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五福晋7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选择住在曹家的府邸,这在康熙看来,是对曹家恩宠的一种表示,第二,也是为了不落人口舌,博得一个好名声。

    ‘对曹家的恩宠’这点倒是好理解,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皇帝能够住在臣子的家中,那可是莫大的荣耀。

    毕竟,皇帝也不是什么臣子家都住的,其中必须满足的一条便是,他所居住的臣子家,必须得是极其信的人,曹家便是如此。

    就像是之前东巡,途径盛京之时,为了表示对宜妃的恩宠,康熙便选择住在了宜妃的娘家,也就是三官保的家里,当时不管是在后宫中,还是在盛京的官宦权贵之间,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至于那第二点嘛,康熙向来爱惜自己的名声,每次出门都是轻装简行,就是不愿在民间留下个‘穷奢极欲’的形象。

    这也是他数次南巡都选择住在曹寅家的主要原因之一,曹寅是康熙的包衣奴才,他住在自己的奴才家里,那一概吃穿用度再怎么奢华旁人也诟病不得什么。

    而且,曹家还有康熙的乳母孙氏在,他住在自己乳母家,自也是能博一个顾念旧情的好名声。

    御舟行驶进江宁府,从码头上岸后,康熙领着众人一路来到了曹家。

    进门后,安清等一众女眷则被人先各自带去安顿,而康熙则带着众大臣和皇子去了前厅,随行的还有江宁府的地方官员。

    曹寅则带着家人前来拜见,其中便包括其母亲孙氏,他搀扶孙氏上前行下跪之礼,康熙却直接拉住了孙氏。

    “嬷嬷,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礼。”康熙扶着孙氏的胳膊,很是亲热地送她入座。

    在场众人面上虽未显,心中却是惊讶,能被皇上称为一家人,可见曹家在其心中地位便不言而喻了。

    然后,就在众大臣还没缓过神时,康熙这边扶着孙氏坐下了,只见他突然转过身,对着屋内一众大臣介绍道:“这是吾家中的老人。”

    无疑,这话一出,不管是那些从京城随行而来的大臣,还是江宁府当地的官员,他们对曹家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特别是江宁府本地的那些官员,此时对曹寅的态度也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日后对曹寅以及曹家人的方式。

    *

    安清这边,在被人带到住处后,她便带着紫苏和麦冬收拾了起来,待她估摸着快到了用膳的时辰,便领着紫苏和麦冬两人去了太后那里,之前说好的,她要过来陪她老人家用膳。

    她过来时恰好赶上乌兰嬷嬷正带着人安排膳食呢,抬头一看是安清,乌兰嬷嬷笑道:“老奴还说要派个人去您院里喊您呢,没想到您这就来了。”

    安清摆了摆手,回道:“嬷嬷还不了解我嘛,我这个人向来就是吃饭最积极,从不用人催。”

    毕竟,她一贯坚持的原则就是,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说罢,她似是想什么,又很是苦恼地补充了一

    句,“睡觉也积极,我打小就是属于那种一天必须睡足四个时辰的人,不然就浑身没劲。”

    乌兰嬷嬷笑着说道:“能吃能睡是福气,等您到了老奴这个岁数,就知道您这点有多好了。”

    安清笑呵呵回道:“嬷嬷说的极是,我也这么觉得呢。”

    然后,她蓦地转身看向身后的紫苏和麦冬道:“听到嬷嬷的话没,所以,以后我睡觉和吃东西,你们都不许管着我了。”

    前些日子,她有一日早上就是多睡了会,紫苏整整念叨了她好几l日,昨个她想吃点水果,却被麦冬千般阻挠,想想都是泪啊。

    紫苏和麦冬对视了一眼,两人眼底均闪过一丝无奈之色,人家乌兰嬷嬷哪里是这个意思啊,人家说的能吃能睡是福,可不是她无休止赖床和毫无顾忌吃寒凉食物的借口啊。

    但奈何两人不像翠柳嘴皮子利索,被自家主子这般断章取义的话堵着了,一时也不知要如何还口,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反驳,反正以后该管的她们还是要管的。

    安清自认占了上风,屁颠颠地去屋里找太后了,待她扶着太后老人家出来时,恰好膳食也送了过来。

    吼~这曹家还真是奢侈哈,这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都快闪瞎了安清的眼。

    但就一个问题,就她和太后两人用膳,用得着上这么多吗?

