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大唐,神话之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唐,大宋,两个完全不可能有着交集的世界,在这一刻有了一份交汇,而且还是神话的大唐,和普通的大宋。

    这一种交汇,无疑又是另一种的体会。

    陆秀夫等人开始入住在了大唐。

    也开始属于了他们旁听生涯。

    虽说陆秀夫等人每一个都算是大宋时代的精英,可放在大唐之中,他们也只能进入国中进行着旁听。

    甚至其中几人还不得不进入小学旁听。

    没有办法,哪怕是国中的知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跟得上去。

    没办法只能先去小学旁听。

    而哪怕是小学,对于这些大宋的知识分子也算是打开了新的天地。

    至于国中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而对于陆秀夫等人的进修,李明也没有太过的干预。

    唯一的要求,那就是陆秀夫等人一个月左右需要回去一趟。

    毕竟由于十倍的时间差距,在大唐一个月,在大宋时间就差不多三个月了,三个月还不回去一趟绝对会出问题。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其他的,他暂时就不太理会了。

    大宋的事情也被他交于了春菊负责。

    作为卫王府老人,春菊的能力也完全不是盖的。

    帮助着大宋完成着统一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另一边。

    李明原本以为能够迅速处理的秦怀道,和程处亮,并没有立即出来,而是差不多过去了几天的时间,两人才陆续走了出来。

    两人的气息微微有些变化。

    李明的眉头不由一掀。

    “如何!”

    带着笑容开口,目光则是不由打量起来了两人。

    “殿下,不负所望。”

    秦怀道笑着开口,神情则是极为的从容。

    “殿下,俺已经让人拿下了那一个位面,不过发展起来,应该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程处亮也同样开口。

    随后两人将自己的情况讲述了一下。

    和李明这边不一样。

    秦怀道,和程处亮所打开的位面,虽然依旧是东方体系的,但是并非是李明熟悉的朝代,而是完全陌生的所在。

    不过对于秦怀道和程处亮来说,熟悉与陌生都没有多大关系。

    两个位面,一个不过二级,一个不过三级。

    对于两人来说都是轻松拿下。

    唯一的不同,那就是秦怀道的手段要更为的高明,而程处亮则是直接用于镇压了。

    当然效果其实都差不多。

    两大位面都已经开始初步臣服了。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着两大位面之中臣服于大唐的势力迅速完成扩张就足以达成目标了。

    而这一点,相信问题也不会太大。

    “不错,接下来这两处还是你们负责,尽快让他们统辖自己的位面,不过程处亮所在那一处位面,就暂时不要让人过来了。”

    李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沉吟着开口。

    武力镇压,终究有着一些后患。

    所以程处亮那里的位面,他并不打算让人过来。

    “诺!”

    两人应声。

    对于李明的安排,哪怕是程处亮也没有丝毫的在意。

    很快吩咐了两人之后。

    李明也开始忙活了起来。

    大宋那边,他自然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管了。

    作为华夏体系的王朝,还是有着一些优待的。

    所谓给他们机会,也同样是给他们一些可能。

    比如土豆,比如红薯,比如玉米。

    这些高产作物,自然可以给大宋送过去。

    甚至李明还派遣了几名可以信赖的农官前去指导。

    单单以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放在了大宋境内都是王炸级别的存在。

    要知道大唐境内的红薯土豆,可不是普通时空的红薯土豆,哪怕种植在普通时空之中,他的产量也要远远高于如今大宋时空的红薯土豆,几乎和后世的产量不会差太远。

    这样的庞大产量,对于整个大宋来说就已经比任何的支援都要靠谱了。

    在农业社会之中,粮食才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是否强盛,最为明显的标志,那就是粮食的产量。

    有着高产的红薯土豆,哪怕大宋在琉球的一隅之地,也有着无限的可能。

    再加上,前往大唐境内进修的陆秀夫等人,能够给大宋带来的变化,也许是比任何东西,任何支援都要来的更为剧烈的所在。

    这一点。

    在一个月的时间逐渐落下帷幕,陆秀夫等人经过了一个月旁听之后,就更加明显了。

    长安北区。

    这里是扩建后的长安城外城。

    也是曾经的北城区。

    原本,这里是一处处的庄园耸立,李明还在这里购买了一处庞大庄园。

    如今这里早已消失,出现在这里的是鳞次栉比的房屋。

    一处房屋之中。

    陆秀夫二十几人齐聚在了一起。

    “诸位,陛下因为学业未达标,今日恐怕很难到来。”

    一道身影开口,神情之中带着一份苦笑。

    长安小学管理之严,让他也没有办法。

    别说赵昺学业了,就算是他,作为小学旁听生,学业也同样没有代表,若不是考虑到了旁听生管理没那么严,他也到不了这里了。

    “哎,陛下也没有代表,我也没有达标。”

    “这大唐的学习简直。”

    赵文苦笑着开口,想着过去一个月的学习,他只感觉自己头一个大两个大。

    及格简直就是天堑。

    他都在考虑自己下一个月要不要也去小学算了。

    国中实在太难了。

    “惟恭兄,你也没有及格。”

    刘辰翁带着愕然的声音开口,此时他正好从外面走了进来。

    “是啊,会孟兄,武科就别说了,我等那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可就算是文科,其中必修三门文学,数科还好,可理科我真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更别说选修那几门了,那简直一言难尽。”

    赵文神情带着一份苦涩。

    他自认为自己是神童,在大宋文坛也有着一席之地。

    可没有想到进入大唐,不到一个月,他就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文盲一样。

    那是这里不懂,那里也不懂。

    “哎,我也是,理科简直要人命,就像这月月考那第一题,拔河比赛中,队员往往要倾斜着,现在的问题是:队员倾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增大地面对人的什么力?”

    “我哪知道是什么力。”

    刘辰翁同样苦笑着开口。

    “对,对,还有着数科那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

    一时间房间之中,一道道的声音在抱怨了起来。

    直到陆秀夫的身影走了进来。

    众人才逐渐安静了下来。

    “陆大人!”

    一道道的身影躬身,对于陆秀夫众人还是极为钦佩的,哪怕如今换了天地也同样是如此。

    “诸位,我等可不是抱怨的时候,这里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虽说这些的学习很难,可每一样东西,吾等若是掌握了,对于吾等,对于大宋都有着莫大好处。”

    “武科不说,这里的强者,诸位在这一个月应该也见识到了,强者追星拿月不在话下,若是吾等能够掌握,别说光复社稷,就算再造华夏也能够轻松做到,而哪怕是文科,其拥有的知识,也足以吾等,乃至于大宋收益良多。”

    陆秀夫铿锵的声音缓缓开口,伴随着他的话语,在场的众人都不由陷入了沉默。

    能够被陆秀夫挑选出来的二十多人,每一个人都是大宋时代的精英,每一个人也都抱有着光复社稷的伟大决心。

    而且哪怕在抱怨,其实他们也清楚,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他们抱怨只是因为的确太难了而已。

    “吾等明白,陆大人,只是吾等愚笨,恐怕会浪费陆大人心血。”

    赵文苦笑着开口,神情之中不由带着一份叹息之色。

    “无妨,吾等还有时间。”

    “而且别忘了,那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