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宋淮终老!新时代开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朽这心里,也是高兴的紧啊。”

    “快看,来了。”

    闵骅指了指远方。

    一时间。

    所有人都热腾了起来。

    敲锣打鼓之音不绝。

    沿着城门前的官道笔直延伸别处,有个小山丘上,冒出来不少身着盔甲,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卒。

    那些都是护送孟川的禁军甲士。

    随着皇家御辇清晰的显露在宋淮等人眼里,他们的心情,变得无比激动起来。

    方与县有着千百年的历史,从未诞生过状元郎。

    孟川注定要在方与县的县志上留下浓重一笔。

    御辇中。

    孟川正在闭目养神。

    负责驾驭马车的甲士开口道:“孟先生,我们快到方与县了,城外有不少人,想来都是等您的。”

    闻声,孟川道:“停下御辇,我徒步过去。”

    “这是为何?”

    “不出意外,山长应该就在人群中,他老人家也不知等我多久了,我岂能坐着御辇过去?”

    ...

    孟川下了御辇,与闫言选择步行前去。

    那些甲士们,纷纷下马,也选择步行。

    走了大概有一会儿。

    临近城门前。

    看到宋淮等人。

    孟川没有丝毫犹豫,向他作揖,“学生孟川,见过山长。”

    宋淮笑着迎上前去,抚须道:“子渊,很好。”

    似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出口,但是话到嘴边,只有这寥寥几字。

    宋淮特意强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让孟川看到丝毫异样。

    闵骅也上前道:“真是没有想到,咱们方与县,有朝一日,能够走出一位状元与一位进士。”

    闫言笑着作揖道:“这一切,还是有赖山长的教导。”

    “好了,我们先进城吧。”宋淮笑道。

    闫言道:“山长,改日再去拜访您,离家许久,还望见谅。”

    孟川看了看百姓人群中,有他的妻子与父母,于是便开口笑道:“别让嫂夫人等得太久,要是闫兄今夜招架不住,可差人叫我前去帮忙。”

    闫言摇头道:“大可不必,在那一块,我自信还是不输孟兄的。”

    今日大家团聚,是件喜事。

    宋淮看着他们斗嘴玩闹的一幕,心中也极为高兴。

    就像是家里的长辈,看到晚辈们在尽兴玩耍一般。

    走进城里。

    百姓们早已自觉站成两排。

    他们看着孟川到来。

    各自抱拳或是作揖,“见过孟先生!”

    “孟先生,您可真是为咱们方与县争脸了。”

    “状元郎啊,没想到咱们县也出了一位状元!”

    “不愧是孟先生!”

    “壮哉孟先生!”

    “...”

    孟川在方与县的名声还是很足的。

    这点,倒是让尾随孟川身后的幼娘感到有些惊讶。

    她已经预料到了,状元返乡,必然会万人空巷,人山人海。

    但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居然会这般轰动。

    所有人都在高呼。

    那声音都快将耳朵给震掉了。

    宋淮走得很慢,但是很稳,他看向孟川说道:“此番中了状元,将来必定入朝为官,甚至是封爵拜相亦有可能,千万要记得为师当年的嘱托,不要骄纵,要虚心,官场之事,错综复杂,稍有不慎,殃及的可就是自身性命。”

    “山长,您就放心吧,只要您老能好好活着,最好活他个千儿八百载的,让学生好好孝敬您,学生一定不会忘记您的嘱托。”

    孟川笑着回应。

    宋淮摇了摇头,“要是为师不在了,你也要记住为师曾经向你说过的话,只要你时刻占据着大义,时刻不忘百姓,不参与官场之上的明争暗斗,你就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为师毕竟是老了,活不了多久了,也...帮不了你什么了。”

    “山长放心,今儿个是高兴的日子,不说这些,我让人去靖水楼买了几个菜,待会咱们师徒好好喝上一杯。”孟川搀扶着宋淮。

    站在一旁的县令闵骅趁机开口道:“不知本官能去否?”

