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前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人人都说他是读书之才,他也曾踌躇满志,却不想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天真。

    他不信萧翎,甚至怀疑是萧翎在背后使的坏!

    “殿下,我父亲已入仕多年,当年之事若有人诚心诬陷,他如何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萧大人公务繁忙,恐怕也没有精力去追溯查实。一旦我父亲自辩无门,前程必将断送。”

    陈家与谢家交往多年,谢姝对于陈父的印象不差。

    正如陈颂所说,陈父已入仕多年,当年之事已无从追溯。但若真是被人诬陷,她相信萧翎不可能不知道。

    “陈大公子,这事你求谁都没用。如果父亲真是清白,他就一定会没事。但如果你也不知内情,那便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陈颂拼命摇头,他不信自己的父亲是那样的人。父亲有才,且是真才实学,岂会干买官出仕的勾当。

    “我父亲没有做过,殿下,你相信我,他真的没有做过!”

    “那时你多大?你怎知有还是没有?”谢姝垂着眸,心下叹息。“我还是那句话,若你父亲真没有做过那样的事,便不会被人冤枉。你请回吧!”

    深碧色的帘子放下,隔绝了陈颂的视线。

    陈颂满心的绝望,还有痛苦不甘。

    他如今才知道,世间之事绝非黑白这么简单。势弱官微之人,在朝堂的风雨飘摇中要么是随波逐流,要么是被湮没。

    马车驶离,他悲痛大喊,“十年寒窗苦,难道上天如此不公吗?”

    这话是说他父亲,也是说他自己。

    十年寒窗苦,多少个风霜雨雪的天,他都背负着志向往返在家与学堂之间。如今一夜之间,他所有的努力和希望都要被断送吗?

    谢姝记得,有时候举人巷的雾气还没有散时,年少的陈颂穿过巷子里的石板路,去到外面的学堂上学。有时候很晚,月朗星稀之时,那个少年才从学堂归家。

    一句十年寒窗苦,不由得让人叹息。她亲眼见证了对方的十年寒窗,自然是比其他人更加感慨。

    所以当萧翎夜里回来时,她便提了一嘴。

    “今日我碰到陈颂了,他说他父亲也被玉竹苑一案牵连。若真是被冤枉,你就顺手帮一帮,若并非蒙冤,那就算了。”

    “所以你答应他了?”萧翎的语气有些不太对。

    他一身的肃冷,官服未除。

    宫灯晕生出橘黄的光,他迎着光的那面皎皎如明月,他逆着光的那一面则是沉沉似暗夜,明月与暗夜如影随形,却莫名让人觉得心生惧意。

    谢姝下意识皱了皱眉,然后摇头。

    “没有,我没有答应他,我说你处事公允,一定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她不是拖泥带水的人,也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但她有感于陈颂的那句十年寒窗苦,是十年寒窗苦的执着与坚持让她有了恻隐之心。

    因着快要就寝,她已散了发。

    一身的寝衣,看着是寻常的样式,却有着一些改良,瞧着更加宽松与舒适,恰到好处地露出纤细的脖子,显得她整个人看去越发的乖巧娇小。就像是一块极其美味可口的点心,恨不得让人一口将其吞下。

    萧翎突然觉得口干舌燥,狭长的眼慢慢垂下。

    然后也不看她,突然抱起床上的绣枕,一言不发地离开。

    她:“……”

    这是生气了!

    为什么啊?难道是嫌她干涉他的工作?不应该啊,她以前也不是没有干涉过,不是还和他一起去西山大营办过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