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贰臣贼子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繁阳城外曹营士兵出现了哗变,斩杀了将领吕翻、王吉等数人,其余将领、军官以及士兵全都投降。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城里的人几乎没办法反应过来,那边营垒就已经自己打开大门。

    桓范和刘晔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互相对视,谁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恐。

    因为在他们的目光当中,远处大量已经投降的魏军士卒正随着汉军队伍缓缓而来。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对方是打算利用这些魏军士卒劝城里人投降。

    “不行,若是让他们过来,将士们军心必然涣散!”

    “得想个办法才行。”

    “怎么办?”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城决战。”

    “出城不也是死?”

    “没办法,只能搏一搏了。”

    刘晔和桓范迅速交流了意见。

    这种情况守是没用的,一旦外面的魏军过来劝降,城里的魏军见到已经有了榜样,大抵必然也会选择投降。

    那样的话整个繁阳就沦陷了,连带着夏侯渊所在的魏县也将孤立无援。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城决战。

    但出城决战大抵也是死路一条,或者说是九死一生,可他们也没有了别的办法,只能如此。

    当下刘晔和桓范就立刻准备召集士兵,开城门出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城楼下传来一阵喧哗,随后各种怒骂声、呵斥声、兵刃交接声传来,等刘晔和桓范带着亲卫过去查看的时候,下方城楼梯就出现了大队魏军士卒。

    这些士卒击败了城洞里的士兵,有些人已经在打开城门,还有些人在往上冲,最前面的那人叫做孙慈,是魏军军中的一名军司马。

    “兄弟们,投降汉军还有活路,我们才能够回家见父母,活捉了刘晔和桓范,跟着我杀啊!”

    “杀啊!”

    “活捉刘晔和桓范!”

    至少有七八百名魏军士兵嗷嗷叫着往城楼上冲,后面乌压压的士卒,几乎把街道给填满。

    城门洞两侧的城墙阶梯蜂拥着几十上百人,明晃晃的刀刃还沾了血迹。

    “不好!”

    刘晔和桓范才刚过来就看到这一幕,大吃一惊,忙不迭往后方跑,惊慌地勒令亲卫召集原本在城墙上防御的魏军士兵过来集合准备抵御。

    然而那名叫做军司马的孙慈其实是卧底,或者说也不能算是卧底,而是最近才刚被汉军策反的曹魏中级军官。

    此人正是之前回南乐亭探亲的军司马,关羽在南乐亭得知的魏军情报就来源于他。

    陆逊决定以攻心之计应敌后,亲自找到了他的家人,在关平军队还未抵达之前,就偷偷让孙慈的父亲以探视儿子的名义去了繁阳,成功策反了他。

    按理来说军队管制严格,家属没那么容易见面。

    但一来孙慈本身就是中级军官,地位不低,且人缘不错,大家都给几分薄面。二来现在曹魏军队接近涣散,管制早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

    所以在孙慈父亲的劝说下,孙慈最终是答应了起事。

    现在城外的魏军已经投降,孙慈见时机已到,城里的魏军士兵肯定也会因为城外士兵的投降而士气低落,为了防止刘晔和桓范决定出城殊死一搏,他立即鼓动起麾下士兵捉拿二人。

    刘晔和桓范猝不及防,连忙往城墙上跑。

    但孙慈带着人马边追边喊,告诉城上的众人城外魏军已经投降,只有活捉刘晔和桓范他们才有活路,务必不要让二人给跑掉。

    而且不止是他一个人喊,他的部下也都这么喊,声音非常大,导致成百上千名魏军不知所措。

    有人想要忠心保卫二人,有人则趁机想要叛乱起事,大部分人则属于两不相帮,连连退后躲到一旁,既不敢出手拦截刘晔和桓范,也不敢拦截孙慈。.CoM

    一时间繁阳城上的魏军乱作一团。

    趁着这个时候,孙慈麾下的士兵就已经打开了东城门,城外的关平军在城墙上毫无阻拦的情况下,顺利入城,短短两刻钟不到的时间,就控制住了局面,刘晔和桓范也没跑多久,就被孙慈活捉,献给了关平。

    “过去!”

    此刻城墙之上的防务已经被汉军接管,关平身后来来往往都是汉军士兵在巡逻,城里还处于骚乱阶段,大量汉军入城接收俘虏已经清剿最后的一点残余反抗势力。

    孙慈推着已经被五花大绑地刘晔和桓范二人过来,二人现在披头散发,十分狼狈,被推到关平身前之后,低着头默不作声。

    关平看了二人一眼,冷笑道:“尔等也曾是汉臣,祖上世食汉禄,如今却抛弃了自己的祖宗,屈膝跪在曹魏脚下,助纣为虐,当真是禽兽不如。”

    “呵。”

    桓范冷笑一声道:“今尔等势大,你们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汉已四百载,合该天命更替,又有何不妥?”

    关平指着桓范说道:“雅公以《尚书》传家,治忠君爱国,却出了你这么个不肖子孙,我听说骠骑将军打算等将来平定天下之后,重新修史,要列出一份《贰臣贼子传》,想来你们二人应该会榜上有名。”

    刘晔脸色大变,说道:“沈晨不能这么做,他凭什么能决定别人的人生?”

    关平笑道:“怕了?伱作为汉室宗亲后裔,不思报效国家,却反助逆贼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会有今天?你放心,陛下在南方已经重新立了太庙,分修高祖与世祖庙堂,将来还会重新修葺宗室族谱,你的话,大抵将来不会姓刘了。”

    刘晔呆呆地站在原地,只觉得浑身发寒。

    如果说上《贰臣贼子传》只是未来以后遗臭万年的话,那么开除族籍就是彻底让这个人连死后都没有了归宿。

    汉时人们相信神灵和先祖,特别是祖先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地位极高,一个宗族抱团在一起凝聚力不仅仅是因为同姓同源那么简单,还有同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祖先为荣。

    就连曹操临死前的遗言都在说,自己死后有灵,会愧对曹昂,就可以知道那时人们的信仰。

    所以刘晔听到关平的话,就知道一旦刘禅真的重修宗室族谱,把他开除族籍,甚至强制给他改姓来羞辱他,那么他的子孙后代,恐怕都要因为他这个先祖而蒙羞了。

    这就是所谓的祸及子孙!

    想到这里,刘晔惊慌失措,咆哮大喊道:“你们怎么能如此对我?你们怎么能如此对我?难道尔等要枉顾人伦,连我祖宗赐下的姓氏都要更改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