    当年,他之所以帮助孟川声名鹊起,就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混得风生水起,然后拉自己一把。

    现在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实在是太明智了。

    对方不仅风生水起了,还高中了状元,等过个二三十年,成为中枢大臣,估计是不在话下。

    要是运气好点儿,还能当个一部尚书。

    那可真的就是大佬级别的人物了。

    是闵骅无论如何都触摸不到的存在。

    “闵大人说笑了,要是谁不让你去,我肯定把他腿打折。”孟川笑着说道。

    一行人来到县学。

    至于那些甲士,都被闵骅安排妥当。

    每天好吃好喝的照顾着。

    毕竟是从京城来的,马虎不得。

    驿站要是住不开,就让他们住在靖水楼。

    倒是那十几个侍女,比较难安排,她们想寸步不离的跟着孟川。

    最后,还是由他开口,是她们暂时住到了一家客栈里。

    县学中。

    孟川与宋淮正在此间闲庭漫步。

    后者似乎是真的有些老了,说的都是以前的一些琐碎散事,

    “当初知道你写那些杂文的时候,差点儿将为师气个半死,当时为师心想,就不去救你,最好让你在大牢里多关一些时间,让你好好反思反思。”

    前者毕恭毕敬的笑问道:“后来老师为何又选择救学生了?”

    宋淮抚须道:“当时为师打了一个盹,做了一个梦,梦到你被关在牢狱里,受到了严刑拷打,为师心里怕,当时你的身子骨本来就弱,万一被打伤了,可该如何是好?”

    孟川作揖道:“这事还从未向老师当面谢过。”

    顿了顿,他又开口道:“其实那件事,罪魁祸首还是要怪陶大郎。”

    “陪为师去讲堂坐坐吧?”宋淮道。

    孟川道:“好啊,学生也好久未去讲堂了。”

    “如今科举结束,你的那些师弟们,也都已经散学了,到来年在重新开课。”

    宋淮慢悠悠走着。

    每走一步,他便有种钻心的疼痛传来。

    但是他掩饰的很好,并未让孟川看出丝毫端倪。

    他的脸色,本来是有些苍白的,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变得红润起来。

    想来是用自己仅剩的一些浩然气,将自己的状态暂时恢复到巅峰。

    不过如此一来,对自己身体造成的伤害,将是无法估量的。

    讲堂内的布局还是没有丝毫变化。

    一切都像极了孟川离开时的那样。

    讲座旁有一张摇椅。

    宋淮舒服的躺在摇椅之上,露出一抹微笑,道:“为师记得,当年你是最不喜欢每天待在讲堂里的学生,可是不曾想,到头来居然是你得了状元。虽然你现在成为了李剑仙的嫡传弟子,也有学宫作为背景,但是,要永远记得,那些可能随时都会离你远去,你要自己学会变强,为师...已经照顾不了你了。”

    “感情您老一直不信任我啊。”孟川打趣一番,随后认真道:“将来由学生照顾您。”

    宋淮摇头道:“其实为师一直觉着,你都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

    “要不您老跟着学生去京城享福吧?”孟川极其认真道。

    对于他来说,在方与县中,若是还有亲人。

    那肯定是宋淮无疑了。

    “为师我还想再教几年书呢。”

    宋淮的眼皮变得有些沉重,他躺在摇椅上,干脆闭上双目,开口道:“以前都是为师在向你们读书,今日,你也给为师读两篇文章吧?”

    孟川道:“山长想听什么书?”

    “六国论与封建论。”

    宋淮从怀中掏出几张纸。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文字,正是那两篇策论的内容。

    他是想让孟川照着纸上的来念。

    即使是对方创造出来的这两篇杂文,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的铭记于心。

    虽然不知山长为什么要听自己的策论,但既然长者说了,自己照办便是。

    他接过那些纸张,从封建论开始朗朗诵读。

    约过去一刻,孟川将策论念完,看着一言不发,紧紧闭着双眼的宋淮,心中突然涌出一个不妙的念头,连忙问道:“老师?”

    几个呼吸过后,宋淮才轻声回应:“在呢。多念几遍吧,为师想听。”

    “好。”

    孟川低头继续朗读策论。

    过了半晌。

    “老师?”

    “在呢。”

    听到回应,孟川的心稍稍放松下来,继续念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

    总之那两篇策论,已经被念了数遍。

    最终,他有些不太放心的开口道:“老师?”

    这次,他等了许久,不见宋淮有丝毫回应。

    “老师...”

    孟川又叫了几声。

    仍然没有任何应声传来。

    孟川强自镇静,探了探宋淮的脉搏,同时又看了看对方的神情。

    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但是唯一不变的,却是那嘴角挂着的一抹淡淡笑意。

    孟川下跪,磕头不起。

    “老师...”

    逐渐,泣不成声。

    “在呢。”

    在他听不到的地方,有这么一道声音,于天地之间久久回荡着,显得温和而又慈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