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根本之患 二龙相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希望曹丕能明白他所说的这些道理。

    天子是王朝的象征,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王朝的整个风气。

    近来曹魏之所以会流传起畏蜀风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曹丕自身上。

    而在曹真看来,大魏惨败几次算不上危急根本的事,毕竟重要的战略要地大魏并未失去。

    曹真真正担忧的是,那种畏蜀的风气。

    这种畏蜀的风气就好像五石散一般,在慢慢的侵蚀着大魏的精气神。

    一旦大魏的精气神都被这种风气腐蚀掉,那么大魏灭亡的时候也不远了。

    而想要阻止这一点,关键就在于曹丕身上。

    当曹真说完所有的建言之后,曹丕整个人处在沉默当中。

    他看着地上一心为国的曹真,想着曹真方才对他所说的那些话,他想起了曹操临终前嘱咐他的一句话:

    “子丹在,大魏无忧。”

    那时的曹丕虽然也看重曹真,但心里却认为曹操过于夸大曹真的重要性了。

    大魏人才济济,曹真再有才能,又岂能超越所有俊杰。

    但现在曹丕却懂得了曹操这句话的深意。

    大魏中才能与曹真不相上下的人不少,但那些人当中,却只有曹真会一心一意的为大魏着想。

    也只有曹真,会对他说今日这些话。

    想到此,曹丕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御座上起身。

    他不是弱智,曹真都将话说的那么明白了,他自然懂得曹真话语中的利害关系。

    他的父亲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身体早已经抱恙。

    但他还是为了大魏不辞辛劳,四处征战,从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现在他比当年的父亲年轻上许多,又有何好自暴自弃的呢?

    他是没有曹操的那番胆气,但曹真有。

    既然如此,那就放开手让曹真去做吧。

    曹丕在来到曹真的身前后,他慢慢蹲了下来。

    然后他伸手扶起了曹真,看着这个一心为大魏考虑的国之柱石,曹丕的脸上流露出坚定的神色。

    “卿要战,那便战吧。”

    听到曹丕终于肯答应他的请求,曹真的脸上流露出喜色,他正要对曹丕叩头谢恩,但他的举动却被曹丕所阻止。

    曹丕紧紧抓住曹真的双手,他的眼神盯着曹真身上的刀疤,而后对着曹真言道:

    “南征之时,无论结果如何,你都需要答应朕一件事。”

    见曹丕有所要求,曹真自然无所不允。

    “陛下请吩咐,臣一定会办到。”

    在曹真话语刚落之时,曹丕就郑重地说道:

    “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当听到曹丕是这种要求之后,曹真不以为意,以为这只是曹丕寻常的关怀。

    但曹丕早就猜到曹真会对此不以为意,所以他靠近曹真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当这句轻语流入曹真的耳中后,他的脸上立即浮现不可置信的神色。

    然后他的眼眶再次红润,口中一直喃喃抗拒着说道:“不会的,不会的”。

    面对着曹真的不可置信,曹丕却心中早就有数。

    他握住曹真的手越发用力,而后他继续对着曹真嘱咐道:

    “齐王年少,只有你才能镇得住他们!”

    曹丕话语中的意味愈发浓烈,这让曹真的内心更加充满惊慌。

    只是曹丕点到即止,并没有继续谈这件事。

    他相信他刚刚说的那些话,足以让曹真对自己的性命变得看重起来。

    在说完那句话后,曹丕突然问曹真道:“南征之策,是子丹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为你献策?”

    曹真正处在惊慌之中,他不知道曹丕为何会突然问起这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回答。

    “南征之策乃凉州刺史杨阜所献。”

    曹真对曹丕忠心耿耿,这一点自然不会隐瞒曹丕,以他的性格,也不会想着居他人之功为己用。

    曹丕听到曹真的回答后,脸上露出了些轻松的神色。

    只是他对这点并没说什么。

    “明日一早,朕会召集一部分重臣,共同商讨南征之事。

    你暂且退下,等明日朕会派人召你的。”

    说完这句话后,曹真抬头看向曹丕,他见曹丕脸上已有疲惫之意。

    故而哪怕心中有许多话想问曹丕,但是曹真还是遵从曹丕的命令,从地上起身慢慢朝着殿外退去。

    看着曹真的身形离他越来越远,曹丕站起身来回到御座上。

    当整座空旷的大殿中只剩下曹丕一人时,曹丕觉得一股寒冷正在快速的包裹着他。

    这种感觉让曹丕突然想起他的长子曹叡来。

    在思念之下,曹丕命人召来了曹叡。

    曹叡听到曹丕有召,他很快就来到了曹丕的大殿之中。

    当曹叡到达大殿中时,他便见到他的君父正孤独的一人坐在御座上。

    今世当中,曹丕并未赐死甄宓,故而曹丕与曹叡的父子关系还算挺好的。

    在见曹叡到来之后,曹丕脸上流露出笑意伸手让曹叡近前来。

    面对曹丕的召唤,曹叡亦乖乖的来到曹丕的身前。

    看着身前身姿愈发挺拔的曹叡,曹丕好似见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一样的充满朝气。

    曹叡本来以为曹丕突然召唤他,是想考察他的功课。

    毕竟以曹叡的聪慧,他早就猜出曹丕立他为齐王的用意。

    可就在曹叡等着曹丕要考察他功课的时候,曹丕突然对他问道:“朕想用一位大臣办一件大事,这件大事若成,那当然是加官进爵。

    只是为君者,凡事需做两手准备。

    这件大事若失败,而朕又不想处罚这位大臣,那么朕应当如何做呢?”

    曹叡在听到曹丕的问题后,他的脸上流露出诧异之色。

    曹丕这不是在问他书上的内容,而是在问他具体的帝王之术。

    曹叡在听完曹丕的问题后,脑中开始快速的开动起来。

    而曹丕就一直静静等待着曹叡的回答。

    不久之后心中已有想法的曹叡,对着曹丕自信地说出了答案:

    “君王有时会受大臣蒙蔽,这种情况错在大臣。

    只是大臣之下也有属臣,那么若是将错转移到属臣身上的话,大臣的错也自然就没有了。”

    听到曹叡的回答后,曹丕先是一愣。

    然后他便开怀大笑的笑了起来。

    怪不得先帝在世时,会如此看重曹叡。

    怪不得呀!

    大魏后继有人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