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沈语? 这是什么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没错就是让天下所有百姓都知晓,他们心中愤恨的恶贼将要受到惩罚。”

    “更此震慑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奸臣佞贼。”

    谷鋡</span>“别以为你们所做的恶无人惩治,天道昭昭,自有轮回。”

    “这世间可还有我沈信!”

    “嘶!”

    众人长吸了一口气,疯狂,太疯狂了。

    沈大夫此举不仅是与纣王作对,他还在与天下的贪官污吏在作对。

    这不仅仅是警告,也是在宣战。

    看连四大诸侯之一的崇侯虎,做尽恶事也要付出代价,至于尔等也同样难逃身死。

    而沈大夫此刻就成了世间正义的化身,让无数的贪官污吏为之震颤,为之胆寒。

    只要有其在一天,这天下便容不得尔等作恶。

    毫无疑问,沈大夫的所作所为,绝对会起殷商的变动,更会使其被无数人仇视。

    眼见沈信如此行为,四周众人深感其大义,忍不住深深一拜。

    “沈大夫之大义,我李靖钦佩不已,世间再难寻您这等圣贤。”

    “我辈男儿之风骨,沈大夫展现的淋漓尽致。”

    “天下正气共八斗,沈大夫一人占十斗,天下人共欠其两斗。”

    面对众人的赞叹,沈大夫镇定自若,身上的气场更是轻而易举的震住全场。

    让所有人的目光都为之坚定。

    看着眼前正义凛然的义父,黄天祥有些慌张,他不敢与其对视。

    沈大夫的眼中仿佛有一种魔力,永远让人为之震撼的魔力。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足以让人深思,黄天祥觉得,自己在境界上差点的还是太远了,根本学不到义父的一丝皮毛。

    所以黄天祥掏出了小本本,认真记录着沈大夫所说的话,准备将其整理出来,以便随时温习。

    他将这些语录,简称沈语,里面的一条都在认真背诵。

    比如沈大夫曾经曰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沈大夫还曾曰过:“世间当有正义,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而今天他又学到了很多,黄天祥将长枪倚肩膀,手指不停的抄送。

    沈大夫破西岐大军于崇城,今得知崇侯虎之罪,滔天大恶,遂愤之。

    护曰:“崇侯虎何人也?”

    信曰:“必死之人。”

    ……

    这…

    黄天祥的动作瞬间引起了沈大夫的警惕,对于眼前的人他可是一直重点观察,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

    没想到眼下居然抓到了他当面在搞小动作。

    嚣张,太嚣张了!

    “你在干嘛?”为了防止被黄天祥背刺,沈大夫警惕的问道。

    “没,没,没干嘛。”

    黄天祥听到这个声音,瞬间如同惊慌的兔子,差点跳了起来。

    更是极为不自然的将手中小本本藏在了身后。

    哼!沈大夫一眼就看出来你心中有鬼。

    “还想藏?拿过来。”

    沈大夫,一把抢过黄天祥手中的沈语,翻看起来,片刻后,他陷入了沉思。

    而黄天祥犹如犯错的孩子,捏着衣角。

    沈语,这是什么鬼?

    沈信双眼凝重,陷入了沉思。

    不过忽然他想到一个好的点子。

    这沈语若是传出去,会不会引起无数人的愤恨?

    比如这上面有着他与纣王的对话,太乙真人的对话,有着与金甲神将的对话,每一篇发出来都足以对当事人产生足够的暴击。

    试想一下,每次那些当事人听到有人读这沈语,里面的反面教材还是他们。

    这可相当于无时无刻都在被骂。

    够劲,攒劲的很。

    沈信都能想象到那纣王,太乙真人,那金甲神将铁青的脸色,这沈语简直是拉仇恨的不二神器。

    稍微有点脾气的人恐怕都会忍受不住吧?

    沈大夫想到此处,轻咳两声开口道:.c0m

    “沈语……名字还好,就是总感觉哪里有些怪。”

    “嗯,这本没收了。”

    沈大夫脸不红,心不跳的将黄天祥的沈语,放进了自己怀中。

    如果是说西岐的失败是因为运气太背,但现在什么运气都将阻止不了我。

    “苏兄,李将军,诸位不用担心,也不用为我生死所想。”

    “若是不能惩治崇侯虎这等恶贼,还百姓一个公道,我沈信还有和脸面去面对天下人!”

    沈信说完哈哈大笑,一甩袖袍,踏出帅帐,径往北崇而去。

    沈大夫离开了,但他那不惧生死,身负正义的神情,却深深印入众人心中。

    让人自心底不住的赞叹。

    接着李靖与苏护对视一眼,两人眼中更是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

    与此同时,且说那一夜之后,西岐大败而散,姜子牙大叫晕倒。

    姬昌惶惶忙忙,有如天塌。

    脱离军营后,众人慌不择路,此时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

    天光大亮方才敢歇息。

    姬昌停于一处谷口,眼望四周。

    回顾所随之兵,身边唯有四贤保驾。

    士卒更是仅剩百骑。

    遥想当初,西岐十万大军意气风发,出西岐,踏崇城。

    没想到竟落得如此地步,一时间姬昌竟有些心灰意冷,神色迷惘。

    正感慨间,一簇人马从远处隆隆而来。

    姬昌见状不由得大惊失色,口中呼道:“吾命休矣!”

    身旁四贤更是神色疲惫,无力再战。

    只到得那骑兵近处,众人才认得是西岐兵马,乃是南宫适,追着寻来。

    姬昌这才心安。

    见到姬昌,南宫适翻身下马,跌倒在地,口中悲呼道。

    “禀报主公,末将不才,大意之下导致大军败北,如今护驾来迟,还请主公降罪!”

    “末将万死难辞其咎!”

    说完南宫适将手中的长刀插在地面上,深深低伏,不敢抬头,心中愧疚异常。

    肩上的伤口更是狰狞,此刻竟崩裂而开,但他却没有吭得一声。

    “几与将军不曾相见也,此一败乃我之过,非将军之罪!”

    姬昌感叹,口中尽是安慰,连忙上前将其扶起。

    两人相视,南宫适目中落泪,口中悲切道。

    “末将唯有一死,难报主公大恩。”

    说完深深再次下拜。

    且说君臣正感慨间,忽有士卒前来禀报:

    “禀主公,丞相已醒,急请主公前去议事。”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