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各自内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安二年天下依旧风起云涌。

    刘备被吕布击败之后,投奔朝廷,被刘协委以重任。

    曹操怕他与刘协交往过深,于是让他领豫州牧,前往沛国,再次驻扎小沛。

    之所以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把刘备和刘协分开,防止刘备的势力崛起,被刘协引为外援。

    二是让他去监视吕布,刘备和吕布仇怨极深,双方势同水火。

    把刘备安置在小沛,就相当于刘表把张绣安置在南阳一样,起外围屏障作用,防止吕布直接进攻兖州。

    后来证明曹操的做法是对的,他在内慢慢清理掉了刘协倚仗的董承等人兵马,将许都皇宫的宫门宿卫换成了自己人,进一步控制住了天子。

    在外当建安三年吕布再次背叛朝廷,与袁术结盟的时候,刘备首当其冲,再次被吕布击败。

    反观曹操的势力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还间接地利用吕布削弱刘备的实力,让刘协外援又少了几分力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如今曹操有陈登父子在徐州为内应,算是轻松拿捏住了吕布。

    吕布得到了曹操的书信之后,虽然恼怒于自己没有得到徐州牧的职位,但迁左将军还能开府,也让他勉强接受。

    到六月底,袁术听说吕布悔了婚约,还把使者送去许都被曹操斩首示众,勃然大怒,遂派大将张勋、桥蕤等与韩暹、杨奉等军联合,率领步骑数万,进攻徐州。

    当时吕布的力量其实已经很弱了,他虽然占据了徐州,但徐州本身已经被曹操屠残,大大小小的势力又纷纷割据,根本不听从他的指挥。

    再加上和刘备多次交战,使得他当时的兵马只有几千人,战马四百匹,跟袁术的实力差距还是非常大,因此十分担心。

    陈珪父子再给他献离间计,让他将韩暹、杨奉二人招揽过来,一起偷袭袁术大营。

    吕布依计行事,果然大败张勋和桥蕤,带去的数万兵马也损失惨重,正是这次战役,让袁术的实力开始渐渐衰落。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袁术就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称帝时正处于年初,是他的巅峰时候。

    结果一称帝,人心皆散,孙策立即和他断绝关系,让他失去了江东。

    如果江东的失去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和吕布交恶,在这一战中损失大量兵马,就属于伤筋动骨,实力下滑得厉害。

    反观吕布还收拢了一批投降的袁术军,兵马渐渐壮大。

    而就在袁术的势力大幅度衰减的时候,孙策在江东却是一路高歌猛进。

    当时曹操也没有完全让吕布一个人与袁术作战,而是以朝廷的名义让吴郡太守陈瑀,明汉将军孙策与吕布一起讨伐袁术。

    孙策的地盘在会稽丹阳一带,而让吴郡太守陈瑀则占据了吴郡和广陵。

    结果等到孙策点齐兵马北上,准备与吕布陈瑀在广陵一带会面的时候,陈瑀却派兵准备偷袭孙策的老巢会稽和丹阳。

    得知这个消息,孙策勃然大怒,立即率军攻打陈瑀,俘获了他的兵马家眷共四千人。

    自此吴郡也被孙策占据,整个江东尽归其所有。

    到九月份,曹操进攻陈国和梁国,将袁术的势力彻底赶出豫州。

    不过当时豫州也已经非常残破,刘备即便是有豫州牧的正职,可以名正言顺地统合豫州的力量,也无法壮大自身。

    并且还有汝南太守荀攸,阳安都尉李通钳制,使得他的实力并没有恢复过来。

    但杨奉等人击败袁术之后,就一直在徐州和扬州之间劫掠,吕布又派杨奉和韩暹去劫掠刘备的军资,被刘备诱杀,吞并了杨奉的军队,算是小小的补充了一点实力。

    同年关中李傕郭汜也分出了胜负,随着郭汜被自己的部将杀死,李傕暂时占据了关中。

    只是关中并不是他一家独大,当时梁兴、张横等关中小诸侯势力达十多股,他们各自有几千人马,而李傕则有数万士兵。

    曹操知道这些人害怕被李傕吞并,于是在建安二年冬十月份派,谒者仆射裴茂前往关中将这些小势力统合起来,由段煨为首,率领关西诸将一起讨伐李傕。

    建安二年的历史大体跟原来的没什么太大变化,毕竟沈晨现在人微言轻,也做不到那只能够煽动起龙卷风的蝴蝶。

    但他还是改变了很多。

    比如历史上曹操会在今年年底,冬十一月再次亲征南阳,然而这次摄于沈晨之势,他只能与刘表结好,而不敢再次南下。

    还有原本他会派曹洪进驻于叶县的时候,时不时进攻张绣,但这次他也只能让曹洪守住叶县即可。

    因此沈晨改变的,其实是如今南阳的处境。

    杀曹仁和乐进,犹如断了曹操一条伸向南阳的爪子,在他舔舐好伤口之前,已经不会再对南阳有所觊觎。

    而在天下这场纷纷攘攘之中,建安二年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

    ......