    太后见状,先是下意识皱了下眉,随即看向了乌兰嬷嬷。

    乌兰嬷嬷似也是刚回过神来,忙出声解释道:“老奴只说了太后的忌口,并不知道他们会上这么多。”

    太后听到不是她们安排的,轻点了点头,原本微皱的双眉也舒展开了,随即招呼安清入座用膳。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安清,在心里忍不住感慨,太后她老人家果真明智啊,也从不多事,向来是旁人怎么安排,她接受就是。

    就比如此时,不管是曹家为了巴结太后才如此,还是他们本就如此奢靡,似是都与她无关,果然还是太后一贯的风格啊。

    就太后和安清两人吃这么一桌子菜,的确也是吃不完,所幸她们只用了部分菜肴,剩下的便赏给了院子里伺候的人,也不算浪费了。

    饭后,安清也没着急走,而是陪着太后聊了会天,顺便喝了杯消食茶。

    别说,这曹家的厨子手艺还真不赖,饭菜的口味很是不错,她一不小心就吃撑了,好在这里也没旁人,不然可就给皇家丢脸了啊。

    太后看着安清的样子,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安清抬头望去,见一小太监正走进来。

    咦~这小太监好生面熟啊,若是她没记错,这应该是康熙身边的人吧。

    “奴才给太后和五福晋请安。”那小太监利索地跪地打了千。

    太后轻抬了抬手,示意他免礼,“皇帝让你来所为何事?”

    那小太监忙回道:“回太后,皇上写了首诗,说是要献给太后,特让奴才给您送过来。”

    安清本来也

    没太在意,听完缺直接懵了,虽然知道康熙非常喜欢写诗,这一路上也没少在各地留下他的佳作,但这好好的,他给太后写诗做什么呀?

    很显然,懵的不止是安清,太后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在那小太监离开后,她便让乌兰嬷嬷派人去前院打听了。

    “来,你替哀家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太后从小太监送来那锦盒中拿出了康熙写的那首诗,递到了安清面前。

    安清先是怔了下,随即才突然反应过来,对啊,太后可是个连汉语都说不了几l句的老太太,这诗自是看不懂的。

    所以啊,康熙此举才显得更加莫名奇妙。

    她接过太后手中的那张纸看了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康熙那手笔走龙蛇的好字,安清忍不住在心底‘啧’了声,先不说诗怎么样,这字确实是写的好啊。

    当她把纸上的那首诗看完后,随即便有些为难了起来,她这有限的文化及翻译水平,实在是没办法帮太后把这首诗翻译成蒙语啊。

    太后似是也看出了安清的为难之处,笑着说道:“不用翻译,你就告诉哀家是讲什么的就成。”

    安清“哦”了一声,心想这简单,“皇玛嬷,这首诗大概意思就是表达儿子对母亲孝顺的。”

    太后听完明显愣了下,两人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种啼笑皆非的意味。

    康熙这又是整哪出啊,真是帝王心海底针,让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好在乌兰嬷嬷很快就回来了,解答了两人的困惑。

    原来康熙在召见孙氏时,两人聊了不少陈年往事,康熙一时之间不免也感怀了起来。

    方才在正厅面对众大臣时,他对孙氏的态度,虽说有政治作秀的成分在,但也是有真心的。

    康熙对这位曾经的乳母很是想念,他自幼便由孙氏照顾,多年的陪伴之情自是旁人不得比的,所以,待同孙氏聊了会家常后,他便亲自送她回院子。

    然后,在孙氏的院子中,康熙恰好看到了庭中萱花盛开,于是便着人拿来御笔亲手题了‘萱瑞堂’这三个字赐给了孙氏。

    在古代,萱草是母亲的代称,每当有游子远行时,会在母亲所居住的北堂之前,种植这萱草以供母亲欣赏,也用此萱草表达孝心。

    这也表达了康熙对孙氏的感念与情分。

    但回去冷静下来后,他转念一想,此时太后可是也在曹家的,于是思索片刻后,他便当场作了这首诗,让人送了过来。

    安清:“……”

    所以,康熙这是在端水!

    她也是惊了,这老康向来爱端水的毛病果然名不虚传,在后宫嫔妃间端,在儿子间端,在前朝大臣间端,这会竟还端到太后跟前了。

    安清一时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只能默默感慨一句,端水大师人设屹立不倒啊。

    太后则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你皇阿玛做事向来妥帖。”

    能时刻不忘端水之事,可不是妥帖嘛。

    不过,安清听说此事后,也不由有些诧异,虽孙氏和文氏皆为康熙乳母,但这会一瞧,康熙明显待孙氏更为亲近一些啊。

    毕竟,在在苏州的时候,也没见他对李煦的母亲文氏这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