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异国他乡的温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天后,所有的设备都检查完毕开始运往中国。冈察洛娃看着十几节车厢对王卫东说道:“其实我们俩心里都清楚这些设备的价值远远不止三十万美金!”

    “这么做总比那些本来完好的机械设备被拆碎卖废铜烂铁要好很多。”王卫东说道。

    “每当看到这一幕其实我的心里是在滴血的!”冈察洛娃说道。

    王卫东跟着机械设备回国了。在他回国之前,王海富他们那几个退休老头儿就已经回国。

    一万多亩地用两台拖拉机翻土,几个老头很快就干完了。

    康斯坦丁带着冈察洛娃又悄悄的来到那个集体农场。

    康斯坦丁用一把万能钥匙把机库的门打开,两个人走进去看着那架刚刚修好的安-2飞机。

    “油箱里还有多少油?”冈察洛娃问道。

    “还有不到一半。”康斯坦丁答道。

    “加满!”冈察洛娃命令道。

    康斯坦丁走到机库的角落里搬来三桶航空燃油,然后又拿出一个软管。

    安-2飞机结构简单,皮实耐用。但是在飞机上却有一台燃油泵,加油非常方便。

    冈察洛娃爬上飞机启动燃油泵,康斯坦丁在下面用软管插进油桶里,另一头套紧飞机的油箱口,就这么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直接给安-2飞机加油,。

    加了两桶多燃油,把安-2飞机的油箱加满。

    康斯坦丁又走出机库开来一辆拖拉机把安-2飞机拖出机库托到集体农场旁边的那条凸凹不平的沙土路上。

    等康斯坦丁把拖拉机开回农场再重新回来爬上飞机坐在驾驶座椅上,冈察洛娃让飞机慢慢的滑跑然后逐渐加速最后拉动拉杆,安-2飞机仰头冲上天空。

    让飞机迅速拉升到两千多米的高空,冈察洛娃又让飞机俯身向下像一颗炮弹似的向地面坠落。在离地面还有四五十米的时候,她又把机身拉平。

    在冈察洛娃手里,这架安-2飞机就像一个杂技演员一样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随后,冈察洛娃让飞机离地面保持二三十米的高度向北飞去。

    这么多的机械设备运回国,其实是一件很麻烦,在口岸处要卸车,然后再重新装上中国的货车车厢。

    京城来的宋连城等三个人和王卫东一起监督着卸车和装车。

    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能出现损坏,甚至是磕碰,因为这会影响到生产时的精准度。

    直到火车从芬河市启动开往哈尔滨的时候,王卫东才让宋连成他们三个人赶回京城。

    这些设备到哈市以后,火车车厢还要重新进行编组然后再运往弗山。

    宋宇带着北方大国专家和工人们先期回国。由于时间充裕,他们在哈市停留了两天,在哈市游玩的时候,这些北方大国人的心情,既感到新奇又觉得熟悉。

    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比过去提高很多,与过去北方大国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当然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所在的新西伯利亚市只有两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