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云不出身劝阻的情况下,饶是有许多汉将心中十分不解诸葛亮二放孟获的打算,但面对着已经在汉军中建立起威望的诸葛亮,诸位汉将还是没有一人胆敢出来劝阻。

    诸葛亮在对杨仪下达完命令之后,又对着孟获言道:“事不过三,今我对你二擒二纵已经是仁至义尽。

    若你下次再被我擒拿还是不降的话,你断然再难以活着离开我军大营。”

    诸葛亮的话语中透露出慎重的语气。

    孟获在听到诸葛亮的这番话后,脸上浮现不服气的神色。

    这丞相品德犹如山岳般沉重,可是也太过小瞧他了。

    二擒二纵已经是奇耻大辱,哪能再被他擒第三次?

    若自己真能被诸葛亮再擒第三次,不用诸葛亮说,他自己就会对诸葛亮叩头臣服,绝不再叛。

    由于感觉自己被诸葛亮看轻了,心中有些不平的孟获在对着诸葛亮拱手后,口中并未说什么感谢的话语,便大步迈出了大帐之外。

    待孟获离开大帐之后,诸葛亮看着帐内一众不解他深意的将领,大笑着问道:

    “诸卿可是以为我太过托大?”

    在诸葛亮的这句问话出来后,并没有将领回答诸葛亮。

    只是有时沉默,已然是一种最好的回答。

    面对着诸将的不解,诸葛亮不再隐瞒他心中的谋划,开口对着诸将说道:

    “在我军南征之前,我曾写信询问过梁州牧,他有何计略可败南中叛军。

    梁州牧对我献上了“分而化之”的计策。

    刚才在我军擒获三千彝军后,我已寻一二彝军询问今夜彼等夜袭的大致由来。

    从那些彝军的口中可知,今夜夜袭之策乃是由雍闿所献,然如今诸将可见雍闿此人在何方?

    既献夜袭之策,却在友军陷入重围之时,果断临阵脱逃,由此足可见叛军诸部并非是一条心。???..Com

    我料那雍闿在逃离之时,心中断定孟获必无活路。

    当此时,若我将孟获放归为敌营,雍闿与高定将会如何看待孟获?

    他们是会认为我愚不可及纵虎归山,还是会认为孟获已经变节,成为我军内应了呢?”

    当诸葛亮的这两句问话落入在场汉将的耳中后,在场汉将的脸上皆浮现了思索之色。

    有些反应快的汉将,脸上则是出现了喜色。

    那两句看似是有两个可能的疑问句,但实际上却是陈述句。

    陈述着一个只要是常人,都会认为的事实。

    二擒二纵,古往今来从未有过。

    更何况从常理上来说,诸葛亮是平叛的汉军主帅,而孟获是在地方上造反的叛军首领。

    从身份上来说,诸葛亮与孟获是天然对立,甚至于应该是不死不休的。

    可就是在这样不可调和的身份之间,却发现了二擒二纵这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高定与雍闿又怎么不会对孟获起疑呢?

    要知道他们之间本就是以利益结合在一起的盟友关系,这种关系根本就不稳固。

    而既然是身为叛军一方,那肯定是小心谨慎的。

    只要高定与雍闿一旦对孟获起疑,那么他们势必会对孟获做出相应的防备举动。

    甚至他们之间直接有可能发生火拼。

    而一旦敌军之间发生规模大的火拼,那么汉军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现在诸将才明白,为何诸葛亮也要将孟获的三千彝军放回。

    既然诸葛亮是抱着让敌军火拼的打算,那么当然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孟获的军事力量。

    不然要是将孟获孤身一人放回邛都县,高定与雍闿轻易就可除去孟获,那样还怎么让敌军发生火拼呢?

    二擒二纵,乃是一个阳谋。

    雍闿与高定不难看出这可能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但就算他们看出来了,他们敢去冒这个险吗?

    最重要的是,从表面上看二擒二纵都是诸葛亮仁义无双的表现,也是大汉身为华夏正朔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一种气度。

    我想对敌人施行仁义,可敌人自己要火拼,关我天朝正兵什么事?

    从始至终,我大汉天兵都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世人常言实利与虚名,二者不可兼得,例如当年的曹操便是不幕虚名只取实利的代表人物。

    可在诸葛亮这里,好似这一点常识却不再是常识。

    实利与虚名,诸葛亮都可以用他的智慧得到。

    在明白诸葛亮的全盘谋划后,诸将心中纷纷对诸葛亮浮现佩服至极的想法。

    诸将在杨仪的带领下,尽皆脸露佩服的对着诸葛亮一拜,口中臣服地赞叹道:“丞相英明。”

    而面对诸将的拜服,诸葛亮脸上却没有浮现自得之色,他对着帐内的诸将言道:

    “诸卿下去好好整训士卒,不出三日,越嶲叛乱可定也。”

    诸葛亮的话语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

    诸葛亮没有食言,当孟获走出汉军大营后不久,他便见到他的三千儿郎,正在从汉军大营中被陆续放出。

    汉军不仅没有伤害三千彝军的性命,甚至连他们的武器都未收缴。

    这倒是让孟获心中对诸葛亮又高看了一层。

    不过作为被二擒二纵的一方,孟获心中却有着难以掩饰的失落与羞耻感。

    不止他有这种感受,就是他的三千儿郎在被放出汉军大营之后,也一个个垂头丧气的。

    昨夜他们的情绪有多高涨,他们现在心中的失落与羞耻感就有多强。

    这叫打的什么仗呀!

    见自己的三千儿郎情绪都不高,孟获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他只想着先带这三千彝军返回邛都城内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归心似箭的孟获很快就带着三千彝军回到了邛都城的不远处。

    而孟获及他的三千儿郎逃出生天的情报,也很快被送到了雍闿与高定手中。

    当得知这个情报的时候,雍闿还在与高定正在争论着。

    他们是为昨夜的战败争论,可雍闿与高定本就语言不通,所以他们的争论纵使持续很久也未得出一个定论。

    可就在这时,雍闿与高定得知了孟获平安归来的消息。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雍闿与高定的心中齐齐浮现一种荒谬至极的感觉。

    特别是在知道孟获的大军毫发无伤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诸葛亮是在将他们二人,当做傻子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