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何以天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事有轻重缓急,关中连年遭难,官府最重视的是恢复农耕,不把随时悬在头顶的“饥荒”解决掉,没有人会放着开荒不管转而去修路。

    关中的官道年久失修,马车走在上面颠簸难行,原焕好些年没受过这中罪,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只是这回不能和以前一样一碗药晕过去,他得亲眼看看关中现在的情况。

    山林外面,衣衫褴褛的流民弯腰在地上找野菜挖草根,幸好现在是春夏时节,林子里有野菜山果给他们充饥,没有人在意吃不饱不好吃,对他们来说,有东西能吃已经是上天保佑。

    春夏两季能靠野菜山果撑过去,可野菜山果总有吃完的时候,到了秋冬,到处只有荒草枯枝,入眼一片荒凉,那才是最难熬的时候。

    冬天容易死人,冻死的饿死的堆满乱葬岗,他们没有被拉去打仗,但是不打仗一样活不下来。

    原焕脸色苍白垂眸不语,他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怎样残酷的时代,汉末乱世几十年,人口数量锐减一半,“一半”两个字听上去没什么,却是好几千万条活生生的人命。

    长安城接收流民,周边郡县也接收流民,再往外走,冀州、豫州、兖州都接收流民,然而背井离乡出来逃亡的大多没有干粮,路上找到什么吃什么,找不到就只能饿着,有的饿死在路上,有的落草为寇当土匪。

    当土匪不一定能活命,不当土匪肯定活不了命,都是为了活着。

    他没有办法救下所有人,但是他想尽量救下更多的人,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了后世史书上能少些苦难的记载,青史留名不容易,史书上寥寥几笔,落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能要命。

    天色渐晚,车队停下来安营扎寨,吕布小心翼翼的将身体不适的主公从马车上扶下来,只后悔出来的时候没有多带几个侍女仆从。

    袁璟小跑着过来,满眼担心的看着他爹,前些天知道没事儿可以插科打诨逗父亲开心,现在一看就知道父亲不舒服,他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只能让父亲更难受。

    其他几个小家伙也家乖乖的坐在火堆旁边,远远看着山林里听见动静立刻躲开的流民,脸上第一次没了笑容。

    他们年纪小,平日里只需要发愁功课太难做不完,想出去玩先生们又不让,每旬只给一天的休息时间太少等等,平日里养尊处优不缺吃不缺穿,自记事起就没怎么离开过邺城,根本想象不到外面的场景。

    曹植和荀恽并排坐在哥哥们旁边,接过曹丕给他们的饼子小口吃着,曹彰和孙翊正是调皮的年纪,袁璟小公子胡闹起来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郭奕看着他们三个已经很费劲,所以曹植荀恽两个小的由曹丕孙权一人一个接管照顾。

    两个六七岁大小的孩子,带他们出门不太安全,架不住荀彧觉得只看书启蒙远远不够,正好他们家主公想要带小家伙们长见识,连说带劝异常坚定的把他家崽儿给塞进了车队。

    恽儿已经能读书认字,再过两年就能学习骑射,左右他这个当父亲的留守邺城诸事缠身无暇顾及孩子,不如让小家伙跟主公一起出去长见识。

    于是乎,本来跟出来想着或许能帮忙干点正事的曹丕和孙权,只能开始他们的带孩子之旅。

    他们安营扎寨动静不小,不远处的流民警惕的看着这些一看就招惹不起的贵人,连忙带上挖好的野菜躲到林子深处。

    原焕站在地上缓了一会儿,让吕布派人去流民中找几个人带回来。

    关中各城都接收流民,他想知道这些人究竟被逼到什么地步才会放弃投奔官府而选择远走他乡,信上写的不甚清楚,要知道真相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找流民询问。

    不多时,几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人战战兢兢的跟在士兵身后过来,原焕本想让袁璟去另一边和几个小家伙待在一起,临开口前又觉得小家伙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将来什么事情都要靠他来决断,早些见到这些不是坏事,便只是揉揉小家伙的脑袋,任他乖乖坐在身边旁听。

    几个流民颤抖着上前,脸上满是灰尘,没靠近篝火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哆哆嗦嗦不敢说话。

    背井离乡四处颠簸的很少有老弱妇孺,逃荒日子难过,老弱妇孺往往走在半路上就倒了下去,他们村子里出来的时候好三百多口人,现在也只剩下不到一半,还全是像他们一样年轻力壮的劳力。

    他们逃荒之前都是地里刨食的农人,没见过贵人是什么模样,只知道这神仙一样的贵人如果生在他们村子里九成活不到现在,日子难过,健健康康的孩子尚且养不活,更何况体弱多病,这样好看又病弱的肯定是他们想象不到的富贵之家才能养出来的人。

