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两日,刘据就听闻王信上书请罪,愿出巨资赔偿所有受害方,并言自己之过,自请削除侯爵,以赎自身与儿子之罪。

    广云的选择与王信一致,代母请罪,上交修成君县邑封地,以赎罪过。

    一下子处置了王家与修成君两方。刘彻大约也不想太后娘家过于没落,让人看轻,便转头大手笔封赏田胜,还给他儿子田祖晋了个官。

    田胜:……天降大喜,意外捡漏,美滋滋。感谢王信,感谢修成君。

    当然这些都是对王信修成君暗中搞手脚,借和亲报复公主,以及广仲王充耳此前所犯罪责而言,与今次的“疯马案”无关。

    “疯马案”的判决估摸着这两日也会降下,虽未发明旨,结果大家已心知肚明。广仲死罪不可改,唯一疑问的是对鄂邑的惩处。

    刘据暂且还不知刘彻会怎么罚,但也不再多问。他这两天忙着呢。

    卫长发现刘据忽然变得十分“黏人”,一天八百遍地往她身边跑,还总送各种珠宝珍稀。几l乎是晨起送了中午送,下午送了傍晚还送。

    如此过了两日,第三日,卫长无语了:“你怎么回事,是要把你的太子私库搬空了都给我吗?”

    刘据抿唇:“长姐想要也不是不行。”

    卫长:……

    察觉他的异样,卫长认真看向他:“你到底怎么了,能告诉阿姐吗?”

    “没怎么,我就是觉得阿姐如此为我,我却不能为阿姐做什么。心里有些难受。”

    卫长一怔,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但阿姐所为并非你所愿。”

    刘据摇头:“这只能说明我们想法有分歧,不能掩埋阿姐对我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苦心筹谋之举。阿姐的心意我感受得到。”

    卫长心中一暖:“阿姐不单单是为你,也是为我自己,为诸邑石邑,更为母后。阿弟,我们的生死荣辱是绑在一起的。你好,我们才能好。所以,阿姐是为你,也是为自己。你不必如此。”

    “我知道。那也是为我。不能因为为我的同时也为阿姐自己,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觉得理所当然,什么都不做。”

    卫长轻笑:“那你想为阿姐做什么?”

    刘据抬头认真询问:“阿姐想要什么?”

    “什么都可以?”

    “只要阿姐想要,只要我给的起,就都可以。”顿了下,刘据补充道,“便是现在给不起,以后给得起也可以。”

    以后……给得起……

    卫长怔了怔,眸光闪烁,突然起了几l分心思,打趣道:“那若是阿姐说,阿姐想如其他兄弟一样做诸侯呢?”

    刘据:……诸……诸侯???

    愣了一瞬,他才反应过来,没有犹豫,直接回答道:“好,我帮阿姐。阿姐等我长大,等我有这个权力。”

    卫长惊了,她本是试探一问,以玩笑逗乐的口吻,不料刘据竟是这等表现,让她十分诧异:“你……你愿意?”

    “为何不愿意?”刘据鼻尖哼哧,“王夫人所生刘闳日后定是要就藩作诸侯的,父皇若再生有其他弟弟也都会成诸侯。

    “凭什么他们可以,与我一母同胞的阿姐不可以?阿姐也有封地!”

    但公主封地与诸侯怎能相比?这其中的意义相差甚远。

    卫长喉头一紧:“这不一样。”

    “哪不一样?在我看来就是一样的。要说不一样,我跟阿姐更亲。他们有的阿姐更该有。”

    刘据气呼呼,他的阿姐怎么就比不过别人了?什么一样不一样,不听不听他就是不听。

    父皇不给,他给。等他有权力了,阿姐想要什么,他都给。

    感受到他的心意以及对自己至高的维护,卫长心中一暖:“你对阿姐好,阿姐都知道。不过这些话可不能随便乱说,被人听去会惹出事的。以后不许再提了。阿姐不过一句玩笑,莫要当真。”

    “我懂,在事成之前我不会对任何人提的。父皇母后不行,四姐也不能说。四姐头脑简单,若是知道肯定露馅。所以这是属于我们三个的秘密。”

    刘据点头,乖巧应下,但他知道阿姐并不全是玩笑。她只是不敢当真罢了。

    既然阿姐不想深聊,那就不聊。反正他记在心里了。他一定会努力的,努力为阿姐实现。握拳!

