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片入围沙港电影节,有什么感想?”有记者问道。

    “还是挺感慨的吧。”姜华举着话筒说,“我的风格比较小众,没想到能获得主流奖项的认可。”

    “听说这部影片在构思上闫致也出了不少主意,是这样吗?”

    “对,闫致是一个非常天马行空的人,有特别多奇思妙想。”姜华毫不吝啬对闫致的夸赞,“在拍摄途中,我们经常头脑风暴,一聊就是一小时。后面在后期制作上,他也提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可以说这部影片有他一半功劳。”

    有些事姜华不好说得太明白,但容柯知道。

    在决定冲击沙港电影节后,闫致翻看了所有历年获奖影片,摸清了这个电影节的调性。后期姜华在选择素材时,也听取了闫致的意见,最终才呈现出了一部既符合姜华自己的标准,又符合沙港电影节获奖标准的影片。

    闫致并不是靠着天赋“恃才行凶”,他做事一定会做到极致,用周凛的话来形容,他就是小时候班上既聪明还用功的那种学生。

    记者继续提问:“那对于今晚,姜导有什么样的期待?”

    “期待当然是能拿奖,但拿不到奖也没关系,能够入围已经很开心了。”

    姜华应是知道沙港的媒体喜欢搞事,所以回答得很是含糊。

    快车提名了最佳影片等好几个奖项,记者想问的明显是他预期拿几个奖,但他却假装没有听懂。

    记者问得更加直白:“你有信心拿下最佳影片吗?”

    “这个不好说。”姜华道,“其他影片也很优秀。”

    记者见问不出什么来,又把目光对准了容柯:“是什么契机让你跟姜导合作呢?”

    容柯的回答也秉着谨慎的理念:“一个前辈推荐的。”

    “跟姜导合作,和跟其他导演合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不同的是比较自由,可以不按照剧本拍。”

    “具体来说呢?”

    容柯简单举了个例子,而没过一会儿,果然有记者问到了最核心的问题:“你有信心拿下今晚的最佳男主角吗?”

    “没有。”容柯说。

    他确实没有,毕竟跟他一起角逐最佳男主的都是影帝。

    退一步来说,就算有,他也会说没有,因为他不希望明天在沙港头条看到自己被打脸的标题。

    这下记者又看向了闫致:“这次跟姜导合作,你有什么感想吗?”

    “拍电影比我想象中好玩。”闫致说。

    “那你以后会进军电影界?”

    “不一定。”

    闫致的回答都很简短,他用行动表明,他的确不想抢风头。

    眼看着采访快到时间,有记者抓紧提问:“你有信心获得最佳新人演员吗?”

    容柯不由心想,还好他跟闫致打过招呼,回答问题要谨慎。

    众所周知,沙港电影节的最佳新人演员倾向于给年轻演员,业内都默认提名人选中谁年纪小谁拿奖。

    好巧不巧,这次提名人选中有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小演员,被业界一致认为是热门拿奖人选。

    虽说在闫致问容柯他能不能拿奖时,容柯回答的是“不好说”,但实际上按照沙港电影节的惯例,闫致拿奖的几率很小。

    ——除非那些评委都发癫了。

    闫致凑近话筒,回答得仍然很简短:“有。”

    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