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孙权借荆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安十四年春二月十日,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亲自拜访庞统。

    历史上这个时期庞统还未出仕。

    要到下半年周瑜击败曹仁,领南郡太守之后,才被周瑜征召为郡功曹,帮助周瑜打理南郡事务。

    所以此时庞统还隐居在襄阳城东的庞氏宗族之中,整日看书,不问世事。

    作为他的好友,诸葛亮沉晨和徐庶自然知道庞统并非真的不想出仕,因此极力举荐他。

    刘备也想知道那个被司马徽称为凤雏的男人有多厉害,因而前来拜访,想知道他对当今天下大势的见解。

    庞统在家中接待了刘备三兄弟,双方相谈甚欢,聊了很多事情。

    首先在战略上,庞统亦是跟诸葛亮沉晨一样,建议刘备先易后难,稳住孙权,攻取西川,等得到巴蜀之后,再灭江东。

    其次在内政上他建议刘备重用世家大族,稳定荆州内部,缓解士族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防止他在外领兵作战的时候,荆州内部出现叛乱的情况。

    接着在军事上他认为南阳易攻难守,大量陈兵于边境会牵制自己的兵力。虽然也会牵制曹操很多兵力,但曹操的盘子大,耗得起。

    所以他建议刘备迁移南阳北面民众至宛城以南,只在昆阳至宛城沿线布置两三万人即可。

    如此即便曹操突然南下攻打南阳,沿途有很多城池拖慢他的脚步,中间又有许昌到宛城长达五百里的缓冲带,一旦曹操起兵来打,刘备也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出兵应对。

    最后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构想,那就是骑兵问题。

    庞统认为如果将来刘备统一南方,要想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仅仅依靠荆州和江东殊为不易。

    因为不管是从南阳出兵还是从淮南出兵,都是一马平川。

    南兵在平原上与北兵交战,没有大规模骑兵的情况下,很难获得胜利。

    所以即便是暂时不能拿下扬州,也一定要先夺取汉中,保证刘备的势力可以接触到西凉和关中。

    得到关中自然是因为可以以关中为基点,向东进攻关东,从而多点开花,全线进攻。

    而得到西凉,便是因为西凉有马!

    只要有了西凉这个产马地,那么将来组建一支骑兵,才有北伐中原的资本。

    而要想夺取汉中,就不能只着眼于成都,现在张鲁从金牛道南下,包围雒城,刘章势力及及可危,完全可以不用理会。

    庞统建议刘备西出巴蜀之后,不需要管刘章死活,从米仓道北上,来一招围魏救赵,直接进攻汉中。

    只要把汉中拿下来,就算刘章没了,张鲁的士兵也必然会因为后方失守大乱。

    到时候再派一支荆州军队顺长江而上,刘备再从汉中南下,两面夹击,张鲁就会被消灭,同时连带着刘章也被消灭。

    ….如此一来,刘备就可以顺利得到包括汉中在内的整个益州,并且还不需要背负攻打同宗之名。

    而有了汉中之后,就可以出兵西凉和关中,得到产马地。

    听到庞统此番见解,刘备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浑身上下都通透了不少。

    这是连诸葛亮和沉晨都没有跟他提过的超远战略思维。作为幽州人,刘备太清楚一支高机动骑兵的重要性。

    哪怕他拥有整个南方,人口两千万,拥有与曹操分庭抗礼的资本。

    可没有骑兵,就意味着机动性不足,在北方如此广袤的平原上与曹操交战,很容易吃大亏。

    所以庞统被点通之后,刘备就立即明白自己要想北伐成功,确实如他所言,需要先得到西凉,才能与曹操争雄北方。

    当下刘备见识到了庞统的才能,大喜过望,立即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亲密程度不亚于诸葛亮和徐庶。

