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暗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景后面把自己说过的话,翻来覆去琢磨了两边,也没琢磨出一丝‘油嘴滑舌’的意思。

    他找不到晏启离下此结论的依据。

    安景眼神烟茶色的眼瞳里,奇怪又震惊。

    最后,他把这一切归结于晏启离是个纸片人,脑回路和他不一样。

    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总之,不可能是他这个社恐油嘴滑舌。

    侯行意目的是什么没有具体结论,不过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为了减少遇见侯行意的概率,死宅安景决定以后非必要不出门。

    房子被淹了这个借口,侯行意总不可能用两次。

    ***

    天气渐暖,昼长夜短。

    还没过五一,安景午睡时间明显变长。

    闹铃响起,安景抱着薄被翻了个身,意识和身体都还未彻底清醒。

    外面又下雨了。

    雨声是大自然馈赠的白噪声。

    声声催人堕落,诱惑人从此长在床上。

    再也不挪窝。

    安景大多时候都是一个睡到自然醒的人,和昼夜颠倒的姜辰比起来。

    有点自制力,但不多。

    人以群分,两人本质没什么区别。

    但今天安景没能随心所欲,叮叮咚咚的消息提醒接二连三响起。

    困顿的安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摸到手机,眯着眼睛看手机。

    责编蒹葭:【鬼鬼祟祟探头.jpg】

    【宴年老师~新文准备得怎么样啊TAT】

    【作协那边今年也发来了邀请函,你今年怎么想呀?邀请还是不用寄给你吗?】

    【……】

    除了蒹葭之外,还有其他人的消息。

    安景和姜辰加上微信好友后,两人聊天的主战场已经变成了微信,企鹅号反而用得不多。

    因此现在会用企鹅给他发消息的,除了企鹅官方,基本都是工作消息。

    这个账号是他开始写小说后专门注册的,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小学申请的号,上面加了很多小初高的同学朋友,还有不下十个班级班群。

    只不过那个生活号常年没有新消息,他也不常登。

    几l条消息看过,安景稍微清醒了些。

    起身靠在床头,给蒹葭回消息。

    宴年:【邀请函不用寄过来了QAQ】

    工作时间,蒹葭消息回得很快:【今年也没兴趣吗?】

    宴年:【要公布真名和照片,我怂……】

    安景作为一个写网络小说起家的,安景在从业第二年就收到了网络作协的邀请,他不为所动。

    后来名气渐大,作协也注意到了安景,几l次三番的邀请——

    还是跳过市省的步骤,不用老会员引荐,可以直接入国家作协。

    作协的门槛比网络作协更高,入会审核也更为严格。

    收到邀请函的第一年,安景刚成年,他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许多文学界如雷贯耳的大佬们都在作协里面。

    是好多散文和小说片段编进在教科书的那种大佬。

    说实话,安景对作协里面的大佬们,也是充满憧憬和向往的。

    得到邀请函的他如获至宝,双手捧着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读到最后快结尾那句‘入会需公布作者本人真名和照片’时,瞬间萎了。

    满心憧憬以后说不定能蹭入大佬聚会的安景,心痛又心塞的拒绝了邀请。

    此后几l年,安景爆火的小说一部接一部,每年到了吸纳新人的入会期,作协还是会向安景发出邀请。

    因为那一条公布真实信息的要求,安景也从一而终的拒绝。

    蒹葭对这个结果不意外,她今天真正的目的只是催新文。

    今年转眼都快四月份了。

    宴年老师迟迟不开新文,小组绩效都差一大截,领导也在给她压力。

    蒹葭不知道宴年老师之前说好的耽美生子文怎么不写了。

    但练笔文不写了,可以开之前那个武侠文啊!

    总不能那本也夭折了。

    知道宴年老师有这么个新文计划,那些影视公司、出版方、动漫广播公司,闻着味都来了。

    背地里已经跟网站的版权部打探消息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对于宴年老师的新文,这些公司简直比书粉还望眼欲穿。

    生怕被同行捷足先登。

    蒹葭:【那老师新文……?】

    安景避重就轻,想跳过新文的话题,结果蒹葭又给他绕回来了。

    避无可避,安景只能回:【上半年应该可以。】

    绿植环绕,从logo到软装,绿成一片的绿江编辑部。

    责编蒹葭看到安景的消息,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同事瞧见她的脸色,瞄了一眼她的屏幕,拍拍她肩膀,语重心长:

    “慢慢来吧,比起有些鸽子,宴年老师已经算得上劳模了。”

    网站作者成千上万,别说宴年老师这样的大神级作者,就算有些小有名气的作者,都做不到每年固定产出。

    一鸽就是一两年的,大有人在。

    像宴年这样的,才是稀有品种。

    就算这次休息时间比以往久,也给了一个确切时间。

    总比那种,每次问都说这个月一定,结果月复一月来的好。

    问多了,还直接装不在,不回复,直接失联。

    创作需要灵感,也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蒹葭其实都能理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