”

    林振中看到领锄具的是宁书,也是意外,他不确定的问:“镰刀?你要割水稻?”这嫂子会用镰刀吗?

    宁书:“嗯。”

    林振中也不多说,给了宁书镰刀,又备注了一下:“那你去割……”安排好活儿L,让她可以走了。

    宁书也没有多说,带着一宝二宝走了。

    一般来说,一家人上工的地方都是一起的,即便是分家出去,也是一起的。但因为宁书是今天突然来的,所以她上工的地方没有和老宅的人一起。

    宁书上工的地方在知青和村民之间,这边的田还没分配出去。她过去的时候

    ,有不少人已经在了。

    “她怎么来了割水稻了?”

    “难得啊,她今天来上工。”

    “她会割水稻吗?”

    宁书对大家的窃窃私语视若无睹,她把三宝抱到岸边,然后把草席铺上,让三宝坐在草席上。又对一宝二宝道,“你们一人去捡稻穗的时候,另一个陪着三宝,不能两个都去捡稻穗,知道吗?如果一个累了,就换另一个捡,如果两人都累了,就都在这里休息。还有篮子里的东西,肚子饿了就吃。”

    “知道了娘。”

    “娘,我要先去捡稻穗。”二宝赶忙道,比起陪弟弟,他更想去捡稻穗。

    “你和你哥说。”宁书叮嘱好,就下地了。

    二宝看向一宝:“哥……”

    “石头剪刀布。”一宝以前是个礼让弟弟的好哥哥,他觉得自己是哥哥,就要让着弟弟。可自从用石头剪刀布安排小朋友们排队被娘夸了,他就领略到石头剪刀布的妙用了,什么都用石头剪刀布安排。

    “宁知青,你今天怎么来上工了?”老知青任玲看到宁书下了地,刚好在她旁边,她笑着打招呼。任玲和宁书是同一批下乡的,下乡的时候18岁,作为第一批知青,都过了五年了,23岁的她到现在都没有结婚。其实现在,她也有些迷茫,不知道这样的坚持还有没有必要。

    尤其是看到一个个知青都结婚了,她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办了。

    “任姐。”宁书没有说为什么来,只是打了招呼。

    任玲也不在意她的态度,说起来,宁书刚下乡的时候,她们的关系还挺好的,那个时候宁书上工积极,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只是没过多久宁书和林国栋结婚了,就没和知青们来往了。

    而宁书准备一脚踩进稻田里的时候,突然停住了,瞧瞧她看到了什么?

    是田螺啊。

    天啊,她光顾着野菜可以卖钱,怎么把田螺给忘记了,炒田螺、麻辣田螺,再来一杯啤酒,这又是灵魂搭配啊。

    宁书看向河岸上,只见一宝陪着三宝,二宝已经不见身影了,想必他已经去捡稻穗了。这边的水稻刚开始收割,还没有稻穗可以捡。

    而捡稻穗,有两个地方可以捡。

    一是水稻收割之后,被抱去打稻谷了,空阔的田上会有折断的稻穗留下,这个地方可以捡。

    二是水稻经过打稻谷之后,稻草扔到了一边,而稻草上会有遗留下来的稻谷,也可以捡走。因为这个时候的打稻谷机非常的粗糙,没办法把稻谷脱干净。

    所以二宝不在这边,他已经跑到别的稻田里去捡稻穗了。

    宁书有些惋惜,如果二宝还没走,她想让二宝帮忙捡田螺的。

    所以,宁书只能自己捡了。她麻利的捡起田螺,然后开始割稻。

    宁书十多年没有割稻了,或者说自从上了高中就没有下过地了。因为她高中在城里读,很少回村里。而那个时候奶奶年纪也大了,家里不种稻谷了。以前十来岁的时候,她也经常跟着

    奶奶下地割稻谷。所以很熟练。

    大队长听说宁书来上工了,还有些不敢相信,他特意来到宁书这边看了一下。只见她割稻动作规范,动作流利,速度虽然比不上妇女,但是也比一般人好多了。

    大队长满意的点点头,想当初,宁知青刚下乡的时候,也是这样。而现在她来上工了,应该也逐渐变好了。

    宁书不知道大队长所想,她一边捡田螺一边割稻谷,这稻田里的田螺是真的多。而这些田螺之所以留到现在而没有被捡走,也是因为大队里禁止在稻谷丰收前有人下田。

    但凡有一个人下田捡田螺,就会有两个三个,这样稻谷被踩坏了怎么办?所以在稻谷丰收前,这十里八乡的稻田都有人看着,不准村民下田。

    宁书割了一会儿L,手有些疼了,她一看,手掌红了不说,隐隐有出水泡的迹象。而且,不仅手疼,就是腰也酸的不行。

    本来想来混工分看看,反正闲着没事,现在受不了了。宁书决定下午不来了,为了这几个工分,她不想受罪。

    她不知道,大队长对她的看法正在改变,她下午不来,又要一招打回了。

    又割了一会儿L稻谷,宁德两个裤袋、衣服两个外口袋都装满了田螺,才上岸边。

    “娘……()”一宝正拿着一小块梨在喂三宝,就看到娘上岸了。他赶忙收起梨,拧开军用水壶,“娘,是不是渴了?喝水。?()?『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谢谢一宝。”宁书也确实有些渴了,她喝了几口水,把军用水壶递给一宝,又拎起他的那个小篮子,把口袋里的田螺都拿了出来。

    “哇,娘也捡了田螺吗?”一宝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像铜铃一样,“娘,我们中午吃田螺吗?”

