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复州守军八千人,永宁监城守军两千人,五十驿寨守军八百人,得利赢城守军一千五百人,栾谷关守军一千二百人。

    其余零零散散,总共合计一万七千余人,驻有蒙古旗,正蓝旗七千余人,汉兵万人。

    复州扼守蛮族精华之地门户,因此派驻了重兵。

    长白山脉岫岩守军三千人,周围七堡合计两千人,凤城守军五千人,周围各堡合计两千余人。

    这两地远离蛮族腹地,处于长白山脉中。

    以两大城为核心,各堡为枝干,占据了长白山脉里的平原地区。

    集中力量。

    先打岫岩。

    因为此城对东岸威胁最大,可以以此为根据点,蛮族如果派大军,可以顺利的把东岸截成两段。

    “刘承敏负责警戒复州,如派出援军,则在游击区阻止蛮族援兵。”

    “领命!”

    刘承敏大声说道。

    唐清安又看向武震孟。

    “武震孟看住凤城。”

    武震孟同样起身,大声领命。

    “朱秀,负责攻打岫岩,以东岸原三营,合计四万兵,一个月内取下岫岩全境。”

    三大游击区,原先九营两万七千人,如今扩充到近十万人,唯独朱秀的防区最大,最艰难,同样扩兵最多。

    “保证一个月内取下岫岩全境。”

    朱秀底气十足的说道。

    将军就是这样。

    喜欢以多打少,还每次都搞得神乎其微的,好像多大的事似的。

    蛮族本来就以岫岩,凤城做诱饵,没有派驻多少军力,诱惑金州军,镇江军夺下此两城池。

    原来想着这两城池远离东岸,不但要耗费将军的粮草,还能轻易夺回来。

    没想到将军建立了游击区。

    因此这两城就成为了鸡肋一般。

    至于没有了这两城,金州军镇江军大军跃过长白山脉去打沈辽,估计老奴得兴奋的睡不着觉。

    现在游击区已经强大,这两颗钉子可以拔出了。

    他们也可以不要这两个城池,但是留着些许蛮族兵,到底有些碍事。

    四万兵打五千人的城池,要是放在以前,朱秀可能信心不足,如今别说他,就是营总彭大海也是信心十足。

    他的防区扩兵最多,其中三大营,又是彭大海扩兵最多,有一万两三千人。

    秋收前。

    以朝鲜十万石粮草,旅顺通商得来的七八万石粮食,加以朝廷终于又运来的十万石粮草。

    合计二十七八万石粮食,加以咸鱼干,各类肉干五千余石,有了这些积蓄。

    三大游击区近十万兵,数万的骡马,终于开动了起来。

    长白山脉因为游击区的存在,城池早就失去了耳目,直到前方的兵堡被围,才冒死把消息传了出来。

    唐清安因为有蛮族的信息,把蛮族的举动看的一清二楚,而蛮族却对金州镇江一无所知。

    复州和凤城收到岫岩的求援,皆不敢冒动,快马去沈阳问策。

    老奴怒了。

    这数年来,从治下辽民中搜刮了无数的积累。

    今年上半年,他让皇台吉娶了科尔沁部贝勒之女,再打败了来袭扰的林丹汗部,巩固了辽东蒙古。

    又征服了东海的瓦尔喀,虎尔哈,卦尔察等部,获得了大量的生女真人口。

    奴儿干司,哪怕是极东之地,也已经成为了他的地盘,本就占据了辽左大半,又是最富庶的土地,加上关外的草原。

    他治下的疆域,并不比大周要小多少。

    一个小小的金州总兵,获得了小小的狭长东岸地带,竟敢屡次冒犯他。

    这回他终于动怒了。

    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再等一年。

    现在他不想等了。

    皇台吉欲言又止,代善欣喜若狂。

    其余人不愿插手此事。

    明眼人都看得到,大汗钟意于皇台吉。

    特别是今年以来,先命皇台吉娶科尔沁贝勒之女为妻,后又安排他负责西线。

    大汗身体不好,又老迈起来,终归要考虑身后事。

    种种举动都透露出对皇台吉的铺路。

    正在此时。

    率师征东归来的塔拜,皇台吉的六哥,平静的说道。

    “父汗是准备先打金州镇江吗?”

    殿里。

    安静了。

    皇台吉感激的看了眼塔拜,代善则满脸不快。

    “金州是强敌,先灭掉金州,就算只是把东岸和镇江打掉,让能伤了他的元气。”

    代善重新提议道。

    自从代善分到了东线,就主张先打金州镇江,用意不言而喻。

    可是经过商讨,最后认为应该先打北镇。

    一则北镇更为轻易,二则也能提前灭掉北镇的新军,以绝后患。

    然后再集中力量打东岸,然后镇江,最后困死金州。

    至于先打东岸。

    考虑到长白山脉的游击队,山区又物资运送困难,实为难事,不是一时之功。

    打北镇只需要两月,而打东岸,镇江,估算下来至少要半年甚至一年,做不到速战速决。

    不管是诸部清理山区的游击队,还是围困金州,都需要海量的物资积累。

    而时间一久,说不定又给了北镇可趁之机。

    虽然北镇的新军不被众人放在眼里,可到底也是有近十万之众。

    谁也不敢保证,长久累月下来,对方会不会寻到己方的疏漏之处,导致功败垂成。

    只不过二阿哥代善威信甚高,众人不好出面反对他。

    连大胜归来的塔拜,也不愿违逆二哥,引起他的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