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谢知秋是齐宣正这桩案子的主审人。

    这桩案子后续牵扯出了一系列重案要事,按照常理,像这样的大案子,本该全权转交给大理寺卿。

    但赵泽离开前,连看都没看大理寺卿,直接将所有事宜全都交给了谢知秋。

    出了这样的案子,大理寺的人接下来两三个月都没想好好休息。

    而从其他官员和差役们对谢知秋前所未有小心翼翼的态度来看,人人都清楚,再过不久,这世道又要变天了。

    “萧寻初”这个不过二十出头就穿上朱衣的青年才俊,接下来,简直不知要腾霄飞到哪一片云端上。

    这

    ()    一刻,有一人正静静地站在屋外,端详着在灯下书写的谢知秋。

    谢知秋感知敏锐,有人这样长久地盯着她看,她自不会毫无觉察。她凝了凝神,终是抬起头道:“谁?出来。”

    不一会儿,门外传来平稳的脚步声。

    一青年身着公服提灯而来,他面容清俊,气质卓然,端的是翩翩气度,只是他望着谢知秋的眼神,却有难言的情绪。

    ——是秦皓。

    谢知秋见他这么晚在此,不免有些意外。

    她问:“你怎么在这里?”

    秦皓道:“今早,我与其他谏官本要一同请求面圣,结果却听闻圣上今日身体抱恙,不上朝不见客,而后又听闻你忽然大张旗鼓地要审理乐女遇害案,我心知会有问题,就过来了。”

    “……这么早?”

    谢知秋感到一丝异样。

    “这么说来,你在我审案时就来了?”

    “嗯。我与师父是差不多时候到的,还有其他人也一同过来看情况。不过我们毕竟不是大理寺的官员,所以没有露面,只在后面听了听。”

    谢知秋听了了然。

    大理寺审案并不完全公开,要是比秦皓品级更低的官员,恐怕就只能和普通百姓一样被拦在外面等消息了。但秦皓好歹有一身夺眼的五品官服,还是齐慕先的弟子,他要进来看,差役多半不敢拦他。

    不过,秦皓这么早就到了,居然待到这个点还没走,着实异常。

    谢知秋心知她这回算对齐慕先和齐宣正下了狠手,而齐慕先又是秦皓的恩师,秦皓一向对“萧寻初”竞争意识强烈,这会儿没准儿是来找她兴师问罪的。

    于是她垂头赶客道:“本官这两日公务繁忙,侍御史大人还请回吧,若有事,可以改日再谈。”

    秦皓却没有离开,反在灯下望她,眼神百味交杂。

    他说:“这世上少有人会不带偏见地为乐女考虑,更不要说还怀有悲悯之心地不惜与权贵为敌、为其伸冤。

    “但在此之前,我认识另外一个人,与萧大人性情相似。

    “她小时候就偶尔会问,为何世人一边鄙夷女子见识浅薄,一边又不让女孩与男子一般上学读书;为何世人只会遗憾生女无用,不像男子能够功成名就,却从不给女子入仕科考的机会。

    “我想,她若是遇到此案,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说不定也正在心里嘲讽,明明乐坊里都是男子主动去寻欢作乐,为何倒默认被卖进乐坊的姑娘水性杨花、品性不端。”

    谢知秋笔尖一停,轻描淡写地道:“是吗。”

    秦皓又问她:“你是何时学会辛国语的?还是……他会帮你?”

    谢知秋道:“我父亲早年常组织军队与辛军交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母亲又是雍州人,熟知外族文化。既然家里人都会,我年少时学过一点,有什么好奇怪的?”

    屋内异常安静。

    良久,她听到秦皓轻轻叹了口气。

    “谢妹妹。”

    他忽然出声唤道。

    他说:“以前你说想要当官,我只当是孩子的天真戏言。没想到……这身官服,居然真的很合适你。”

    “——!”

    谢知秋倏然抬头。

    秦皓望着谢知秋久违的面容,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感觉。

    谢妹妹大抵不知道,自从他基本确定内心的想法以后,看到的景象也稳定下来。

    以前他看她和萧寻初,总是一会儿一个样子,晃得眼花。

    可此时,在他眼中的谢知秋,已然是她真实的模样。

    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身着五品朱色公服,头戴乌纱帽,乌黑的长发,通透的眼眸,面容固然冷淡,但她的眼神十分清亮,令人挪不开目光。

    秦皓就这样站在外面,看她写案宗看了一下午。

    认真算起来,他已经好多年没能正面看到谢妹妹的容貌了。

    不仅是在谢妹妹嫁人以后,其实在她到及笄之龄时,谢家人就开始有意回避让未婚的年轻男女当面相处。

    所以,当秦皓看到已经长大成人的谢妹妹时,竟觉得有点陌生。

    但是,她蹙着眉书写到一半,有时仍会不知不觉将笔杆立起顶到脸上,在面颊戳出一个酒窝。

    在秦皓看来,这个动作,和她年少之时,对自己要交给甄奕先生的文章不满意的样子一模一样。

    时光荏苒。

    她依然是谢知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