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红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唐清安在辽东最信任的人,刘承敏虽然只管着东海堡的事,但是对大哥的计划十分的清楚。

    “这个买卖的收益,咱们占三成,广宁右屯卫和火药坊的码头由我们负责打点。

    其中一成是挂在大哥名下的,实际上是辽东都司的经历的,他也要上下打点,北镇的镇远堡占两成,关口以及北镇由他们打点。

    薛家占四成,他们负责船队到东海堡接受物资和马匹,会运到蓬莱走陆路,包括销售都由他们负责。”

    “薛家对大哥是真不错。”

    陈德言听到薛家所占的份额,忍不住惊讶道,他认为薛家占五成都不过分。

    刘承敏也点点头,对薛家颇为感激。

    “大哥创业之初,正是需要银钱,薛家可能是考虑到这点,薛家太太才松的口。”

    “那还有一成呢?”

    “还有一成用来打点沿途各驿站,地方大户等,毕竟这利益动人心,不让别人沾点腥,谁晓得会不会捅出篓子。”

    “还算是想的周到。”

    陈德言认为理当如此,只有相关的人都能获利,生意才能做的长远,做的稳当。

    镇远堡属于北镇,北镇下面就是各处驿站等,经过广宁中左所,就到了广宁右屯卫的范围。

    一成的收益,足以用来打点这些地方。

    看着眼前几十艘大小的渔船,随着波浪不停的摇摆,远处的天际线泛着银银白光。

    抬起头感受到海风里的腥味,陈德言笑了起来。

    刘承敏听到三弟的笑声,好奇的看向他。

    “大哥真是太厉害了,离开金陵半年,就打下了这么大的根基,上上下下都结成了关系网,真不知道大哥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是因为这,刘承敏想到这半年来,大哥没有一刻休息,哪怕年关大雪封路的几天,也在教导百户所里的几个孩子。

    “天道酬勤,大哥又是有本事的,加上他长远的目光,能准确的预料形势,的确是常人不能及也。”

    想到大哥心中的那份规划,如今已经徐徐展开,刘承敏的心胸,向眼前的大海一样澎湃起来。

    银子要有了,兵也要有了,船也开始有了,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这条商道很重要,其中风险也很大,三弟,多余的话二哥不想说,只能告诉你,务必保重。”

    “大哥的预期是多少?”

    既然大哥拉拢了这么多的势力,盘子当然是要往大了做,做小了钱都不够分的。

    陈德言九岁就在薛家从学徒做起,如今已经七年多了,账目算的利索。

    “每年两趟,马匹就要达到三五千匹,羊也要上万,还有从金陵贩丝棉等布上万匹,茶叶三五万斤……”

    陈德言愣住了。

    “大哥有这么多本金吗?”

    刘承敏摇了摇头。

    “大哥只有五百两,还是贾府借的,其余几处也没有太多的现银,总共凑了才一千四百余两。”

    “这点本金,只算买马的成本都不够十分之一。”

    “一千两银子,是今年先探路,把关外关内的关系打通畅,也是几家磨合一番,按照大哥的想法,明年肯定会开市,到时候才是趁势做大的时机。”

    两兄弟在白石滩,细谈商道上的事,唐清安则到了卫司,受到了同僚的围观,恭喜他领了备御。

    一个人的权势,并不是只能靠官职来决定。

    备御的身份,在广宁右屯卫里,的确不算小了,但是更多的人,看重的是唐清安在当地驻守的便利。

    说来说去,就是钱粮而已。

    广宁右屯卫至少还有三四千军户,凑个几千人还是凑得起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