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状元及第!临轩唱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想来是那篇‘六国论’的缘故。

    “放水不至于,只是我听说,孟兄乃是小说家,对妖邪之事多有精通涉及,成书《妖魔图录》,在北地十分有名,而今年殿试,突然改了往届现场著写诗赋一事,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陈平安言尽于此,独自离去。

    顾青辞望着他的背影,喃喃道:“此人不容小觑。”

    孟川道:“能从天下文人中厮杀出来的存在,哪有泛泛之辈?”

    “我听他的语气,似乎也知道朝廷欲著近代史一事。”顾青辞道。

    “这事现在是秘密?显然不是。”

    孟川也离开了承德殿前。

    顾青辞摇头晃脑,嘴里哼哼着小曲,走得较为缓慢。

    具体的名次排名,要等到七日以后了。

    在这期间,孟川时不时会与一些同窗应考的学子在一起吃酒。

    在文人的圈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只要大家一同参加会试,并且中第了,那么就成了一个集体了。

    这便是同窗之谊。

    今后同朝为官,即使因为某些不可抗力的因素针对对方,也不会暗中去下死手,都会留一线。

    而且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面前,他们还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国事。

    用个通俗的词来讲,就是抱团。

    别说现在的朝堂分为三大派系,即使分成了九个派系,彼此之间攻伐不断,也不会下死手。

    相反,在朝议过后,大家还是该怎么吃喝玩乐,就怎么吃喝玩乐。

    即使政见不同,也没关系,大不了私下不往来了。

    不过,若是有人在他面前,说了政敌的坏话,基本上,那个‘他’,会不予理会,或者是大声斥责那人。

    换句话说,这就是文人集团抱团的一种体现。

    七日后。

    临近皇城,有座临轩阁。

    乃是皇家亲设。

    往年来进士及第的名单与前十名的策论,都会张贴在此间。

    这一天。

    临轩阁上,吏部尚书沐衡,将手中卷宗徐徐展开。

    他的女儿也来了,就是孟川在中元诗会上遇到的沐婉瑜。

    此刻。

    沐婉瑜正坐在一顶轿子里,耐心等待着今年会有多少人进士中第。

    文武百官基本上都派了家里人来此。

    最里面一层,是孟川等应试的学子。

    而外面一层,则就是皇亲国戚与达官贵人。

    至于整条街道,都被前来瞧热闹的百姓堵得拥挤了。

    总之,里三层外三层,全部都是人群涌动。

    挤都挤不开。

    九位皇子,都在临近的客栈里,开了几间雅间,耐心等待着消息。

    沐衡看到时机已至,便开始唱名。

    临轩唱名,说的是讲出一甲与二甲进士出身的文人名字。

    至于三甲,则需在徐衡唱完名之后,将三甲名单张贴在临轩阁的巨大木牌之上。

    三甲不唱名。

    同进士出身和进士出身,只差一字,但这一字,就犹如天壤之别。

    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幕。

    在今天。

    临轩阁唱名。

    于大魏朝来说,是最大,也是最隆重的一件事情,没有之一。

    沐衡环视众人,利用自身修为,欲使声音扩散到全长安城每一个角落。

    只听其缓缓朗声道:“二甲第一名,于华龙。”

    “二甲第二名,淳于安。”

    “二甲第三名,蒙寿。”

    ....

    与此同时。

    临轩阁下,一片慌乱。

    “我中了,我!我叫蒙寿!我中了!”

    “恭喜蒙兄,贺喜蒙兄,一朝过龙门,扶摇上九天!”

    “蒙寿,岭南道人士,家境平寒,尚未娶妻!”

    “蒙兄快跑!”

    “蒙寿别跑,我家老爷乃是礼部侍郎!我家老爷有一千金...”

    “我家老爷乃是右吾卫大将军!我家老爷也有一千金!”

    ...

    这也算是长安城一景——榜下捉婿。

    一开始,蒙寿觉得是好事,毕竟这不仅有了功名,甚至连媳妇都有了。

    可是,瞧着这阵仗不太对劲啊。

    一群人乌压压就过来了。

    这哪是捉女婿的节奏?

    这分明是要把人给活活撕了啊!

    不行!

    太恐怖了!

    赶紧跑!

    沐衡没有在意临轩阁下发生的一幕,他一直在用着极为浑厚的声音,将二甲名单一一说出:

    “二甲第七名,萧玄!”

    “二甲第十三名,陆离!”

    “二甲第八十三名,郭颢!”

    “二甲第一百三十八名,闫言!”

    “...”

    随着进士出身的名单越念越接近尾声。

    整座临轩阁下,彻底乱成一锅粥了。

    即使有禁军在维持秩序,也不过是勉强而已。

    当最后一名进士出身的人名说出。

    众人突然沉寂了下来。

    因为,接下来要念的,将是一甲前三名了!

    这是重头戏。

    万众瞩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神色显得异常激动。

    即使有些人已经知道,一甲前三名与他们无缘,但他们还是没来由的很激动。

    沐衡脸色平常,缓缓开口道:“一甲第三名,探花——凉州陈平安!”

    话音落下。

    陈平安抬首看向沐衡。

    下一刻。

    便有礼部官员,为他准备好了衣衫与高头大马。

    榜下捉婿,不准捉前三甲,这是规定。

    “陈平安可在此处?”沐衡看向四周。

    闻声,陈平安抱拳道:“在下正是。”

    “进阁换衣,稍后巡街。”沐衡露出一抹慈善的笑意。

    前三甲,可都是正儿八经的读书种子啊。

    身为前辈,理应要对后辈多宽和提携。

    “诺。”

    陈平安深深作揖。

    随后,大家便目睹着他将探花衣拿走。

    临轩阁内,已经准备好了温水。

    假如陈平安不在此处,那么,就会有专门的人,去长安城中寻找他。

    此前,临轩阁唱名时,倒是有位榜眼因醉酒误了巡街,无奈之下,只好重新找个良辰吉日去巡街了。

    三鼎甲巡街的规矩,自古就有。

    “一甲第二名,榜眼,宣州顾青辞!”

    沐衡继续开口问道:“榜眼顾青辞可在?”

    “在!”

    顾青辞嬉笑一声。

    沐衡抚须笑道:“老夫倒是看你更适合做探花。”

    “沐大人,小生知道自己长得帅,您也不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夸我啊。”

    顾青辞抱了抱拳,领了榜眼的衣衫,走进临轩阁。

    众人对他那番话,可是哄堂大笑。

    随后。

    众人更为紧张起来。

    因为。

    状元的归属,就要出炉了!

    沐衡清了清嗓子,振聋发聩道:“一甲第一名,状元!兖州府小说家——孟川!”

    一时间。

    所有文人墨客的目光,尽皆凝聚在一袭布衣之上。

    那人。

    便是孟川!

    本届状元!

    这意味着,他将成为大魏朝,年轻一辈文人中的魁首!

    孟川看着那极尽奢华的状元服,心中五味陈杂,思绪纷飞。

    所有人都在用着一种颇为崇拜和羡慕的眼神,在瞧着他。

    在这万人瞩目的场景之下,孟川深呼吸一口气,将状元服捧在手中。

    他知道。

    接下来,将要迎接他的,就是走马观花,状元巡街了。

    一朝得意,万人皆知。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