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颁奖礼重头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要颁发视帝视后奖杯了,也会选择继续看下去。

    因此,直播热度一下子就冲上来了。

    观众多了,弹幕也越来越密集,占据了整个屏幕。

    已经到了不屏蔽弹幕,看不清楚画面的程度。

    ……

    在万众瞩目中,何浩转身大屏幕,说道:“让我们来看看,到底谁提名了最佳男主角。”

    大屏幕开始播放最佳男主角的提名VCR。

    最先播放的是《孤独的嫌疑人》。

    “他是《孤独的嫌疑人》里,英勇果敢的刑警队长;他是思维缜密,爱护下属的警队领导;他是遭到同事怀疑,仍旧坚持真理,最终找出真相的嫌疑人……”

    大屏幕里,播放着吴志康在《孤独的嫌疑人》里的画面。

    画面里,偶尔会出现朱以廷。

    每次出现朱以廷,都会引起粉丝的弹幕狂飙,为朱以廷鸣不平。

    【吴志康,拿奖之后,要记得男主角的戏份,是以挺让给你的。】

    【以挺不会挟恩以报的,为了拍出好剧,他愿意做很多牺牲。】

    这种自我感动式的弹幕,很多乐子人看了,感觉一阵阵反胃,开始怼回去:

    【你们这些粉丝有没有想过,要是朱以廷没把戏份给吴志康演,这部剧评分至少减1分。别说获奖了,提名都是想多了。】

    【自信点,才减1分?把吴志康和朱以廷的戏份换一下,这句直接就6分以下。】

    【这些粉丝怎么就看不明白吗?这剧能火,口碑这么好,是吴志康在扛剧。换朱以廷来扛,谁看啊?】

    就在网上争论得激烈的时候。

    有一位影视行业的认证大V发了一篇文章:

    【作为业内人,透露个内幕吧。关于朱以廷把戏份让给吴志康的事情,确实有,但事情不是粉丝想的那样。】

    【《孤独的嫌疑人》这个项目,一开始是准备找一个顶流来演的,但问题是,朱以廷接剧的时候根本不是顶流,所以项目筹备的时候,根本就没打算让朱以廷来演。原本是想要找贾昊臣的。】

    【只不过,贾昊臣根本看不上这个剧,觉得在电视剧混掉身家了,想要把重心放回电影圈。所以,人家根本就没接这剧。】

    【后来,《孤独的嫌疑人》敲定导演之后,导演比较强势,看完剧本就找了编剧团队,要求改剧本。】

    【有人可能想喷,剧本是能随便改的吗?嘿!实话说吧,导演要改剧本,那是合情合理的,人家就是搞创作的。演员要求改剧本,才是没事找事。】

    【影视行业里,剧本改十几个版本都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有些剧本,从创作到最后拍出来,中间可能历时五六年,中间不知道要改多少次。】

    【行业里有个说法,好剧本都是磨出来的。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导演和编剧团队可以磨剧本,演员就别搞事了。】

    【《孤独的嫌疑人》敲定导演之后,导演的强势,要求改剧本。然后一边改剧本,一边谈演员。】

    【一开始找吴志康的时候,吴志康看完剧本,并不是很满意,因为看的是没改前的剧本。给他的角色戏份属于男二号,不是男一号。】

    【导演直接告诉他,剧本正在修改,准备把男二号改成男一号,所以吴志康才答应接这部戏。】

    【原本的鲜肉男一号,就被改成了男二号。这样一来,顶流鲜肉更不愿意演了,结果就便宜了朱以廷。】

    【也就是说,朱以廷那个角色原本确实是男一号,但戏份不是他主动让给吴志康的,而是导演本来就要这么改。况且,如果他那个角色不改成男二号,也轮不到他捡便宜。】

    这个网友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篇稿子,加上剑兰奖颁奖礼的热度,一下子就冲上了热搜。

    路人网友看完这篇文章,终于搞清楚了这件事的原委。

    乐子人更加开心了:

    【我还以为真的是朱以廷把男主戏份让给吴志康的,结果就这?】

    【粉丝可真的能吹,如果这个爆料是真的。要是朱以廷这个角色的戏份没有削减,这便宜还轮不到他。】

    【看完爆料,感觉应该是真相。仔细回想一下就知道,朱以廷这个角色,如果增加戏份成为男一号,这不就是妥妥的顶流鲜肉出演的悬疑剧男主吗?这种剧多了去了,小火的有,大火的没见过,口碑好的更是少之又少。】

    【看样子还是得导演强势才行,导演不强势,就只能沦为资本捧流量明星的工具,根本拍不出精品。】

    【确实,《孤独的嫌疑人》要是让个顶流来演男一号,想想就知道,又是一部吃粉丝经济的偶像剧。】

    ……

    在热搜争论吴志康和朱以廷戏份的时候。

    吴志康的提名VCR播完,紧接着是方醒的提名VCR。

    “他是《白夜追凶》里的前刑警队长,现警队顾问;他患有黑暗恐惧症,每到夜晚便只能活在灯光里;他一人分饰两角,同时还是一位双胞胎弟弟,遭受不白之冤,遭到警队缉捕;白天是他出现在众人面前,用缜密的思维办案;夜晚是他在众人面前假扮哥哥,追捕嫌犯……”

    大屏幕里,播放着“关宏峰”和“关宏宇”的片段。

    两个明明看上去长相一样的人,却演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

    台下的嘉宾,都是影视行业的精英。

    从导演到编剧,从编剧到制片,在电视行业工作这么多年,看剧看演员的眼光都是有的。

    在播《白夜追凶》的男主角VCR的时候,台下的嘉宾都在小声的讨论着:

    “确实演得好,一个人演两个角色,靠神态和表情就能把两个角色区分开来,确实是吃透了角色的。”

    “这个人真是个怪才,一开始是唱歌好,听说拿了不少金曲奖。拍电视剧也很厉害,关键还演得不错。”

    “确实,我看过他的很多剧,刚开始的时候,镜头语言还有点青涩,到《狂飙》的时候,又进化了。这次《白夜追凶》又在演技上作出了突破,就是太年轻了一点,现在就拿最佳男主角,也太早了。”

    其实,在行业内,颁奖礼的一些惯性思维,通常都会倾向于把奖项颁给从业久一些的演员。

    毕竟资历深的演员,年龄也大,拿奖的机会越来越少。

    年轻演员则正好相反,以后还有很多机会。

    “确实是年轻了点,但在剧里,又完全看不出来。感觉演技很老道,不像年轻演员的样子。”

    “今晚这个奖杯,给他其实也说得过去,一人分饰两角,还能演得恰到好处,实力肯定是有的。就是吴志康运气有点不好,好不容易提名,碰到了这么强的对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