    宁书道:“中午不吃,今天多捡一点,回去养在水里让田螺吐吐土丝,晚上再吃。”

    “那待会儿L我去捡稻穗的时候多捡一点田螺。”一宝其实忘记田螺的味道了。但小孩子就是这样,看到了就想吃。

    “娘……”二宝拎着小篮子跑来了。

    二宝虽然不在这边捡稻穗,但是他看向田岸上,看到娘去找哥和三宝了,他也上岸了。“娘,我捡了稻穗和田螺。”

    会去捡稻穗的小朋友都会捡田螺。

    “二宝真厉害,你看。”宁书把自己捡的田螺给他看,脸上还颇为得意。

    二宝看看自己的小篮子,看看娘的小篮子,哇的一声。“娘,你捡的田螺好多啊。”

    宁书笑道:“你待会儿L不用去捡稻穗了,就在我这边的稻田里捡田螺。”

    “哎。”能跟着娘,二宝当然愿意了。

    “二宝,你休息一会儿L,我去捡田螺。”一宝也想去,叫住弟弟。

    “我不休息。”二宝无辜的很,“我不累,我要去捡田螺。”他才不要休息,看三宝哪有和娘一起捡田螺好玩。

    一宝好气:“你累了。”

    “我不累。”二宝觉得哥哥今天很奇怪,他是真的不累啊,为什么要说他累了?

    ()    宁书笑着摇摇头:“那二宝跟我去捡田螺(),累了再来和一宝换。”

    “去捡田螺了。”二宝屁颠屁颠的跟上。

    一宝看着二宝?()?[()]『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心想,等二宝累了回来换他的时候,他一定也要捡很久的田螺。

    这个时候,一辆自行车伴着叮铃铃的声音,进了村里。

    听到自行车铃声,不少人转过头看去,只见是邮递员。邮递员来的时候都会按自行车铃声提醒,同时,这也是象征着一种喜报的声音。

    不过宁书所在的稻田不在路边,所以没听到铃声。

    邮递员是认识宁书的,叫谁五年来每个月都有信或者包裹,能不认识吗?所以他一边按着铃声,一边往宁书家骑。

    这时,有个在路边上工的知青叫住了邮递员:“同志,有秦雅的信吗?”原来是女知青秦雅。

    邮递员停了下来:“秦雅,有你的信。”来这边有信件,邮递员自然记得有哪些人的。

    在邮递员给秦雅信的时候,有人问:“同志,有宁书的信吗?宁书没在家里,在上工,有的话你别去她家里了,得白走一趟。”

    宁书早上出现在大操场大家都看见的,所以也知道她今天来上工了。而宁书每个月都有信大家也知道,所以这人是善意的提醒。

    邮递员一听:“还真有宁书同志的信,不过我也不知道她在哪个地里头上工,同志,你能帮个忙去叫一声吗?”邮递员问秦雅。

    秦雅道:“我去问问吧,请你等一下。”

    “哎,太谢谢秦同志了。”

    秦雅还没看自己的信,先打听了宁书的位置,就过去叫人了。宁书是突然来上工的,位置有些偏,秦雅走了好一会儿L才到,她看见在任玲旁边的宁书,大声道:“宁书同志……宁书同志……”

    听到有人叫自己(娘)的名字,顿时,宁书和两个宝都看向岸上。就是旁边上工的其他人,也看了过去。

    宁书:“同志有什么事情吗?”她不认识这个人。

    “娘,是秦知青。”在她身边捡田螺的二宝道,“秦知青给我们换过糖,我们给她捡柴。”所以,在二宝心里,这个秦知青是好人。

    “宁书同志,邮递员来了,有你的信件。”秦雅道。

    一听有自己的信件,宁书想的第一个人就是林国栋。她赶忙上岸,不知道自行车票有没有。

    二宝对爹的信件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挺不稀罕的,所以继续捡田螺了。

    “宁知青就是好命,肯定是国栋寄来的信件。”

    “国栋肯定是寄钱来了,他每个月这个时候会寄信来,宁知青第二天就会去镇上或者县城。”

    “对对对,我赌宁知青明天就不来上工了。”

    “那我赌她后天不来上工。”

    “我赌她后后天不来上工。”

    “我赌……”

    宁书如果知道,非得为自己说一句,你们也太看不起我了,我下午就不来了。

    宁书跟着秦雅来到路过,看见了邮递员:“同志……”

    “宁同志来了,你的信,两封。”邮递员把信给她,还让她签了一个名就走了。

    宁书知道为什么是两封信,一封是林国栋写来的信,里面会有票据。还有一封信是信封式的汇款通知单。

    这个年代因为没有网络,所以乡下和外界的联系都靠邮政。而信封式的汇款通知单,由汇款人填写好信封式的汇款通知单,连同汇款交收汇局,收汇局填写汇票后,将收据交给汇款人并将汇票装入汇款通知内寄往兑付局,兑付局收到汇款通知后,就派出邮递员逐家逐户进行投递,收款人凭通知到邮局领取汇款。①

    所以宁书需要汇款通知单去邮政局取钱。

    只是当宁书打开汇款通知单的时候,她愣住了,接着她又睁大了眼睛,和以往的30块的汇款金额不同,这次林国栋竟然汇过来250块。

    这这这这……是自己打开汇款单的方式对了吗?所以这次才特别多?

    不知道原因的宁书马上打开信,信里必然有交代原因。不会是这里面还有转交给林父林母的钱吧?打开信的时候宁书也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她知道里面会夹着票。

    果然……宁书没有马上看票,她把票放进信封里,继续看信。!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