    荆州,年关将至,这几日刘表的心情非常好,给自己的属吏们大肆赏赐了一些财物,特别是邓洪,各类名贵物品和财物价值达数百万钱。

    除了因为得到朝廷的封赏而高兴以外,更关键的是他的实力即将再次迎来增长。

    去年由于南阳之乱,导致他的屯田民无法耕种土地,没有收获。

    但年末宿麦已经种下,到来年五月就能收割。

    按照南阳太守王翊向他汇报的估计,今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收获将达到近千万石粮草。

    这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够十万大军吃一年半之久。

    后来邓艾在淮南屯田,用的是五万屯田兵,每年收获能达到五百万石,六年积攒三千万石粮食,够十万人吃五年。

    但他的屯田方式比较极端,那时已经处于魏国中后期,还有二十年曹魏就要亡国了,所以屯田比例达到了八二开甚至九一开,剥削非常严重。

    而刘表的屯田民则是二十多万,是邓艾的四倍。但他的比例较低,为三七或者四六,如果百姓租借官牛的话,最高也就五五,所以每年的收获就只有邓艾的两倍。

    有了屯田之后,对于刘表的帮助非常大。

    当时的荆州最发达的地方就是南阳和南郡,后来的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现在还泡在云梦泽里,包括后世的沙市市、监利县、汉阳区等县市,现在还在云梦泽湖底吹泡泡。

    所以像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等地,人口和经济都不发达。和帝时期人口统计,这三郡人口加起来,还没有南阳郡一半多。

    荆南地区也就只有长沙郡和零陵郡相对好一点,但这些地方离襄阳又太远,长沙太守张羡等人算是半割据状态,刘表的势力目前还没有触及到这些地方。

    因此要是刨除掉南阳,刘表真正的地盘就只有南郡和江夏郡。

    这两地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是百万,每年给他提供的税收不多,只能让他养得起张允、文聘、黄祖等五六万兵马。

    但沈晨来荆州之后,就提议了屯田的事情,于是在公元195年,刘表就在南阳开始屯田。

    除了张绣和曹操来的两次以外,其它时间都大获丰收,这两年下来,加上南郡和江夏的税收,刘表的府库也已经积攒了两千多万石粮草,真正地做到了府库充盈。

    等到明年再一次收获之后,他的存粮将再次大涨,就可以考虑扩兵的事情,也许不用等到建安五年,击败反抗他的长沙太守张羡,吞并荆南四郡,就可以提前拥众十万大军了。

    为此刘表喜气洋洋,荆州州牧府张灯结彩,要准备欢欢喜喜过个新年。

    到了年关,州牧府中,蒯良前来求见。

    府邸内,刘表召见了他,蒯良进入厅内,他就高兴地问道:“子柔,有何事啊?”

    蒯良知道他最近很开心,便笑着说道:“明公,南阳屯田丰收在即,府库充盈,所以我想来问明公,是否整修军事?”

    刘表点点头道:“我正欲有此意,等明年南阳宿麦收割,仓禀殷实,我就准备再扩军五万。”

    蒯良就说道:“如今江东大乱,明公实力大增,何不趁机夺取江东?”

    “夺取江东吗?”

    刘表抚须思索。

    蒯良说道:“正是,明公与孙氏有深仇,如今他得江东,它日必来讨伐,应当趁着他立足未稳之际,消灭孙策,谋夺南方。”

    “唔......”

    刘表沉吟起来。

    这件事也算是旧事重提了。

    当初刘表刚来荆州不久,手头上仅有南郡一地。

    袁术占据南阳,令孙坚前来攻打他,被他派黄祖乱箭射死。

    那个时候蒯良就建议他趁机夺取江东。

    但当时刘表认为自己的实力太弱,根本不可能吞并得了扬州,于是拒绝了蒯良的提议。

    后来等到他实力有所壮大的时候,蒯良再次提议让他夺取江东。

    然而孙策已经渡江,占据了丹阳、会稽等地,就只有吴郡和豫章郡还没有到手,刘表依旧是没有敢让黄祖进军豫章。

    结果在两年后,于公元199年,孙策稳固了江东局势,反而开始进攻起他。

    虽然被黄祖击退,但孙家和刘表之间的仇恨,也早因为孙坚战死襄阳而结下,之后孙策死于刺杀,孙权领父兄意志,屡次讨伐黄祖。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刘表也算是几次错失良机,没有听从蒯良的建议,把孙家扼杀于摇篮之中,致使孙家壮大。

    而与更在乎家族利益的蒯越不同,蒯良是刘表的谋主,更希望能促成刘表的霸业。

    因此他的几次建议,其实都是为刘表称霸之梦做铺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