    而有了庞统之后,刘备也要开始为进军西川做准备。

    二月下旬,刘备拜庞统和徐庶为谋主,留下沉晨和诸葛亮治理荆州,自己整顿兵马,打算南下前往三峡地区。

    只是没想到黄祖病逝了。

    黄祖的病逝给刘琦打击很大,让他本就严重的病情雪上加霜,吐血晕厥,令刘备无法南行。

    为此他只能派关羽和庞统先进驻巫县,张飞与徐庶留在江陵,赵云、太史慈、糜竺、简雍等人负责粮草事宜,自己留在襄阳照看刘琦。

    与此同时,沉晨开始整顿军务,令自己的学生霍漾、吴当、吴涛、单彝、谢晖、张黎、胡沔、李求等数十人为军中计掾,又令甘宁、娄发、沉弥、邓昭、沉桃等部将负责裁撤事宜。

    之所以不用以前荆州军内部将领,如文聘、刘威、周坚、王介、吴硕、韩湖、赵濬、李颖、霍俊这些人,就是怕他们徇私情,到时候裁撤得不够彻底。

    因此才必须从外界找人过来,就如同后世查贪腐一样,不能让贪腐自己查自己,只能空降一位高官或者由巡视组去查,才能够查得清楚。

    而就在刘备因刘琦重病被耽搁在襄阳,沉晨如火如荼地整顿荆州军的时候,诸葛亮和孙乾前往江东出使孙权。

    二月底,豫章柴桑县,鲁肃脸色十分沉重地在县衙后院内安坐。

    孙权此时在皖口。

    皖口距离周瑜的老家舒县不远,因此孙权决定将他安葬在此处,以此守望长江,希望他能够保佑江东大业。

    而鲁肃则在柴桑等待着刘备的使者到来,一起商议交州的事情。

    只是鲁肃现在的心情十分焦躁。

    孙权因为周瑜的死失去了理智,鲁肃却没有失去理智。

    当时在得知周瑜死讯之后,孙权是又愤怒又惶恐不安,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鲁肃为了安慰孙权,以和谈的名义建议他找刘备借荆南,然后趁着刘备袭取巴蜀的时候突袭荆州。

    ….但他知道那只是自己安慰孙权,临时想的权宜之计而已。

    实际上他的策略行使起来难度极大。

    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把荆南借给你的问题。

    就算人家愿意借,荆南交州地处偏远,在那种地方能发展出什么东西?

    那里交通不便,瘴气丛生,蛮夷四伏,就连地方汉民都团结起来对抗官府,要想完全平定这个地方,至少要十数年之久,甚至还不一定能够彻底平定。

    即便是占据了交州和荆南,最多最多也就是迁移那里的人口,收取地方税收,想办法拉拢利诱一些蛮夷为已用。

    在大势上,还是很难撼动整个荆州。

    所以出兵荆南和交州,不能算一步臭棋,但也绝不是什么妙手。

    只是.......

    如今的江东可谓愁云惨澹,北面是曹操,西面是刘备,两个敌人谁都惹不起。

    内部发展的话就只能打山越,同时对江东世家豪强妥协。

    这两件事情孙权已经在做了,可杯水车薪,扬州就这么大点地方,其中至少一半以上人口还被世家豪族控制,很难再有太大发展。

    因此向荆南和交州扩张,也不失为一个短时间内增强势力的办法,至少即便不能统治,也可以掠夺吧。

    所以借荆南和找刘备索要交州,其实也只是个无奈的选择罢了。

    甚至这个选择,人家还不一定给机会。

    “世事艰难啊。”

    三十七岁的鲁肃鬓角已经生起了白发,坐在桌桉前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在他桌桉下首还坐着一人,正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听说诸葛亮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如今又出使江东,所以孙权立即派诸葛瑾过来,希望能够帮忙游说。

    此刻见鲁肃唉声叹气,诸葛瑾好奇问道:“子敬为何发叹?”

    鲁肃摇摇头道:“我只是在想,刘备会不会答应我们的条件,把荆南借给我们。”

    “之前子敬不是信誓旦旦吗?”

    诸葛瑾诧异道。

    鲁肃苦笑道:“那只是为了安抚吴侯,何况当时刘备曹操尚在交战,我们以为可以趁机要挟,哪料到曹操败得这么快。”

    诸葛瑾亦是为难道:“这就难了,我若是刘备,大抵也不会答应借给我们荆南。虽说他答应把交州给我们,但没答应借荆南给我们,到时候即便我们说他违背盟约,他也可以说交州任凭我们自取,他并未违背。”

    鲁肃站起来思索道:“子瑜,此事还是需要你费费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