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沂城之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唯一细微的区别就是,李庄村的房屋显得更加整齐划一,村民们的住房都是村里统一规划建设的二层小楼和独立院落。

    大街上跑着或者门前停着的小汽车比其他地方更多。

    很显然,这是一个富裕的村庄。

    他们走在大街上,几乎所有遇见的人都主动走上前热情打招呼,对李绪升老人嘘寒问暖。

    三天后的周末,七八个老人从外地陆续赶到李绪升家,参加他们每年都举办的老战友聚会。

    他们一般都有家人陪同;一时间,李绪升老人的家里聚满了客人,楼上楼下,笑语连连,甚是热闹。

    之所以选择每年的今天聚会,是因为这一天是他们当年的老部队从抗日三支队升格为野战军的时间。

    这些老人虽然都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精神乐观的老人,说话做事极为豪爽。

    尤其是他们酒至半酣,一起高唱当年的抗日歌曲时,那精神头和声音一点不输年轻人。

    “青山秃秃柳叶黄,阵阵的大风吹沙场,战士多顽强,立功在战场,英勇善战打胜仗,坚决消灭小东洋!”

    听李绪升老人介绍完丁小鹏和外公李金岳的身世后,一个来自黄河边某城市,名字叫赵春生的老人沉思片刻后,对李健说:“我说个电话号码,你给我拨过去,孟老说不定能查到这件事的幕后真相。”

    李健故意把电话按到免提模式,拨号音一声接一声地划过丁小鹏的心头,他比在座的任何人都盼望这个电话快点接通。

    电话终于接通了,那边传来一个低沉而沉稳的声音:“哪位?”

    赵春生立刻站了前来,高声喊:“老团长,当年老三团一营二连四排副排长赵春生给您老敬礼了!”

    说完,他挺直胸膛,右手举起,打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神情,仿佛当年的老团长就站在他面前。

    听完赵春生的叙述,电话里的孟老问了一句:“那个李金岳也是我们老三团的?”

    “不,他是二团的!”赵春生依旧站得笔直,声音铿锵有力。

    孟老的声音立刻变得幽默风趣:“哦,怪不得,是大头张的兵呢,那家伙向来做事丢三落四,不奇怪。”

    紧跟着孟老叹了一口气说:“唉,这也不能怨他,当年部队调动频繁,打完小日本,紧跟着打老蒋;刚准备打台湾,又接到命令去朝鲜打老美;很多同志就这么和组织失去联系了。”

    赵春生也感慨地说:“是啊,这个李金岳当年被安插到青城去当日军翻译,那段历史没人给他证明,一直到他死,那段历史也没说清楚。”

    孟老的声音再次变得庄重:“你替我告诉李金岳的后人,让他们不要着急,要相信我们党的政策,我们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

    放下电话,满屋老兵的情绪都变得欣喜而放松。

    丁小鹏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这个孟老是我军的一个高级指挥官,离休前在某个大军区担任政委。

    回临城的途中,丁小鹏心情轻松而兴奋。

    他知道,孟老出手,一定能查清外公的那段历史。

    他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了刚刚跟老战士们学会的那首抗日歌:“……战士多顽强,立功在战场,英勇善战打胜仗,坚决消灭小东洋!”

    他一边哼唱着歌曲,一边从车座底下拉出书包,从里面拿出了课本,用那只右小臂打开书页,按在膝头上,认真地阅读起来。

    这一幕被来回维持秩序的列车员看到了。

    这个列车员恰好是个业余时间热爱摄影的文艺青年,他迅速从值班室取来相机,从侧面对准正在专心读书的丁小鹏轻轻地按下了快门。

    一个月后,国内某著名画报期刊上用一整页的篇幅登载出了一幅彩色照片,内容正是丁小鹏在列车上聚精会神阅读课本的情景。

    配图题目是一行醒目的加重文字:身残志坚好少年,勤奋学习勇登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