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昆阳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中下三策。

    这是沉晨从去年到今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战略方针。

    刘备这些年一直四处漂泊,如无根之萍,就是因为身边没有谋士帮他出谋划策,现在得知沉晨有策略,连忙问道:“上策是?”

    “上策自然是袁曹两败俱伤!”

    沉晨说道:“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虎相斗,切不可令其一死一伤,伤虎犹能吃人,何况健虎乎?因而必须在关键时刻出手,令其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

    刘备微微眯起眼睛,开始思考琢磨起来。

    沉晨点点头道:“不错,只要能够做到,届时曹操不能北上,袁绍无法南下,双方以大河僵持,谁都吞并不了对方,趁此时机,我们可以以南阳为根据,图谋大业!”

    刘备连忙追问道:“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沉晨说道:“唯有曹操打败袁绍方才可行,我们人在南阳,南阳离颍川迟尺之遥,待曹操击败袁绍之际,偷袭许都,他必然回援,不敢追击北方,届时我们撤回南阳之地,以此据守,再图它计。”

    刘备诧异道:“想让曹操打败袁公,怕是不容易,袁绍四世三公,虎踞河北,麾下兵马足有二十余万众,以曹操如今的实力,又如何与之匹敌呢?”

    沉晨就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曹操败于袁绍之手,此上策自然作废,届时就只能选择中策和下策。”

    两败俱伤的办法,就是沉晨几年来考虑的如何让官渡之战利益最大化的计策。

    官渡之战的结果大家自然也知道,许攸当了二五仔,向曹操报告了乌巢的消息,曹操于是连夜奇袭乌巢,火烧了袁绍的粮草,使得袁军大败,然后八万精锐全被坑杀,导致袁绍元气大伤,最终忧愤而死。

    袁绍一死,袁家内部又出现了夺嫡的问题,曹操不断分化拉拢,又逐个击破,这才彻底平定了北方。

    那么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

    当然是能够想办法保存袁绍的实力,即便是不能让袁绍多活两年,只要让那八万精锐活着回到河北,曹操就很难收服冀州。

    要知道即便是历史上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平定北方也足足花了五年时间。

    袁绍十多万主力在延津、白马、官渡悉数被消灭,官渡直接死了八万人,袁谭和袁尚还互相攻伐,可在这么大损失以及内部不和的情况下,曹操得河北依旧是非常艰难,就可以知道袁绍留下的势力有多强大。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能让袁绍减少损失,不败得那么惨,哪怕只多活一年,袁绍解决了立嗣的问题,亦或者让那八万精锐保存下来,曹操收复北方,时间将大大增加。

    届时沉晨和刘备就可以在南方,不管是图谋荆州益州亦或者江东,就都有时间和空间操作,甚至赤壁之战都打不起来,刘表一死,荆州唾手可得。

    ….不过刘备当然想不了那么远,只是皱眉说道:“南阳为刘景升之地,以南阳为根基,恐怕会为刘表所忌呀。”

    沉晨笑道:“刘表惧怕北方南下,一直不敢派重兵驻守南阳,只敢依沔水大江之险,巩固南郡、江夏二郡,连荆南他都掌控不足,鲜有张羡之乱,北方若有人帮他看守门户,恐怕求之不得,公岂不闻张绣之事乎?”

    “唔。”

    刘备点点头,又忧虑道:“那张绣会如何处之?”

    沉晨说道:“此人与曹操和刘表都有血仇,曹操他不敢去投,投刘表亦是不得已而为之,且刘表亦不敢信他,因而目前只敢据守南阳以西之地,公可取宛城以北,我在新野,羊装为刘表前驱,待时机一到,或可先取荆州为基业。”

    羊装为刘表前驱,帮自己取荆州为基业?

    刘备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小先生难道不是在刘荆州帐下吗?难道......”

    “不错。”

    沉晨起身向他弯腰拱手道:“我从未投靠于刘表,此次北上攻打曹操,这个中郎将还是他后来给的,我心中一直认为,玄德公方为明主!”

    “小先生......”

    刘备先是不敢置信,然后脸上露出了狂喜,上前握住了沉晨的手,高兴得眼泪都快流下来。

    唯有沉晨心情复杂。

    这也算是终于向刘备彻底挑明了自己的去留。

    其实刘表对沉晨是有恩情的。

    虽然刘备也救过他和宗族的性命,但刘表也照顾了他的宗族。

    黄门亭邓沉二氏能够到迁移至南阳去,现在可以安居乐业,也是刘表帮了忙才有今日。

    如果帮刘备取荆州的话,似乎有忘恩负义的嫌疑。

    但沉晨也没办法。

    谁让刘表活不了几年了呢?

    刘琮是投降主义者,与荆州投降派世家利益捆绑。

    刘琦的话人还不错,可也是早早病死。

    所以沉晨只能选择刘备。

    更重要的是,刘备的思想观念是与他非常贴近的,都是以民为本,重视底层百姓。

    伟人曾经说过,历史属于人民。

    沉晨亦是坚定的想要为百姓建造一个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没有贫穷国家的人。

    如果在无法推翻封建制度的情况下,那么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能为了权力迷失自己,至少要与一名仁君合作共同建造一个理想中的国家。

    而且还不是以臣子的身份,是以合作者的身份!

    是的。

    沉晨从没觉得自己是在投靠刘备,而是与刘备一起合作,先建造起一个崭新的大汉,然后开始自己的改革。

    就跟曹操和荀或一样的关系。

    等到将来有足够的话语权时,沉晨还希望与刘备签订一个盟约。

    既以后坚决否定刘备一言堂,将来组建一个决策层,还要以民主投票的形势来做出一些重大决定。

    ….这样一来能够增加诸葛亮、庞统、徐庶他们的发言权。二来也是为了防止出现像后来刘备不听劝阻,最终导致夷陵之战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这些才是沉晨从一而终的心愿。

    至于皇帝是谁,他无所谓,因为作为坚定站在百姓群众这一边的人,沉晨更希望没有皇帝来压迫剥削他们。

    但以目前的处境,想要推翻封建制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又不可能跟屠城的曹操合作,因此跟底层出身,最贴近百姓的刘备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对他有恩的刘表,那也没办法,寿命就这么点长,再过几年就病死了,所以只能将来善待刘琮以及刘琦的子嗣,还他的恩情。

    听到沉晨的话,刘备喜不自胜,擦着眼泪,兴奋地上前把他扶起来道:“我能得小先生,当真是......如鱼得水呀。”

    “我出身于底层,知道天下黔首皆苦,各方诸侯只知道争权夺利,从未想过惠及百姓,挽救万千生民。”

    沉晨正色道:“唯有玄德公心系黎民,有明主之象,我亦心向往之,愿做执殳,为公前驱!”

    “我不过是愚陋之人,只愿为陛下效命罢了,岂能算什么明主?”

    刘备摆摆手道:“我只心愿,只愿大汉黎民百姓能安居乐业,有衣穿,有饭吃,天子高坐庙堂,能够肃清寰宇,没有如张让赵忠这般奸逆妄为就足矣。”

    沉晨笑道:“正因如此,方才需要公挺身而出,匡扶宇宙,定鼎乾坤呀。”

    “小先生之意,我已明了。”

    刘备叹息道:“奈何刘荆州与我都是大汉宗室,岂能夺同宗之业?”

    沉晨说道:“因而我才让公先以南阳为基业,缓图北方。亦是看将来之变,见机行事。袁绍强则按兵不动,曹操强则袭扰后方,若能找到机会夺取豫州,便是最好。”

    南阳是刘秀的龙兴之地,此地连接南北,且面积达到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