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电影到底怎么玩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做多大的规模,达成什么样的效果。”韩三爷还有点担心宋鲁不能理解。

    但事实是宋鲁很能明白,因为这确实是没办法给他准确答案的。

    正因为影视这个特性让很多的外行人很难进来,也很难用他们所谓的‘现代管理’与‘科学做法’把影视做得更好。

    后世的阿里与企鹅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拍一部电影投资多少钱最合适?行业的人会给你划分一个大致的框架,比如说爱情片大概多少到多少,战争片大概多少到多少,其它类型片又是多少到多少,文艺片又是多少到多少……

    都是一个大致范围,为什么是个大致范围?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市场的容量,这类片大致最高能达到多少票房。

    然后用这个票房来倒推成本,这样就能告诉你一个大致的投资额度了。

    行,那可能别人告诉你,爱情片投资到了三千万就是顶格,再往上投那就很难收回成本。

    因为目前最好的爱情片票房也就几千万近亿,所以投资额最多三千万。

    那作为投资方,你肯定要赚钱吧,那到底是投三千万呢?还是三百万?

    这个就不能按照外行人的方式行事了,为什么?因为外行的行事风格是严控成本,保证质量。

    这句话有没有错?没有错。做法有没有错?没有错。

    但放到影视行业……不可行。

    为什么?什么叫严控成本?一部片子理论上成本可以小到几千上万块钱,理论,就一个两个演员,所有活还两个人干的那种。

    那如果按这个理论,把成本控制成这样行么?肯定不是行,因为这就没有更好的设备,更多的专业人员,就做不出更好质量的东西了。

    那好,我们租来更好的设备,请来更好的专业人员……

    只是这个就弹性大了,更好的设备指什么设备,有一天几千块钱的常规设备,也有一天上万甚至数万的最前沿技术的设备,用哪种?按照最好质量的标准肯定用最好的设备吧?但成本控制不好。

    再说这专业人员吧,什么叫专业人员?有人拍过电视电影,他们算不算专业人员?有人跟过国内的大组,他们算不算专业人员?也有人跟过好莱坞的超级大组,他们算不算专业人员?

    所以,你请什么专业人员?

    还有使用的地场,有专业的场地,有免费的场地……

    创作时间上也是弹性的,电视电影拍15天就可以了,院线电影拍30天的有,45天的有,60天的有,90天,120天,一年,两年,十年的都有。

    还有这宣发,你可以做一百万的宣发,也可以做一千万的宣发,更可以做几千万的宣发……

    最最关键的问题是,你有可能钱花了,设备用了好的,人用了好的,宣发也是好的,最后票房卖不动。

    为什么?因为你拍的是商朝的故事,观众没有代入感,没兴趣。或者是你拍的是一个某小地方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感人是感人,但不符合大家的普遍幻想的那种爱情,所以观众不会为此买票。

    所以,外行的人就抓瞎了,这根本不可控啊。

    不像我的工厂,什么都是标准化的,什么都是流水线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的影视圈的人没办法用一两句话跟外行人说清楚这里面的道道到底是什么玩法,因为说不清,也没有人玩得通透,哪怕是像中影这样的公司,要资源有资源,要经验有经验,他们拍十部片能赚三部就不错了,其它的七部是亏的。

    你说,一个业内实力最强的公司都没玩明白,你一个外行人怎么玩明白?

    ……

    韩三爷也是担心宋鲁听不懂他的话,所以不知道该如何说。

    “哈,韩董,我懂的。目前我们的制片初步预算成本是1300万,也就是说投到宣发上的是1700万。我的想法就是按照1700万这个额度去做一个宣发计划,能出一份大致的宣发方案么?”

    宋鲁问道。

    “哈,你能明白就好。”韩三爷放心的点了点头,“你要这么说的话,这个就简单了,这个方案我们随时可以出,然后你们派人跟我们对接就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