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懂事的系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道路的建设毋庸置疑。

    古代威胁统治最大的无疑就是交通。

    交通通畅,那么统治自然顺畅,一旦交通堵塞,那么国家必然会陷入动乱之中。

    交通运输更是使人们得以便利地往来接触,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了解,并促进文化的发展。这都是一个国家各团结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历史上常把交通运输视为国家、社会形成与团结统一的一个因素。大秦时期,就以“筑驿道”从咸阳通达全国各地,并规定“车同轨、轨同距”,使全国的交通设施建设标准化。

    若是大唐能够贯通全国的同时,将交通的速度再度提升一个档次,那么大唐的国力无疑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而且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开源。

    前世高速公路能够收费,我大唐版铁路自然也可以收费。

    同时直道修建更是带动整个大唐的民生发展,只要不出大问题,国力无疑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所以,当得到了李世民肯定回答。

    甚至李二直接拨款了十万贯,十万石粮食,李明走路起来都有些轻松之色。

    脑海之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开始他的大基建计划。

    身影则是迈步走回了卫王府。

    今天在皇宫之中呆的时间已经足够久了,自然不可能再前去少府。

    皇宫之外。

    告别了神情复杂的裴矩卒。

    身影走回王府。

    而这一天也悄然间而过。

    当清晨的阳光洒落,新的一天到来。

    长安依旧热闹。

    卫王府之中。

    李明睁开了双眼。

    一如既往的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

    “恭喜您获得水泥制作技术!”

    ......

    机械的声音回荡,瞬间李明原本有些迷糊的神情在这一刻刹那间清醒了。

    “水泥!”

    他嘴巴微微的有些张大。

    神情之中不由带上了一份错愕之色。

    他真的没有想到,瞌睡之中竟然就有人送枕头过来了。

    他刚刚开始准备基建了,结果系统就给他送来了水泥制作的方法。

    虽说在华夏的古代就有着混凝土制作方法,其质量也未必比现代水泥差多少,可关键在于成本啊。

    古代版的混凝土,那成本简直高的离谱,什么糯米,蛋清。

    结实是结实了,但是这东西成本也高的你怀疑人生。

    水泥无疑没有这个问题。

    哪怕是在古代烧制水泥,其成本也极为的低廉,毕竟在前世,那些农村土窑之中的水泥烧制,比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也未必先进到哪里去。

    如今水泥的出现,无疑直接解决了他一个不小的问题。

    甚至足以让他建设直道的成本瞬间降了下来。

    原本直道的建设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枕木,这东西是否同样用木材,一旦用木材这成本无疑就上去了。

    可不用木材,哪怕是用石块其成本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如今有着水泥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了。

    毕竟如今他并非是真的建设铁路,而只能算是马路而已。

    跑的也不是火车。

    而只是马车。

    对于枕木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混泥土也可以代替。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