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候,陈繁勋兄弟准备让三人先递递瓦片,后面在看情况让他们上手。

    “那我先去拿梯子,你们先分下工。”闻言,况叶笑着挥手,往柴房而去。

    今天人多,屋顶不能上太多人,他就在下面打下手,上面的活如何安排就看陈繁勋这边了。

    等到梯子拿出来,陈繁勋带着人上了屋顶,翻瓦片这活就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由于人多,陈繁勋三兄弟每人都有一个副手,这活干地相当的快。

    仅仅大半天的时间,屋顶的瓦片就被重新翻整了一遍。

    第二天,天气仍然是阳光正好,况叶也一早到知青宿舍那边帮忙。

    昨天他就问好周光旭他们准备翻一翻知青宿舍屋顶的瓦片的具体时间,三人的意思是要是天气好,就紧着来。

    正所谓六月天小孩脸,说变就变,谁也说不准具体的天气,趁着天气好早点把事做完他们才放心。

    来到知青宿舍,周光旭等人显然已经准备开始。

    有了昨天的经验,在加上朱静、王兰月、罗佳的打下手,一行人干活的速度也不赖。

    期间还有精力聊点八卦,这其中主要说的事知青相关的事。

    从龚振江、张志为两人口中。况叶得知今年关于知青下乡的政策有一些小小的调整。

    现在的动员对象,更加的广泛,凡是年满17岁的中学毕业生和社会知识青年,除了少数符合留城标准的,均是动员下乡的对象。

    安置方式也有些小变化,主要采取插队的方式,适当的集中,建立知青点和集体所有制的青年队和农场。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就是,关于知青安置经费的调整。

    如今每个插队的知青,安置费是480元,比起周光旭他们下乡时的两百三十元高了一倍还有余。

    除了安置费的提高,还有给七三年以前下乡到现在生活都不能自给的知青,每人补助100元;以及没有建房的另外补助200元每人。

    当然政策是有了,但符合发放标准的知青九队这边,除了建房补助,另外一个补助是一个都没有。

    当时知青宿舍建造,是从周光旭他们那一批知青的安置费中出的。

    后续考虑到住房还够,王月兰、罗佳下乡时就没有建房,也就他们两人符合标准。

    不过这笔补助款,也不会现在给到两人手上,等到她们有建房需求的时候,大队上才会动用这笔补助款。

    目前知青宿舍六个知青,暂时还住得开,新建房屋这是暂时不行。除非,他们几人有成家,倒是可以申请另建房屋。

    第189章

    听着龚、张两人说的新政策, 况叶和周光旭等人,都有些感叹政策的变化。

    后期下乡的知青,待遇比起早先的好太多。

    但尽管如此,符合下乡动员标准的知识青年, 还是大都不愿意下乡。

    从六九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再次兴起, 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 但能在这期间回城的知青都是少数。

    而无论是插队、还是支边, 上山下乡的生活, 比起城市中辛苦太多。

    尽管有着各种口号宣传,但人都是驱利的, 面对看得见的不好,许多人都不愿意下乡。

    如今都是靠着强有力的政策在驱动,才有这么多的知青下乡。

    ......

    知青宿舍的屋顶,况叶和周光旭他们六人,虽然动作不如陈繁勋他们熟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