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江东覆灭,关羽生擒孙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安二十五年九月初,对于江东孙氏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寻常的日期。

    西线溃败,南线溃败,江东被两面夹击,全面崩溃。

    孙权惨不忍睹,已是濒临灭亡之时。

    从今年六月份正式开战,到九月份,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荆州军势如破竹,已直捣黄龙。

    在古代打倒一个几近形成诸侯王国家的势力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特别是江东的底蕴并不算太差,甚至算是较为稳定。

    自汉末以来,北方战乱、瘟疫、天灾、饥荒不断,南逃的人口数以百万计,其中扬州就增长一百余万。

    在未统计山越人口的情况下,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江东的总人口达到了102万户400余万口。

    但正是如此强大的底蕴,却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荆州军打到了治所建业城外。

    秦淮河上此时漂泊的不是南宋的画舫,而是甘宁的战船。

    一万江夏水师驾驶着上百只大大小小的船只,浩浩荡荡地行驶在河面上,将整个河道都给抢占。

    然后他们抢占了龙藏浦上的码头,将船只停在码头上,船上有人防守,码头上开始建造营垒,挖掘壕沟,等待着后方主力的到来。

    九月十二日,孙权仓促之间,组织起了一万八千人的军队,拜陆逊为都督,朱桓、陈修、吴奋等人为将,出兵拦截甘宁。

    陈修是陈武之子,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吴奋则是吴景的儿子,吴国太的侄子,孙权的表哥。历史上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背刺荆州的时候,拜他为吴郡都尉,领兵镇守后方。

    四人中除了陆逊和朱桓以外,陈修吴奋基本就没什么战绩可言,一个是功勋子弟,一个是吴国太母族,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孙权已经没有任何将领能派了。

    】

    江东的将领以及大量江东士卒,在经历黟县之战、洪口之战、荆州之战后,损失惨重,兵没多少兵,有能力的将领也屈指可数,近乎山穷水尽。

    夜晚时分,建业城已变得静谧无声。

    城内的百姓得知孙权濡须口惨败之后,惶恐难安,纷纷弃家逃跑,很多世家权贵也抛弃了孙权,带着一家老小跑回了家乡。

    整个城池里除了少量来不及走的百姓以外,就只有一个个垂头丧气,满脸沮丧的江东士卒了。

    等到了人定末刻,建业城北城门缓缓打开,一列列士卒徐徐走出。

    陆逊骑在马背上,在出了城池之后,回头看了眼身后高大的城墙,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永别了,牢笼。

    然后挥挥手,示意身后的军队跟上。

    对于他来说,现在是向新势力选择效忠的好时候,最后再葬送掉孙权的希望,也能把孙权卖个好价钱。

    陆逊是典型的江东士族,家族的利益远远高于国家的利益。

    他一开始也并不想当内鬼,而是想全心全意为孙家效力,以换取陆氏的生存发展。

    但经过荆州之战后,江东就彻底丧失了称霸一方的能力。现在的现在的孙氏和这残破的江东,已经不值得他卖命了。

    所以为了家族长远考虑,如今是该做抉择的时候。

    秦淮河就在建邺城北和城东,距离城池非常近。不过甘宁的位置是在长江与秦淮河的入口一带,距离城池尚有三四十里路。

    为防止接近两万人一齐出动,动静太大,被敌人察觉,陆逊命令朱桓、陈修、吴奋等人各自分兵行事。

    陆逊自己带了八千人,朱桓带了五千,陈修吴奋各带两千及三千人,按照事先规划的路线,最终在龙藏浦南岸码头集合。

    漆黑的夜晚士兵们依靠着澹澹的月光闷头前进,在陆逊下了隐藏自身的死命令下,连火把都点得很少,只有每一什人由什长带队,点一根火把在前面摸黑着行走。

    大地上队伍走得非常分散,往往隔着十多米才有一队人,在士气极度低落以及军心战意全无的情况下,基层军官的把控能力大大衰减。

    因为很多基层军官都已经对战争的前景感到堪忧,在胜利的时候,基层军官能够帮助上层将领掌控住军队。

    但在败亡之后,基层军官就与士兵们走到了一起,开始敷衍起上司的命令来。

    所以队伍不仅走得慢,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队形。

    一名什长举着火把在前面走着,旷野上寂静无声,远处是城外的农田和黑漆漆的丘陵、山脉,成片的森林遮掩了大地,令他的视野范围满是黑森森一片。

    前面的队伍不知不觉拐过一个丘陵,道路尽头失去了他们的身影,令这名什长忍不住暗骂了一句,走那么快干什么,赶着去投胎吗?

    嘴里都囔着几句,那什长就回过头,准备呼喝士兵们加快点速度,尽快赶上前面的队伍。

    但等到他回头的时候,顿时傻了眼。

    就看到后方已是空空如也,远处相距三十多丈外,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后面的什长手里举着火把,可他背后的十名士兵,两个伍长,全都不见了踪迹。

    那什长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自己身后已经空无一人之后,才忍不住骂了句“这群齄(zha)贼!”

    然后又补了一句,“跑的时候也不叫我。”

    说着四下看看,见最近的队伍都在三十多丈外,左边是田地,右边刚好有处小树林,便挥熄了手里的火把,直接三步并做两步,蹿进了草丛里,向着那小树林钻去。

    等他跑进林子里,这才发现在他前面林子深处还人影幢幢。很多士兵趁夜色干脆就往旁边农田杂草里一跳,往小林子里一钻,然后撒丫子飞奔。

    仅仅半刻钟的功夫,那什长就至少看到了有七八人在自己附近,有的时候撞到一起,也是小声打了个招呼,然后各自跑路去了。

    如今这江东,确实守不住。

    不只是上层权贵,即便是底层士兵也已经惶恐到了极点,一旦找到机会,就玩命地逃。

    等到过了半个时辰的样子,陆逊走到半路的时候,手下的一名军司马才慌慌张张地向他报告道:“都督,大事不好了。”

    “何事?”

    陆逊面沉如水,他的身边是五百部曲,都是陆家自己的士兵,所以一个未散。

    军司马哭丧着脸道:“自出城之后,就有一些士兵逃跑,一个两个还好,但有人跑之后,一下子带着很多人一起逃了,后方士卒尽散。”

    “尽散?”

    陆逊睁大了眼睛,然后说道:“一个不剩吗?”

    “一个不剩。”

    “那你又为何还留下?”

    “末将是要来向都督禀报此事的。”

    军司马答道。

    “看来是天要亡我江东啊。”

    陆逊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走吧。”

    军司马忙道:“都督要去哪?”

    “白亭。”

    “白亭?”

    军司马大惊道:“那不是敌人所在?”

    “是啊。”

    陆逊轻声道:“你要去吗?”

    “不知都督是去?”

    “投降。”

    “投降?”

    “大军尽散,只能投降,你去不去?”

    “去!”

    军司马毫不犹豫地说道。

    陆逊把摁在腰间剑上的手放下来,笑道:“好,一起去投降吧。”

    说着继续催动马匹,向着北方白亭码头的方向而去。

    而陆逊这边士兵尽散,陈修吴奋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本身就没有领兵的能力,才刚出城没多久,手下的士兵就散得差不多了。

    为此二人只好打道回府,跑回了建业城。

    只有朱桓那边好一点。

    作为军中宿将,朱桓威望较高,对底层士兵的掌控也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