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一年的时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千玄甲军勾连着整个天地,契机交汇之中,一道道的血气狼烟冲霄而起,在这一刻让整个山谷都变得极为的肃杀。

    虚空之中。

    十二道虚影若隐若现。

    让峡谷变得格外的压抑。

    玄甲军作为大唐最为精锐的力量,其本质就等于大唐的存在。

    大唐越强,他们也越强。

    在大唐境内,他们甚至足以拥有着弑神的力量。

    虽说有着九州结界在,神圣的力量根本不可能降临,可秦琼和尉迟恭还是要避免意外发生。

    三千玄甲军就是阻挡意外的根本。

    一旦神圣力量降临。

    三千玄甲军足以完成镇杀。

    当然这只是最后的保障。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

    而上游所在。

    秦琼与尉迟恭的行动,李明自然是不知道的。

    水库的建设依旧如火如荼,有着那上万人的加入,加上钢筋水泥,水库的建设相比于这个时代的基础建设要快了太多。

    在前世,从水库筹建到建设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因为修建的水库非常大,那么需要的人,就非常多,时间自然也更久。

    可那是前世,水库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建设之一,在防洪、蓄水、航运、发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需要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了。

    在这个时代,如果仅仅只需要防洪的话,那就要简单多了。

    在工部与少府讨论的工期之中。

    时间大概是十个月。

    十个月的时间,基本就能够完成水库的基本工程。

    这无疑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了。

    李明甚至需要担心,其安全性能了。

    不过好在,在经过了工部和少府的双重确定之下,安全问题并不需要太过担忧。

    工地。

    呼呼喝喝的声音回荡在耳膜。

    尘土飞扬之中。

    一道道的身影在迅速之中忙碌。

    贞观元年就在这一种忙碌之中而过。

    对于大唐来说,贞观元年无疑是动荡的平稳的一年。

    有着李明的存在,原本的动荡在悄然间消弭无踪。

    同时大唐的国力正在以稳步的程度进行着。

    相比于原本轨迹之中的大唐,这个时代的大唐发展要更为的好。

    民间之中,百姓的生产生活更是逐渐之中已经恢复了过来。

    鸡鸭更是普及了整个关中,养猪流也在慢慢的兴起。

    而蝗虫,白茅的收购更是让百姓手中可以支配的钱粮在增加。

    哪怕什么也不做,这样下去大唐的国力也能够得到飞速的提升,比历史上更早的进入大唐盛世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哪怕是最根本的粮食问题,这一刻也是得到了解决的。

    土豆的高产,足以让任何的后顾之忧都不存在。

    亩产八千斤的高产作物,别说如今的两千万人口,就算人数再度多上十倍也是足以支撑的。

    可以说从武德九年,到如今贞观二年,李明所签到的东西几乎解决了大唐大部分的民生问题,接下来不出意外就是收获问题。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当时间进入了贞观二年之后。

    国力的提升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要知道进入贞观二年。

    可不仅仅李明这边的提升。

    李世民也开始了行动了起来。

    贞观二年四月,契丹酋长带领部众降唐,突厥派使来唐请求用梁师都换契丹,李世民拒绝,知道突厥国政混乱,无力庇护梁师都,便下敕招降梁师都,梁师都不肯。李世民便派遣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设法使梁师都投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