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奇兵从何而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都督,或许可为。”

    在匈奴使者刘宣走后,沈晨召集了赵云邓艾姜维等部将,商议这件事情。

    赵云得知这个消息,积极说道:“曹魏几番败仗,国力凋敝,州困民乏,已有覆灭之相。听闻朝廷每日能接到无数信件,愿意归顺我们,南匈奴人想必也是如此。”

    北方世家虽然不想支持南方大汉,但形势比人强,就好像江东世家排外心理如此之严重,依旧会有不少世家在孙氏倒台后投奔刘备一样。

    随着从曹操晚期到如今曹叡早期,短短不到十年时间,曹魏连番战败,国力日益空虚,世家大族们也担忧了起来。

    为此他们不得不考虑好后路。

    哪怕南方大汉要割他们的肉,要清理他们的人口和土地,可相比于家族灭亡失去传承,还是后者更加重要。

    所以目前北方世家其实有一部分比较割裂,他们一边对曹魏出人出力,上供粮草,希望曹魏能够抵御住南方大汉的进攻。一边还派人给南方朝廷写信,表示愿意归顺之心。

    这就跟袁绍打曹操的时候,曹操后方朝廷无数公卿世家豪族给袁绍写信是一个道理。有的时候即便没有办法,为了家族那些世家也必须留一条后路。

    赵云认为那些匈奴人跟曹魏的世家大族一样,大抵是看到了曹魏国力日益衰弱,想要改换门庭,这才找上门表达愿意投效的想法。

    然而沈晨却有不同的意见,他环顾众人说道:“我们在曹魏多有内应,据他们了解,曹魏对南匈奴五部的控制可以说极其严格,不仅拘禁了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还派都尉和司马执掌他们的兵力,匈奴人不一定有实权。”

    “大都督的意思是,这里面可能有诈?”

    赵云问道。

    沈晨沉吟道:“我希望他们是真心愿意投效,但这种事情也不好说,还是要小心为上。若是诱敌之计,一旦我们冒然出兵,恐为南匈奴及曹魏联手伏击。”

    赵云想了想道:“但这又是个机会。”

    “嗯。”

    沈晨点点头:“是的,所以我才有所思量,曹魏现在新军训练时间不足,如果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吞并并州,消灭曹魏,复兴汉室,指日可待矣。”

    这个事情的关键还是在于匈奴人可不可靠的问题。

    虽然他主张胡汉平等,胡人愿意做汉民,就像后世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样,不会有区别对待。

    但普通胡民和胡人权贵是两个概念,对待普通胡民可以平等如一家。但权贵掌握部落,实力较大,拥有一定左右战局的能力,如果对方居心叵测,就有可能对汉军造成不小的危险。

    因此看待刘宣来表达南匈奴想要投奔的想法,就不能立即兴高采烈地答应,而是要谨慎处理,特别是南匈奴部落的实际大权并非在单于和左右贤王手中的情况下。

    历史上南匈奴一直到西晋末年都为曹魏、西晋严格控制,等八王之乱,西晋内部互相残杀,没有实力控制他们的时候才最终造反,建立了前赵。

    沈晨也要担心这里面会不会是曹魏的计策。

    姜维说道:“师君,如果担心匈奴人诈降的话,不如让他们先与并州的曹军交战,等到双方打起来,我们再出兵?”

    沈晨摇摇头:“此事我已经说过了,但那刘宣借口说匈奴单于呼厨泉想从洛阳逃离,一旦离开,曹魏那边势必会对匈奴五部动手,因而他们希望我能在呼厨泉离开之前就出兵。”

    邓艾诧异道:“那他离开之后立刻动兵就是了,何必要等到我们呢?”

    “因为他逃离机会就一次。”

    沈晨就把曹魏打算迁都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才道:“一旦他逃跑,曹魏肯定会立即严控匈奴五部,呼厨泉不一定能安全回到部落。因而刘宣希望我能先出兵,牵制曹军,为他争取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在曹魏迁都的时候发起攻势?”

    姜维沉思道:“师君.这好像也不是一件坏事,曹魏迁都,他们海内必然震荡,人心不稳,军心民意不宁,此时发动袭击,也可能一举收复洛阳。”

    收复洛阳?

    沈晨摸着下巴细细思量。

    历史上诸葛亮毕生心愿都是收复长安,还于旧都。

    但长安毕竟是西汉的首都,到了东汉之后,政治地位其实已经差了很多。

    在当时汉人心中,洛阳才是真正的帝都,人们也更愿意相信坐在洛阳皇宫中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子。

    所以曹丕迁都洛阳,除了因为洛阳地理更靠近南阳和关中,方便出兵以外,就是要强化政治上的考量,标榜自己才是东汉王朝的正统继承者,由汉天子刘协禅让而来。

    虽然现在南方大汉收复了长安,但关中荒无人烟,长安基本上已经被废弃,因此只能做振奋人心之用,而没办法从襄阳迁都到长安去。

    洛阳就不一样了。

    要是沈晨成功夺取并州,然后从太行山以及中条山南下,攻占河内郡,渡过黄河,与诸葛亮顺利会师洛阳的话,那么对于大汉来说,就有着强大的政治影响。

    不仅能够振奋南方汉人的军心民意,还能够让曹魏治下百姓对曹魏失去信心,严厉打击曹魏朝廷在北方民间的声望以及权威。

    说不好等到沈晨与诸葛亮会师洛阳的时候,就是北方汉人百姓纷纷起义造反,让曹魏彻底崩塌之时。

    想到这里,沈晨轻点下颌道:“嗯,确实有理,看来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姜维说道:“不过也还是要小心为上,需要万全之策。”

    “我即刻写信给三省和丞相,让他们帮忙参谋参谋。”

    沈晨环顾四周说道:“尔等先回各自驻地,管理好当地民众,维持治安。我大汉的军队应该要有铁一样的纪律,但凡有骚扰百姓者,严惩不贷!”

    “唯!”

    几个人就拱手离开。

    现在沈晨占据了河东郡,河东郡在早年也曾经遭受过劫难。

    但后来河东太守王邑努力治理河东郡,让河东百姓免于灾祸,渐渐有了人烟。之后曹操派杜畿取代王邑,又迁凉州和关中仅有的百姓至河东栖息。

    自此河东郡人口也慢慢恢复过来,目前有汉人百姓五万多户,二十七万口。如果算上在这一代放牧的羌氐、匈奴、休屠各部的话,得有三十余万人,至少比目前的关中地区人口多得多。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