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第 375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着说道:“李指挥使你拿主意就好,我这就让人留几亩地先别称,留着给他们看个热闹。”

    他们得趁此机会向关外七卫的人透露这样一个讯号:将来河西走廊这边都种上的良种土豆了,也可以惠及关外七卫。

    朋友来了,当然得热情招待!

    晚上多做几样土豆菜,保准让他哥的朋友们回味无穷!

    李清是准备用王守仁这次逮着的俘虏去和北虏换些牛羊回来的,所以晚饭大方地宰了牛羊让大家都吃上肉。

    这一顿能算在北虏头上,咱不心疼!

    有肉的话,能做的菜可就更多咯!

    土

    豆炖什么肉都特别香!

    光是想想那味道就受不了了!

    文哥儿很快把事情安排下去。

    得知有关外七卫的人要来观礼,军汉们更是挺直了背脊,叫自己看起来更为英武,谁都不愿意丢了小状元的脸。

    等到天边瞧见了些许红霞,王守仁一行人也终于到了。他们带回来的俘虏还不少,估摸着能换不少牛羊来着!

    文哥儿好奇地跑去关押俘虏的地方瞅了几眼,看他们的眼神活像是看一锅锅土豆炖牛肉!

    超香!

    哧溜!

    俘虏们:?????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儿害怕。

    这位大明小状元的眼神仿佛是想吃人!

    大本营那边彩旗飘飘,一看就像是在欢迎王守仁等人凯旋。

    张灵等人得知文哥儿早上已经主持完十分隆重的丰收仪式,还有些遗憾:“我们应当早一天回来的。”

    他们这次出关不仅临摹了大批敦煌壁画准备带回去好好揣摩,还沿着长城好好赏玩过塞外风光,积攒了不少灵感。看到周臣跟自己第一次到敦煌一样痴痴地对着那些壁画废寝忘食,张灵心情非常好!

    看吧,任何一个热爱书画的人发现了这些壁画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可不能怪他上回流连忘返!

    当晚,丰收宴和庆功宴一起办了,大伙都觉得自己是沾了王家兄弟的光才能敞开了吃肉,所以一个劲找王守仁敬酒(文哥儿年纪太小,大家都没逼他喝)。

    王守仁这么爱热闹的人都差点落荒而逃。

    文哥儿听着王守仁他们在关外的见闻,心里头羡慕得不得了,只盼着自己下次过来的时候也在兵部,那他也可以出关看看!

    关外七卫的人赶上了丰收仪式的尾巴,也被土豆的产量震惊到了,晚上再一尝土豆的滋味,听着文哥儿介绍说这东西既能当主食又能做这么多好吃的菜,当即拉着文哥儿询问这东西怎么种,他们关外七卫能种吗?

    得知现在能弄到的土豆良种不多,陕西行都司自己都还不够种的,关外七卫的人都有些失望。

    直至听文哥儿保证说等到陕西行都司这边的育种基地弄起来以后会对外发售土豆良种,关外七卫是自己人肯定优先安排,他们才终于喜笑颜开。

    这一刻他们对大明的归属感迅速高涨。

    没错,他们就是自己人!

    像北虏和土鲁番肯定得排在后头去,甚至根本不卖给他们!

    一顿饭吃下来,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文哥儿虽然已经是个六品官了,却坚定地认为自己还是个未成年孩子,席间连口酒都没沾过。

    于是到晚上他就负责跟还清醒着的人一起把众多醉鬼搬回床上。

    既然王守仁他们也归队了,归期就该正式提上日程了。

    本来应该由王守仁这个领队作为代表写奏章向京师汇报此次西北之行的情况以及请示归京日期,只不过屯田这一块主要是文哥儿负责的,所以王守仁让他自己写。

    文哥儿手头的材料一直都是边做边写的,不至于事到临头才来赶,所以兄弟俩很快搞定这次的奏请折子。

    在朝廷的批复送过来之前,他们可以暂且松快几天,趁着秋高气爽敞开了在陕西行都司好好走走逛逛。

    这本相对正式的奏本第一时间送回了紫禁城。

    众人看到这份堪称详尽的西北考察报告,都知道是出自谁的手笔。

    文哥儿一行人去了西北那么久,大家心里都惦念着,朝廷飞快地把批复送了过去,让他们务必第一时间踏上返程。

    另一边的文哥儿玩得正欢,都还没来得及和相熟的人一一告别呢,京师的批复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到了甘州。

    既然朝廷都催着回去了,他们就没有到处游玩的自由了,只得麻溜收拾行囊准备踏上返程。

    听闻文哥儿要走,军屯上的人哪里舍得,平时投喂得更频繁了,恨不得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给文哥儿他们尝尝。

    文哥儿他们商量着半夜悄悄出发,省得他们到时候一路相送更添离情。

    众人都同意了这个决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