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针对金江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样的一片土地上,金江镇在将军的带领下,上下齐心,克服诸多困难,努力发展民政。

    终于一些的枝头上,已经开花结果。

    而蛮族困顿,不少蛮人因为无法生存,在皇台吉长子豪格的带领下,退回了奴儿干司。

    奴儿干司的最高山脉长白山,它的主峰白头山,犹如一把利剑插入云霄。

    在白云中隐隐若现,隐没在茫茫的“林海”之中。

    是鸭绿江,松花江,图门江的发源地。

    无边无际的深山老林,有无数的野兽蚊虫,沼泽河流,同样养育了众多的部落。

    这些部落,大多都消亡在了老奴手中。

    只剩下吉里迷、苦夷,苦兀、达斡尔一些种族。

    根据蛮族老档记载,所言天命汗军纪严明,征抚并用,以抚为主,实际中却不是如此。

    以和大周互市获得的利益,发展出来的强大,然后跃过大周所定的地盘。

    用超过这些部落的武器装备,残酷的征服了这些部落。

    例如征服瓦尔喀的八旗军,行至必音屯,大肆掳掠奸淫,将瓦尔喀一带的部落人口,砍去手脚,刺穿人们的耳鼻。

    手段之野蛮残酷,让人闻之色变。

    当年奴儿干司中的各部,皆愿意归顺前明,百年后又轻易归顺大周,因为大周能带来先进的文化,还有更先进的生活方式。

    蛮族没有这等便利,唯有杀戮恐吓人心。

    并且在四千年前,自有文字起,长白山就已经见于中国的文字记载,如《山海经》的不咸山。

    《周礼·职方氏》,划东北为幽州。

    战国时期,魏国的地理书,《尚书·禹贡》也有详细的记载,冀州,青州各包含了部分的东北。

    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是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

    魏称为徒太山,唐朝称为太白山。

    等等。

    乃至数百年前,前明设奴儿干司,各部头人归附,奉贡纳册,包括老奴的祖先,也是大明之臣。

    此地向来都是纳入中国的版图,到了大周,同样如此。

    是中国自古之地。

    所以哪怕部分蛮族已经退回奴儿干司,但是皇台吉心中的忧虑并没有消除。

    所处之地皆是周地,他又如何能安心。

    而他的长子豪格,也不能理解父汗的苦心。

    从繁华的沉阳,到了物资短缺的奴儿干司,豪格郁郁寡欢,没有尽心的组织百姓生产。

    游猎的生活,必须在冬日来临前,积蓄足够的食物,还有干柴,保证在屋子里抗过天寒。

    正是因为蛮族的积蓄不够,才分了部分人口回奴儿干司,而豪格的不负责任。

    导致冬天的来临,不少人都没有足够的积蓄。

    一直到了春天,这片土地上,饿死冻死了数千人。

    皇台吉得知大怒。

    鞭打了豪格,严厉的痛斥一番,最后让豪格重新回奴儿干司,让他用心做事。

    对于此事。

    很多贝勒都不满,认为皇台吉太过自私。

    但是皇台吉充耳不闻。

    他深知奴儿干不同辽东,辽东可以集中生活,从而加强集权,但是奴儿干司不行。

    如果不派他的儿子去,换了旁人,他是不放心的。

    当初的四大贝勒,最早的阿敏死在金江军炮火之下,接替的塔拜又被金江军俘虏。

    资历最大的代善牺牲,除了皇台吉,就剩下了莽古尔泰。

    因此莽古尔泰,不客气的质问皇台吉,是否真的要放弃沉阳。

    如果是以前,皇台吉一定会想办法,打压莽古尔泰,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蛮族受了大败,已经无力继续内讧。

    现在的蛮族,掌控势力的分成了三支,最大的一支当然是皇台吉,除了亲掌精兵巴牙喇,还有两黄旗。

    代善牺牲,两红旗中的镶红旗,交给了萨哈廉和瓦克达两兄弟,正红旗则划给了皇台吉自己的长子豪格。

    然后就是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他虽然只掌握一旗,但是他资历和威望最高。

    最后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

    皇台吉打压年长有战功的阿济格,拉拢更为年轻的多尔衮和多铎,任命多尔衮为镶白旗旗主。

    正白旗是老奴长子的长子阿杜,镶蓝旗是老奴弟弟的儿子济尔哈朗。

    阿杜的父亲,济尔哈朗的父亲,都是被老奴赐死的,因此两人都没有资历对抗皇台吉。

    只有眼前的莽古尔泰,面对皇台吉底气十足。

    “辽阳的金江军虎视眈眈,金江军的骑兵,常犯境袭扰,现在沉阳已经无法种田。

    而都城设在沉阳,需要运送物资供养,如此形势下,与我方不利。”

    皇台吉解释道。

    对于是否迁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