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麋马角力 胜必生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见那两千多魏军的身影。

    但因为距离太远,所以糜旸并不能找出司马懿的身影。

    晋宣帝?

    身为后世到来的人,糜旸对司马晋这个朝代一丝好感都无。

    糜旸看着两千多魏军骑军的方向,眼神中的光芒正在不断流转着。

    最后他负手而立。

    在历史上你用强大的兵力优势与国力,生生耗死大汉的希望。

    现在时势逆转优势在我,那我就以你之道,还施你身。

    或许因为魏军援军的到来,令武当城中的魏军士气恢复,但那又如何?

    只要在大致的形势未转变之前,糜旸便不会轻易任何一個机会。

    况且士气这东西,是会变化的。

    ...

    在汉军的大营之外,有着两千魏军骑军在来回梭巡着。

    率领这两千骑军的主将为曹泰,副将是司马懿。

    曹泰骑在战马上,看着立在巢车上那高高飘扬的曹仁大纛,他的眼中已经满布泪水。

    父亲!

    曹泰在看到汉军已经从武当城下退去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中的悲伤。

    他从马上快速落下,而后朝着那面大纛的方向跪了下去。

    在曹泰跪下后,他眼中的眼泪一滴滴的落在膝下的土地上,而后曹泰对着那面大纛叩了三个头。

    当曹泰的头在地上抬起之后,他眼神中的悲伤已经彻底被仇恨所掩盖。

    糜贼!糜贼!

    曹泰的内心中不停地在呼喊着这个名字,随后他抽出腰间的佩剑,他双手捧着这面佩剑朝向曹仁大纛的方向。

    在两千骑军身前,曹泰对着那面大纛的方向,郑重的立下一个誓言:

    “泰今生若不能为父报仇,死不入宗庙!”

    曹泰充满仇恨的誓言,顺着风声飘进身后骑军的耳中。

    他的语气中充满着悲愤。

    而这时率领着一部分骑军,围杀汉军斥候后的司马懿正好回到曹泰身前。

    他在听到曹泰的誓言之后,脸上浮现着凝重之色。

    司马懿用一双鹰眼朝着汉军大营的方向看去,他的目光是为一人而投去。

    当初他在公安城下,亦曾将目光投向城中过。

    但与当时不同的是,现在他的目光中充满着忌惮。

    不过半月时光,他怎么都没想到,帝国南疆竟然产生这种剧变。

    但很快的司马懿就收回自己的目光,他下马来到曹泰身前,将曹泰从地上扶起。

    司马懿对着曹泰言道:“糜贼人神共愤,然安东现身负重任,切莫悲伤过度。”

    “安东要保重身体。”

    曹泰虽然年纪不高,立的战功也不多,但因为是曹仁的儿子,所以目前身居安东将军一职。???..coM

    司马懿的担心不是毫无理由的,这时代的人感情丰富,所以是真的会因为悲伤、愤恨等诸类情感而死。

    在司马懿扶起曹泰后,曹泰布满泪水的脸上浮现一丝感激之色,他插剑入鞘对着司马懿一拜道:

    “今次非仲达到达,恐武当县已经被糜贼所攻下也。”

    面对曹泰的感激,司马懿不敢受,他避开曹泰的这一礼,而后对着曹泰言道:

    “魏臣献计守魏土,乃天经地义之事,安东无须言谢。”

    虽然司马懿推迟了他的谢意,但是曹泰心中对司马懿还是感谢的。

    刚才武当城下的局势,曹泰看的很清楚,若不是司马懿的计策,武当城可能已经被糜旸攻破了。

    话说司马懿本来在洛阳,为何如今会在南阳中出现呢?

    这得感谢曹丕。

    之前曹丕在知道孟达断发的事件后喜不自胜,他特地发出诏书用高官厚禄封赏孟达。

    后来不久后他还拜司马懿为督军、御史中丞,让他为天子使者前来南阳准备迎接孟达进入洛阳。

    儒家天子,是很重视仪式感的。

    而司马懿到达的日子,正是曹仁领军离开宛城后不久。

    因为迎接孟达入洛阳觐见曹丕的任务,所以司马懿便在到达宛城中后,一直等着曹仁的好消息。

    万万没想到,司马懿苦苦等待的孟达没等到,等来的却是一个巨变。

    曹仁生死未卜,武当危在旦夕!

    而当初曹仁领军出征后,将他的心腹战将大多都带走,留下他的长子曹泰守卫宛城。

    当留守宛城的曹泰得到满宠快马传报的情报后,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个情报是巨变,对曹泰来说,这个情报简直就是一个惊天噩耗。

    在知道这个惊天噩耗后,曹泰一方面悲痛不已,一方面心中急着召集大军救援武当县。

    但他的这个想法却被司马懿所劝阻。

    这场巨变并没有让司马懿失去理智。

    在司马懿看来,南阳郡的大多数战兵都被曹仁带走。

    如今唯一还有战力的便是驻守樊城的曹休所部,但那部兵马是不能动的。

    那部兵马是南阳郡最后的希望。

    如果不能调动曹休所部的话,那么南阳郡中便已经没有机动兵力了,所以只能向外州寻求援军。

    只是这样的话,时间最快亦要一个月以上。

    如今武当县因为曹仁之败,肯定处于人心惶惶的状态,在这样的状况下,武当县不可能守得住一个月的。

    因为知道武当县目前最大的隐患是什么,所以司马懿向曹泰提出了率骑军长途奔袭之策。

    两千骑军或许不足以对糜旸的大军造成威胁,但只要他们能够利用骑军的特点,设计造成大军来援的假象,那么至少能够大大激励武当县中魏军的士气。

    这样武当县就好守了,有可能可以坚持到其他魏军援军的到来。

    曹泰在得知司马懿的计策后,他亦觉得此计策甚好。

    所以他便与司马懿即日出发,率领着两千骑军从宛城南下。

    而当曹泰率领着两千骑军到达武当县后,一切的发展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

    现在武当城下的汉军已经退却,武当城的危机暂时解除,所以曹泰问司马懿道:

    “依仲达之见,我军下一步该如何做?”

    现在曹泰对司马懿的智谋十分信任。

    在曹泰的询问之下,司马懿思索一番后答道:

    “贼众方获大胜,士气大盛,乘胜之兵不可力敌。

    然大胜之后贼众易生骄心,或可借此乱之。”

    听到司马懿这么说,曹泰的眼神中流露出亮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