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 并州文水,武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然后才对姜沃一笑,和气解释道:“刚进宫的官宦之女,总是心比天高的。姜典正也无需费心,只管念过一遍宫规便罢了,将来自有分给她们的妥帖宫人。”

    言下之意,另有人日常看着这些新人呢,姜沃今日就是走个流程。毕竟这些新人才进宫,心高气傲只觉得住掖庭委屈了,只怕听不进什么戒律。

    不过在掖庭内,又不在后宫,总不怕她们翻出什么花样。

    姜沃走进北漪园。

    各色目光汇聚过来。

    她感受到这些目光的梭巡探究之意,更感受到这些目光后面的惶恐:毕竟是从家里到了陌生的宫廷,那些抱怨里更多是害怕和畏惧。

    怕自己无声无息就被委屈了被遗忘了,想要争一争。

    严承财在墙外对这些前路堪忧的才人们,似乎很不以为意,但到了院中人前,态度又很妥帖圆滑,端着挑不出毛病的笑脸儿和语气介绍了姜沃。

    姜沃就听方才抱怨话最多的一位才人再次发声不满道:“宫正司的女官竟有这样年轻的?瞧着比我们还小一两岁的样子。难道不该是位姑姑来教宫规?”

    严承财笑眯眯道:“王才人有所不知,姜典正只是奉圣人的命,念一遍当年由文德皇后亲定的宫规戒律。将来才人居于宫中,自有身边的年长宫人随时侍候指点呢。”

    王才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严承财已经转开了目光,退后一步对姜沃道:“姜典正请。”

    比起王才人的不满,其余更灵透谨慎的几位才人,心中无不略过几片阴影:这宦官竟然宁可多话驳回她们这些才人,也要先周全宫正司一位典正的面子,那她们的将来似乎有些不容乐观。

    于是便没什么人附和王才人,都先静默下来,看着这位年轻的过分的姜典正。

    姜沃的心思也不在这些才人身上,甚至连她们的鼻子眼睛都没看清楚。

    她的心思都在竹椟上头。

    一卷竹椟千余字,尽是佶屈聱牙的官话不说,还没有标点,姜沃这两日便尽力用功,将这些字认全,断句分明——第一次顶着官位出门做事,虽眼前人不多,但掖庭上下不知多少双眼睛等着看,姜沃便知绝不能读的磕磕绊绊。

    这个典正她要才能配位,陶姑姑才不会被人诟病。

    好在读过一遍后,气息平稳,略无差错。还有严承财在旁边热情捧哏,赞不绝口说些‘果然是宫正司女官的口齿’‘真是如听仙乐’之类的奉承话后,姜沃心情也放松下来。

    严承财适时开口送她出门,姜沃也对着各自在沉思的才人们轻轻一礼,就准备转身走人了。

    这第一件差事做完了!

    “姜典正请留步。”

    唉,终究没有走成。

    姜沃对有人上来搭话,也是有预感的:这批新人们进了宫,被塞到这掖庭来不上不下的,见不到圣人不说,轻易还不能出掖庭。见到掌管戒律的宫正司女官,想要交际些也是常事。

    姜沃站定,原是客气的笑容,在看清只身走过来的姑娘的脸庞时,笑容就真切了好几分:看到美人,心情难免要好起来。

    眼前的姑娘生的方额广颐,黛眉凤眼,极是大气端丽的五官,又唇红齿白肤色莹润,饱盈一种极为康健的美,也是姜沃最喜欢的美,不自觉笑就真切起来。

    似乎受到她这样笑容的鼓舞,眼前的才人又走近了两步,做出鲜明的态度:只是作为自己一人要与姜沃私下说两句话,而并非代表新入宫才人群体提出什么要求。

    姜沃的余光就看到王才人跺了下脚,往屋里去了,做出不屑于听二人交谈的举动来。

    其余才人有各自回屋的,也有暂时伫立在院中似乎在发呆的……姜沃迅速打量过这些脸庞,确实是各有风姿。但要她来说,还是最喜欢眼前这位才人的容色。

    只听眼前美人笑吟吟道:“于宫规上头,我有几条不通之处,今日太仓促了,将来有惑能否去宫正司拜访姜典正?”

    姜沃想了想就应了。

    据她这几日看来,宫正司不但作为督查机构,也兼裁断部门:宫中识字的宦官宫女只占很少一部分,宫规这样的珍贵竹椟书更不会流传出去。宫规都是靠口耳相传,资历深的教导资历浅的。

    只是规矩是规矩,具体事情是具体事情。连六局里的女官们也未必每一条宫规都能吃透。常有各局打发了小宫女来问询某一条具体的宫规,或者带着缠搅不清的宫人前来裁断是非。

    这也是宫正司的日常工作之一。

    见姜沃应了,那才人便露出喜悦来,进一步开口讲明自己出身姓名:“先父在时任荆州都督,祖上并州文水人。我本姓武,圣人隆恩,赐名媚。姜典正唤我媚娘便是。”

    时女子出嫁后取字,在娘家一般就按序齿或是乳名来称呼,比如媚娘在家,就是人人都唤一声二娘子。此时天子既赐名,自然要改头换面,从此将二娘子的称呼不提,人前人后,她都只是媚娘了。

    旁边严承财适时捧哏为人抬轿子,对姜沃道:“武才人是开国功臣之后呢,今岁入宫的嫔妃,唯有武才人蒙圣人亲赐了名。”

    而姜沃,姜沃货真价实的怔住了。

    媚娘,武媚娘!

    历史的车轮子扎扎实实碾到脸上来了!

    =

    姜沃是走出门来后,才把心底的情绪彻底压下去。方才应承武才人几句话,几乎就是下意识的寒暄。

    严承财一路送她出门来,送出一道宫门还周到解释:“到了掖庭这三日,武才人是最安稳守矩的,从不似王才人几个一般抱怨天抱怨地的,因而方才她跟姜典正搭话,我也就没拦着。”他最会瞧人眉眼高低,觉出武才人与姜典正攀谈过后,姜典正有些闷闷的,还以为她不喜欢多武才人拜访这揽子事儿,于是便要把自己摘得干净。

    在宫里,甭管是宦官还是宫女,都绝不会想得罪宫正司。

    姜沃回过神,对严承财报以微笑,又道她并没有不痛快,只是觉得武才人容貌极佳,有些看住了。

    严承财的语气里就多了些惋惜:“能入宫为嫔妃么,自然才貌俱佳。只是武才人时运不好,赶上这一批入宫,直接都住到掖庭来啦。”

    他小小声道:“姜典正不知,三年前太上皇驾崩,正是我奉命送太上皇留下来的一众未有子嗣的嫔妃往感业寺去——其中也不乏有十来岁,才貌都不逊于武才人的哩。可见才貌好,赶不上命格好啊。”

    姜沃不由笑了笑,问道:“不知掖庭丞年纪何如?”

    严承财不明所以答道:“十九。”

    姜沃笑眯眯:“年纪尚轻,万事都来得及。”

    说罢就与他作别。

    严承财也没当回事:想来是自己殷勤周到,这姜典正就客套一句,道他年轻将来有前途。

    而与他作别的姜沃,心里算的却是:才十九岁啊,完全来得及看到‘时运不济武才人’做皇后、做跟唐高宗并列上朝的天后,要是这位严掖庭丞身体不错,还能来得及亲见武皇登基呢!

    作者有话要说:[1]出自唐代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严掖庭丞倾情力作:《规矩安稳武才人》《命格不好武才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