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向着目标出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习班的语言学习只教授一点日常用语,比如说怎么打招呼,对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的称呼,对于从事外贸活动的人来说这些内容根本不够用。???..coM

    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在实际的环境里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主要还是靠自己在北方大国那边做事的过程中学习。

    这就像是若干年后京城摆地摊的那些人能够熟练的用好几国语言和老外讲价一样,他们在学校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学生,也不愿意学习,可是在现实环境里却学的很快,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语言学习占用的时间并不算长,更主要的是思想学习,第一天由许光辉讲完北方大国的形势后,从第二天开始换其他人讲不同的内容。

    王卫东姚启明和其他所有的人都拿着钢笔一边听讲一边很认真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下午学习语言课间休息时,冷强走过来坐在姚启明的旁边好奇的问道:“姚老师,你现在也开始做外贸了?”

    “不是不是,是这位王卫东同志,我这一次出去只是给他当翻译,当翻译!发挥余热,发挥余热!”姚启明急忙解释道。

    王卫东发现姚启明说话的一个特点,就是总喜欢重复。

    不过对于这个回答冷强也不太满意,一个大学退休教师怎么去给别人当翻译?

    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普遍都是很清高的,都羞于谈钱。

    “我以前在那边学习过,那时候组织上派我去学习俄语,现在我想过去看看,过去看看!”姚启明接着解释道。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和北方大国有非常友好的关系,像姚启明这个年纪的人很多人对那个国家有很美好的记忆。

    所以姚启明想借这一次机会再到那里看看,找一找年轻时的影子。

    学习班持续了半个月,并不是给马上就出去的人办的,就是那些将来有出去可能性的人也要参加学习班,现在做外贸的人并不多,总不能每一次都给两三个人开一个班吧?

    结束学习的时候就要到国庆节了,这个时候是东北最好的时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也是收获的季节。

    “你们回去休息半个月,豆饼收购的太少,今年下手太晚了。现在新豆刚刚开始收割,等到收割完再到榨油后已经是天寒地冻根本不能出口只能等到明年。”欧小阳遗憾的说道。

    不过这对于王卫东和姚启明来说去那边很短的一段时间就到了海参崴的冰冻期,捕鱼船只能回港,他们两个也就回来了。

    欧小阳挂靠在外经贸下面的公司做的就是用豆粕换鳕鱼的生意,没有了鳕鱼,生意只能停止。

    在东北大部分人管鳕鱼叫做明太鱼,属于中等鱼类,现在人民生活变好,明太鱼需求量很大。

    跟着欧小阳这样的人做生意的好处就是一些对别人很难办的事他可以很容易的办好,王卫东和姚启明两个人的出国手续办的很顺利,两个人很快就拿到了证件。

    欧小阳把自己准备好的两千卢布交给王卫东,其中有一半是最大面额一百卢布的,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