    刘据又转向旁边的诸邑:“那三姐呢?三姐想要什么?”

    诸邑神色怔怔,不知在思量什么,完全没听到。刘据又唤了一声,诸邑才回过神来。

    “三姐?”

    察觉到刘据眼中的担忧,诸邑轻笑:“三姐没事,只是在想些事情。”

    “三姐在想什么?”

    诸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卫长:“长姐,二姐说你当日之言让她茅塞顿开,其实也让我醍醐灌顶。

    “我知道,你表面虽是对二姐所说,实则也是借此机会使我听到。指点二姐的同时,指点我。你的苦心,我都明白。”

    刘据:?

    居然是这样吗?

    卫长不闪不避,她早瞧出来诸邑这几l日一直在沉思。她并不点破,是因为有些事终须自己想开,否则旁人说再多也无用。

    她一直在等,等诸邑走出来。她相信自己妹妹不是钻牛角尖的人。而今她主动提及,看来是有所收获了。

    卫长认真看着她,眼含鼓励。

    诸邑言道:“长姐说李姬差点将二姐养废了。那是因为李姬出身穷苦,往日在家中连温饱都难以为继,现今的生活不知比从前强上多少倍,所以便觉十分知足,认为能平安活着就好。

    “她自己这般,就认为二姐也当这般。忘了二姐为皇家公主,与农家小户不同,公主的眼界与认知怎能困宥于平安二字?”

    若说出身,卫子夫出身更低,但她对子女的教育与李姬截然不同。所以除出身外,其实也与心性相关。

    因涉及生母,诸邑没提,只道:“不可困宥于平安,又怎可困宥于情爱

    呢?()”

    刘据:???

    啥?情……情爱?怎么又是情啊爱的?

    诸邑继续道:“长姐让二姐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想走一条什么样的路。这话于二姐如是,于我更如是。

    “我也喜欢表哥。二姐已然放弃,因为她看得清自己,知道自己所求绝非一份情爱。那我呢?难道我这一生就为他这一份感情,等他一个回应吗??()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刘据整个人都呆住了。

    表……表哥……也?

    “三姐也喜欢去病表哥!”

    诸邑抿唇不语。

    这就是默认了。刘据张大嘴巴。

    好家伙。广仲、王充耳、二姐,本以为是三角恋;结果二姐喜欢表哥,变成四角恋,现在再加一个三姐,五角恋。

    狗血电视剧都没你们角多。经典的他爱她,他也爱她,但她爱他,她也爱他,而他谁都不爱!

    刘据……刘据风中凌乱,好半天憋出一句:“表哥……表哥真乃万人迷。”

    “万人迷?”卫长挑眉,“倒也贴切。似他这般的男子,少有女郎不心动的。”

    诸邑摇头:“长姐便不心动。”

    卫长轻笑:“谁说我不曾心动过?”

    诸邑刘据同时愣住,尽皆侧目。

    “我也曾心动过的,但我知道我们不合适。”卫长不闪不避,大方承认,言道,“我想要的未来夫婿,应当是能够理解我、包容我,与我并肩一同成长的;

    “能够体贴我、照顾我,在我病弱时床前陪伴知冷知热的;能够关注我、重视我,第一时间察觉我的小情绪,并有办法为我纾解的。

    “我知道世间并无十全十美之人,我不要求他做足十分,但至少需有七分。我确定这七分曹襄表哥可以完成,但去病表哥……”

    卫长摇头:“他不可以。他的心思全在家国天下,在边关战局,在铁马金戈,不在我,更不在身边任何一个女子。”

    刘据赞同,这样的要求,去病表哥别说七分了,三四分都难达到。

    他不会为女子驻足,亦不会为女子费心。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卫长目光坚韧,“我的夫婿,需要是我能掌控,我能驾驭的,再不济至少我要能把握得住他。

    “我们之间,应该我为主他为副。我是公主,又不是没得选,相反,我有天下万千才俊可挑,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个难度大,实力强,完全拼不过的呢?

