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议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感人。”

    顾应时说道。

    不过他一开口,了解他的人就知道他是何意了,唐清安也明白了顾应时的意思。

    果然。

    “可是感人不能当饭吃,这股精神值得称赞,但是饿着肚子不是一回事。

    现在各地的百姓,缩衣节食,新收拢的百姓,每日两顿稀,还要组织起来干活。

    虽然将军划下了底线,绝对不准饿死人。

    但是长期的饥饿,同样会死人的,百姓中倒下的数量不用我提,在座的各位都知晓。

    我现在都不知道今年怎么撑过去,十万兵,我也舍不得,我恨不得把我的血肉拿去喂他们。

    我不是虚言,各位,我是真的这么想的,可我这一身百多斤肉,不顶用啊。”

    听到顾应时感情饱满的,又冷血无情的话语,众人都沉默了。

    粮食。

    这就是一座压在金州,镇江各地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

    在座来自辽东各地的生员们,辽民们,军户们,不管前半生是什么的经历。

    游击战以来。

    前线所发生的事,对谁都是新的,震人耳目的升华。

    不管是心向朝廷,还是心向将军的冯胜之,李成贤,赵缑用等文武官员。

    现在只有一个想法。

    如何度过眼前这个难关。

    “你说的是现实,但是难道无视军士和百姓们的心愿吗?我是绝对不允许的。”

    冯胜之反驳道。

    “请你拿出一个解决方法。”

    顾应时看向冯胜之。

    冯胜之看向一言不发的将军。

    “将军,向朝廷请求支援吧,把金州,镇江各地的事迹,如实的告知朝廷。”

    “哈哈哈。”

    顾应时大笑了起来。

    冯胜之冷冷的看向顾应时。

    他知道,此人野心越发的大了。

    不光是顾应时。

    在座的文武官员,有一半以上都起了别样的心思,还有部分则在观望。

    冯胜之不同意将军有这种野心。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现在。

    冯胜之的意愿更加的强烈。

    因为现在金州和朝廷翻脸,绝对不是时机,也对不起奋战的辽民和军士们。

    只有金州和朝廷一心,有了朝廷源源不断的物资,才能解决金州的粮食之难。

    而解决了金州的粮食的难题,才能让辽民和军士们不至于白白的牺牲。

    “金州,乃至新金已经逐渐开放,允许内地的商贾来做生意,冯兄可能忙于公务,没有去地方看看。

    这些商贾对于金州新戏只觉得无聊,无趣,虚假。

    亲自来了辽东的人都不信,将军写奏疏去朝廷,朝廷能信吗?只会认为将军为了索要物资而编造谎言。

    前番将军以战事威胁朝廷,才调集了些许物资到登莱,转运到金州,杯水车薪罢了。

    连几万精兵的战事都威胁不到朝廷,冯兄难道认为朝廷会在乎百姓们吗?

    如果朝廷真会在乎百姓,又如何会有辽东今日之局面呢?”

    两大巨头针锋相对。

    武将们不敢插手,其余的官员也不敢插手。

    “试一试,试一试。”

    冯胜之第一句话回复顾应时,第二句话则看向将军,露出恳求的目光。

    看到了冯胜之的目光,唐清安啊明白了。

    这是一个儒生,对他的祈求。

    现在他真的不适合再威胁朝廷索要物资。

    前番好不容易过了关,事情可一不可二,再如此为难朝廷,朝廷不会理解他。

    金州将军向朝廷索要物资。

    可以看做是金州急缺物资,也可以看做是金州将军跋扈。

    历史上,毛文龙和朝廷逐渐不合。

    一半的原因就出在物资上头。

    唐清安站了起来。

    众人紧紧的盯着将军,等待将军的主意。

    这些年,众人对将军都极为的熟悉了,每当有决定时,将军都会情不自禁的踱步。

    一步,两步。

    唐清安走到窗前,看到窗外秦可卿命人种下的树木,让将军府不在过于肃杀。

    太上皇对于他有些不满。

    因为他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太上皇。

    现在两皇之争势如水火,皇上连自己的贵妃都见不到面,太上皇把贾府的小姐调到太妃处,就是为了防备皇上拉拢了贾府。

    忠顺王对他也不满。

    因为他前番没有顺从忠顺王之意,反对朝鲜新国主登位。

    皇上。

    虽然没有表态过,估计也对他不满。

    人参贸易,动了皇上的钱袋子。

    嘴角翘起。

    如果不是四大家族的维护,以及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