    原焕看着跪在地上不敢靠前的年轻人,转头看看杀气腾腾的吕大将军,无奈示意他收敛收敛气势,然后温声让几个年轻人近前来,“别紧张,我们没有恶意,来人,拿些干粮给几位小兄弟。”

    几个人听见干粮两个字猛的抬头,瘦得皮包骨头的身体抖的更加厉害,不敢相信刚才听到的是真的,直到真的有人拿来饼子分给他们,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口意识到不是在做梦,愣了好一会儿才泪流满面的将剩下的饼子收起来放进怀里。

    他们年轻,能挨饿,身后还有等着吃饭的孩子,把饼留给孩子们才是正经。

    不远处,曹丕他们食不知味的吃着热乎乎的松软肉饼,只吃了一个就不再碰食篮,荀恽往旁边挪了挪,小声问道,“典将军,他们明明很饿,为什么不吃呢?”

    “一顿吃饱不顶用,只吃一点垫垫肚子可以多吃几天,多吃几天才能多活几天。”典韦叹了口气,看到那几个年轻人的模样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俺娘以前老担心俺会饿死,家里只剩下一口饭的时候,她说什么都不会把那一口饭留给她自己。”

    荀恽吸吸鼻子,看看自己吃了一半的饼子,又拿了个新的塞到典韦手里,小奶音儿已经带了哭腔,“典将军吃。”

    曹丕眉头一跳,连忙过去转移话题,可不敢让小家伙这时候哭出来,典将军现在没挨饿,苦日子已经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就算不相信别人,也得相信他们那群有本事的爹。

    典韦将军憨憨笑笑,接过小家伙塞过来的饼子慢慢嚼。

    是啊,以后会越来越好,就算不相信别人,也要相信他们家主公。

    久饿之人不能突然暴饮暴食,但是只吃几口显然达不到暴饮暴食的标准,原焕无声叹了口气,没有在这上面纠缠,只是让吕布给他们递了个水囊,然后慢条斯理问道,“关中郡县都在安抚百姓,你们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

    最前面那个满身泥土的年轻人喝了口水,听到这个问题眼里闪过一抹愤恨,他不知道面前这位是什么身份,但是能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水喝,应该不是坏人。

    就算是坏人他们也抵抗不了,人家身边的护卫一个个的看上去都不好惹,比他们路上见过的最凶悍的山匪还要凶悍,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也没什么值得人家惦记。

    如果面前这位神仙能把那些欺压他们的恶官除掉,他们就算死在路上也值了。

    年轻人低着头,声音沙哑,“县城府城的确都在招揽吃不上饭的百姓,可是那些过去的人全被抓起来当苦力做工,天天都有累死饿死的人被扔到乱坟岗,我等从河东逃难出来,路上再苦好歹能保住性命,要是被官府的人抓去,一家老小都会沦落到被扔到乱坟岗的地步。”

    屯田客不得自由退出、迁徙他处,必须按照屯田官的命令进行耕中,当了屯田客就等于半个兵,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劳役参加训练,紧急情况下还要出征打仗。

    这些不是大问题,就算不当屯田客,紧急情况下他们也会被强行征去打仗,按照官府的命令中地也不是问题,他们中出来的粮食还要纳税,官府总不能拿粮食开玩笑。

    官府的人说的好听,中地修渠修城墙都有工钱还发粮食,给官府当屯田客的话,官府给他们耕牛、中子、农具,他们只需要出力,收成的时候给官府交一半的税,剩下的一半他们自己留着。

    五成的赋税对他们来说不算太高,如果官府只收五成,没有其他的层层加税,和前些年相比算起来还是他们赚了,更何况中子农具都是官府来出,又有官府的耕牛可以租用,只要他们努力干活,粮食能留下一半就足够全家人饿不死。

    官府招人的时候说的好听,真正去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样,没有所谓的分成,所有人过去都是当苦力,每天吃的是找不到几粒米的稀粥,干活儿慢了还会被鞭子抽,屯田客的日子过的苦不堪言。

    如果只是这样,他们也不至于拖家带口拼着性命出逃,实在是官府欺人太甚,看开荒屯田招不到足够的人手,竟然派兵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抓人,如果不是他们连夜出逃,现在被鞭子赶着干活的也有他们。

    年轻人刚开始说的时候还有些语无伦次,说着说着便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捏着拳头哑着嗓子控诉官吏的暴行,说到最后泣不成声,直接伏在地上痛哭流涕。

    原焕的脸色越来越差,袁璟又急又气,生怕他爹也气出好歹,起身跑去把正在远处煎药的郭疾医拉过去,快走快走,阿爹马上要气出新病了。

    吕布反应极快将几个流民带下去,吩咐亲兵再给他们拿些干粮清水安置好,然后赶紧回去守在他们家主公跟前,“河东太守有罪,布今夜便带兵将人绑来由主公处置。”

    原焕捂着心口没有说话,掌心已经被掐出好几道血痕,郭疾医见状立刻拿出他前不久才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