    “至于心动……”

    卫长转头看向诸邑:“那又如何?人生短短数十年,我拥有着全天下大多数女子无法企及的地位与高度,有着如此大的权柄优势。

    “我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可做,为何要执着于一份小小的心动呢?所以当我明白这点的时候,这份心动也就随之消散无踪了。

    “尤其曹襄表哥也有我能为其心动之处,更难得是,除心动外,他也更适合我。”

    诸邑认真听完,立时明白了自己

    ()    与长姐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长姐对自己一直有清晰的认知,明白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当某些东西与自身需求,与人生规划相冲突,并不吻合时,她能够分辨孰轻孰重,果断做出取舍,并转而去寻找能与之契合的。

    而对于这些,她是近日才开始思索,隐约摸到方向。

    诸邑站起身来:“长姐说得对,我们确实有许多事情可做。”

    卫长嘴角上扬:“那你可想好要做什么?”

    诸邑抿唇:“若我说我想去西域,长姐与阿弟会支持我吗?”

    卫长眼珠动了动,似乎并不觉得十分意外。

    刘据却睁大眼睛:“西域?和亲已经解决了,三姐莫非还想着乌孙之事?”

    “当然不是。”诸邑摇头,“我所说去西域非是和亲,而是你所说的商路。阿弟,连通西域,本就任重道远,再加上商路计划,自然难上加上。张骞一人之力有限,恐许多事都无法顾及。”

    刘据蹙眉:“那也可以是别人。”

    “既然可以是别人,为何不能是我?”诸邑勾唇,“阿弟,我并非一时冲动,是经过再三思虑的。我也不是去给张骞添乱,而是觉得我之所长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更何况,自出生我就在长安,一直在长安。我也想出去看看。看看长安之外,大汉之外的天地是什么模样。”

    最后一句成功让刘据即将出口的劝说之词卡在喉头,嘴巴一张一翕,没有再说出来,又不愿咽下去。

    卫长拉了拉他:“既是你三姐所想,让你三姐去试试吧。”

    又与诸邑道:“你可想好怎么同父皇说。”

    诸邑点头。

    卫长轻笑:“我们陪你一起去。”

    刘据看看长姐,又看看三姐,最后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三人来到帝王宫殿,在门口遇上鄂邑,互相找了个招呼,一起入内。

    刘彻放下手中朱笔,笑问:“怎么一起来了?”

    卫长刘据未动,诸邑与鄂邑竟不约而同上前跪拜请缨:“女儿肯请父皇准许女儿同博望侯学习西域诸国风情文化,他日随其一同出使西域。”

    异口同声。话语毕,二人皆是一怔,互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惊讶。

    刘彻挑眉,扫了眼鄂邑,将目光落在诸邑身上:“为何有此等想法。”

    “博望侯这些年同阿弟与我们说过不少西域见闻,还偶尔提到西域语言。女儿跟着学了一些,甚至同他的向导堂邑父有过交流。

    “不论博望侯还是堂邑父都说,女儿对语言的接受理解很灵敏。博望侯甚至感言,若女儿用心去学,可成语言大家。

    “但彼时女儿未曾深想,还笑说天下哪有语言之大家。因而只以此做个消遣娱乐。即便如此,女儿现今也已经可与堂邑父用外邦话做日常简单交互了。

    “女儿有信心,若此后女儿竭尽全力,当能快速掌握与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