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绝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十年前,倭寇占领汉城前夕,没打算焚烧朝鲜王宫的,朝鲜国主和官员逃离后,汉城乱民进来抢了一把,然后点火给烧了。

    入城的倭寇们,反而开始组织了救火,可惜为时已晚。

    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等正殿,除了昌德宫还能修葺抢救下,其余几宫都需要重建。

    朝鲜国主李珲不能体恤民情,大动土木修建这几处宫殿,以致于乱军杀入王宫时,朝鲜百姓们拍手称快。

    绫阳君李倧所在的破落院子,一队士兵闯了进来,金瑬,李贵等人,亲自来迎接他,护送他入宫。

    就像做梦一样。

    从原来被圈禁,父兄先后被害,自己也不知道哪一天会闯入一队军士,以随意编造的名义杀了他。

    现在的确闯入了军士,却是拱卫他登上朝鲜国主之位。

    一路来,他很茫然。

    兴奋,激动的同时,内心悄然升起了一股危机,被孤独之感缠绕。望着满面笑容的大臣,军士们。

    看着大多陌生的面孔,李倧收回了目光。

    他们能把自己扶上国主之位,也能把其他人扶上国主之位。

    在王宫里,一夜难眠。

    第二日,李倧派人去请被幽禁的仁穆大妃,禀告反正之意,接着派了仪仗奉迎回仁穆大妃。

    见到仁穆大妃后当场痛哭,解释自己事非得已,从仁穆大妃处授予御宝,在庆云宫继位。

    随即以仁穆大妃名义发表教书,废黜光海君,立李倧为王,在庆运宫接受百官朝贺,颁布即位教书,大赦境内。

    顺利登位后,颁布各项王命的同时,就派人去召见金州将军唐清安。

    第四日。

    唐清安在朝鲜卫士的注视下,在朝鲜官员带领下,从光化门进入,一路走过玉石广场。

    “宣,上朝将军觐见!”

    高台上,朝鲜宦官命道。

    “宣,上朝将军觐见!”

    宫殿卫士一个个喊下去,声音如虹。

    一直过了三大宫门,一步步登着勤政殿的台阶,这里是朝鲜的王宫,政治的中心。

    “朝鲜国主这般紧急的召见将军,我猜朝鲜国主想要拉拢将军,毕竟他是被人扶上位的,估计想拉拢将军以坐稳王位。”

    来之前,谢友成说道。

    唐清安也是这么认为的。

    “金州总兵唐清安,拜见朝鲜国主。”

    进入殿后,在众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唐清安谦和的弯腰行礼,表现的十分谦逊。

    并没有心中担忧的狂傲,李倧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欣喜急道,“赐座。”

    宦官们搬来了一把椅子。

    唐清安迎向了殿内,陌生的朝鲜文武百官的视线,众人对上金州将军的目光,纷纷避开眼神。

    “谢朝鲜国主恩荣。”

    唐清安坐下。

    “我国服侍天朝,百余年载,以则君臣,恩犹父子。壬辰再造之惠,万世不可忘也。

    先王临御四十年,至诚事大,平生忘尝背西而坐。

    广海忘君背德,罔畏天命,阴怀二心,输款奴夷,已未征奴之役,密教帅臣,观变向背,卒致全帅投奴,流丑四海。

    王人之来我国,拘囚羁絷,不啻牢狴。

    皇敕屡降,无意济师,使我三韩礼仪之邦,不免夷狄禽战之归,痛心疾首。”

    宦官念着教书,唐清安听的聚精会神。

    首先重述了两国君臣之义,然后直接不在认可广海君的年号,又把广海君对上朝蛇鼠两端的事告知,最后强调广海君作为作为对朝鲜的危害云云。

    “善,我会上疏朝廷,把朝鲜国主之教书,传回国内。”

    唐清安并没有多言。

    现在朝廷官员人心不定,各地都还没有反应,急的又不是他,心底有危机的也不是他。

    现在还没到自己旗帜鲜明支持朝鲜新的国主的时候,没必要得罪朝鲜复杂的派系。

    不论是熟人金瑬,李贵,还是申景禛,李曙,甚至强硬派沈器远等,都对金州将军的表现颇为满意。

    并没有推诿前番的承诺,而是利索的答应,同时也没有居功倨傲,在朝鲜指指点点。

    公式化的应对完,唐清安没有留念,离开了朝鲜王宫,准备回镇江。

    “接下来朝鲜会很乱。”

    登船时,谢友成和陶杰前来送行。

    陶杰也是生员,落入蛮族境内没有逃出来,后来被谢友成所救,跟着谢友成一起为金州奔走。

    才干精绝,辽阳那名重要的人士,就是他按照将军的吩咐去联络上的。

    金州敢裁军,那名辽阳的人,所传递回来的消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朝鲜新国主登位极快,朝鲜各地都还没来得及反应,如果能继续平稳下去,应该无碍。”

    谢友成以为将军担心朝鲜政权更替,会导致前番朝鲜应承的事情有变。

    唐清安摇了摇头。

    他不担心这个,朝鲜虽小,派系太多了,且斗争残酷没有余地,因此不会有人主动得罪他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